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14億多人的糧食飯碗,端得穩、端得牢

發布時間:2023-05-12 10:02:00來源: 光明日報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5月11日國新辦舉(ju) 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圍繞“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局長叢(cong) 亮介紹了有關(guan) 情況。他表示:“我們(men) 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終把14億(yi) 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實保障。”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叢(cong) 亮用“三個(ge) 更強”給出了答案。

  生產(chan) 保障能力更強。目前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17.5億(yi) 畝(mu) 左右,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農(nong) 業(ye) 科技水平和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隨著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深入實施,糧食生產(chan) 基礎將更加堅實。

  供應保障能力更強。政府儲(chu) 備糧規模結構布局持續優(you) 化,36個(ge) 大中城市主城區和市場易波動地區成品糧油儲(chu) 備達15天以上;各類糧食企業(ye) 庫存處於(yu) 較高水平,部分企業(ye) 商品庫存較前些年明顯增加,加上農(nong) 戶手中存糧,全社會(hui) 儲(chu) 糧層次更加豐(feng) 富、保障更加有力。

  調控和應急保障能力更強。各類企業(ye) 年均收購糧食8000億(yi) 斤左右;政策性糧食投放精準有序,較好滿足了企業(ye) 用糧需求;各地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糧食應急預案體(ti) 係和工作機製,糧食應急保障中心和保障企業(ye) 數量持續增長。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重中之重,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尤其重要。”叢(cong) 亮指出,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深入實施優(you) 質糧食工程,推動構建現代糧食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強大動能。

  耕好節糧減損這塊“無形良田”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在增產(chan) 和減損兩(liang) 端同時發力。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副局長黃煒介紹,在糧食收購環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安排建設了550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化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為(wei) 農(nong) 民收獲糧食提供清理、幹燥、儲(chu) 存等服務;推廣使用了近1000萬(wan) 套農(nong) 戶科學儲(chu) 糧裝具,農(nong) 戶儲(chu) 糧損失由平均8%降到2%以內(nei) 。

  “用科技的手段儲(chu) 好糧、管好糧,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guan) 鍵一招。”黃煒表示,我國儲(chu) 糧技術總體(ti) 處於(yu) 世界較先進水平,糧食倉(cang) 儲(chu) 正由“安全儲(chu) 糧”向“綠色優(you) 儲(chu) ”躍升。通過推廣應用“四合一”儲(chu) 糧技術和氣調儲(chu) 糧、控溫儲(chu) 糧等技術,國有糧庫儲(chu) 藏周期糧食的綜合損失率降到1%以內(nei) 。

  針對糧食過度加工情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推動加大適度加工技術研發和成果推廣力度,升級改造加工設備,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油料損失和消耗,同時重點抓好糧食加工標準化建設,引導整個(ge) 社會(hui) 節約糧食、減少糧食損失。

  不讓被汙染的糧食上餐桌

  鎘超標大米、真菌超標小麥,近年來糧食質量安全問題引發關(guan) 注。

  “我國糧食質量整體(ti) 情況是良好的,請大家放心。”黃煒透露,自2006年開始,政府每年組織收購和儲(chu) 存環節糧食質量的風險監測。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部門嚴(yan) 格落實“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絕不容許被汙染的糧食進入口糧市場。

  一是監測關(guan) 口前移。在收購環節開展質量和食品安全指標監測,每年采集全樣品數超過7萬(wan) 份,及時掌握新收獲糧食質量安全狀況,提前主動掌握被汙染糧食的糧情。

  二是嚴(yan) 格質量檢驗。全麵提升1500餘(yu) 個(ge) 分布在全國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機構和化驗檢驗室的功能,累計增加檢驗參數2.9萬(wan) 個(ge) ,月均檢驗樣品數量增加2.6萬(wan) 個(ge) ,為(wei) 把好糧食入庫關(guan) 、出庫關(guan) 創造較好條件。

  三是堅決(jue) 分類處置。在收購環節,發現受汙染糧食後定點收購、專(zhuan) 倉(cang) 儲(chu) 存、全程監管。在儲(chu) 存環節,按照使用用途開展儲(chu) 糧質量抽檢,準確掌握糧食質量情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絕不允許流入口糧市場和食品生產(chan) 企業(ye) 。

  四是加強黨(dang) 政責任落實。根據食品安全法要求,就食品安全問題建立部委聯動機製,各級政府建立係統監管體(ti) 係,將相關(guan) 工作納入黨(dang) 政同責考核,有問題一票否決(jue) 。

  守住管好天下糧倉(cang)

  不久前,多起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案件受到通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副局長盧景波表示,2021年4月《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施行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組織開展了全國糧食流通“亮劍”專(zhuan) 項執法行動。今年又組織開展“強監管嚴(yan) 執法重處罰行動年”活動,推動糧食監管工作再上新台階。

  盧景波介紹,在強化糧食流通全鏈條監管方麵,嚴(yan) 厲打擊“打白條”“轉圈糧”“出庫難”等行為(wei) ,采取跨省交叉執法檢查、視頻抽查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年度庫存檢查,牢牢守住庫存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chu) 存安全的底線。創新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加大12325熱線宣傳(chuan) 力度,暢通涉糧問題線索舉(ju) 報渠道,綜合運用“飛行檢查”“季度巡查”“交叉檢查”和信息化監管等多種手段,提升監管效率效能。

  同時,保持嚴(yan) 管重罰高壓態勢,建立涉糧問題線索快速響應機製,進一步提升線索處置效率。嚴(yan) 格規範執法行為(wei) ,將各地糧食和儲(chu) 備部門行政處罰情況納入省級黨(dang) 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堅決(jue) 糾治有法不依、執法不嚴(yan) 、違法不究等問題。(記者 靳昊 陳晨)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