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山深處“守橋人”(暖聞熱評)

發布時間:2023-05-12 09: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橋隧工王先洪

  【故事】“守橋人”王先洪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宜賓工電段大關(guan) 橋路車間橋隧工。從(cong) 事橋隧工工作15年的王先洪,如今是車間維修隊長,負責對車間管內(nei) 142座橋梁進行安全監測和巡檢排查。“守橋人”的工作不分寒暑,登高作業(ye) 、橋梁巡檢、監測數據等任務既需要細致負責,也離不開過硬的技術能力。認真排查每一個(ge) 異常數據和零件背後的安全隱患,王先洪和同事們(men) 堅守著“守護好每一座橋”的職責。

  【點評】

  “大家一定認真檢查,核對各項監測數據,確認一切數據正常,保證大橋安全。”每次開展橋梁安全監測,王先洪都會(hui) 反複叮囑工隊人員細致檢修、不留隱患。一敲、一測、一擰、一望,然後趕赴下一座橋梁進行巡檢作業(ye) 和數據監測,王先洪和同事們(men) 始終全身心投入、毫不懈怠,為(wei) 的就是通過及時精心維護,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暢通。

  穿橋墩、攀鋼梁、敲螺栓……橋梁巡檢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守橋人”的工作繁瑣而緊張。他們(men) 的心願都是共同的:各項監測數據正常、及時排查清除隱患、望著通過的列車安全平穩駛向遠方。

  然而,要達成這樣的心願,“守橋人”需要付出不尋常的努力。王先洪所在的工電段周邊山高林密、地質複雜;高鐵橋梁維護需在夜間進行,可視條件有限,要利用“天窗點”對多達20餘(yu) 萬(wan) 顆高強度螺栓分批次進行防鬆防脫檢查;冬天遭遇大風天氣,人被吹得渾身哆嗦,夏天使用電磁加熱設備,作業(ye) 人員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條件艱苦、考驗重重,一個(ge) 個(ge) “守橋人”用堅守和付出,將保障列車安全通行的職責融入每一次錘敲手擰、每一次監測比對。

  橋梁巡檢監測必須細致入微。小到一顆螺栓鬆動、一處數據異常,都可能帶來風險隱患,容不得半點馬虎。除了運用高精度設備和手段監測橋梁整體(ti) 情況,王先洪和同事們(men) 還定期對梁端梁縫距離、活動支座傾(qing) 角等進行人工監測。巡檢時,王先洪經常親(qin) 自上陣,順著檢查梯下到橋墩墩台仔細查看,確保支座不存在開裂、鏽蝕、變位等問題。為(wei) 了對橋梁各部細節進行檢查,他還需要攀爬幾十米高的剛性吊杆,使用敲擊辨音等常規檢查方式:“如果有木木的雜音,說明可能是有砼脫落露筋、螺栓鬆動等病害,需要及時查找病因,有效進行整治。”正因如此,有人把橋隧工稱為(wei) “橋梁醫生”。隻有把認真負責貫穿於(yu) 每一個(ge) 工作細節,精準查病因、及時除隱患,才能守好橋、護好路。

  堅守源自責任,奮鬥鑄就不凡。從(cong) 往來奔波清理垃圾、給遊客提供更優(you) 美環境的景區環衛工人,到在人流密集的車站為(wei) 旅客提供暖心服務的鐵路員工,再到加緊施工、搶抓工期的工程建設者,眾(zhong) 多勞動者堅守工作崗位,匯聚起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合力。社會(hui) 的發展進步,離不開廣大普通勞動者的奮鬥與(yu) 付出。每個(ge) 人立足自身崗位,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必將大有可為(wei) 、幹有所成,形成團結奮進的磅礴偉(wei) 力,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2日 05 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