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多聽企業意見
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要全麵優(you) 化製度設置、細化實施標準,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內(nei) 生動力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是一個(ge) 地區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社會(hui) 環境等方麵的綜合體(ti) 現。
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在登記注冊(ce) 領域先後實施注冊(ce) 資本實繳製改認繳製、“三證合一”、“先照後證”、“證照分離”等一係列改革,市場準入製度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有效降低了製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減少對微觀經濟的幹預,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經營主體(ti) 數量快速增長。
營商環境隻有更好,沒有最好。未來,我國營商環境如何進一步優(you) 化?可以從(cong) 政策、實施、服務三個(ge) 層麵繼續發力。
從(cong) 政策層麵,還要對現有政策進行優(you) 化。在推動一些改革舉(ju) 措時,應有足夠的試點試運行,經過客觀評估再考慮其推廣適用範圍。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站在了更高曆史起點上,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一個(ge) 新政策的推出,要考慮地區差異,要經過充分的論證和考量。在這個(ge) 過程中不妨多聽聽企業(ye) 的意見。我每次出去調研,能聽到一些非常具體(ti) 的訴求,未來,如何更好地與(yu) 企業(ye) 訴求對接,我們(men) 仍有提高空間。下一步調整,應該盡可能充分考慮不同企業(ye) 的不同訴求,盡量讓更多經營主體(ti) 平等地享受改革紅利。
從(cong) 實施層麵,需要進一步細化具體(ti) 政策。統一的製度規則是所有經營主體(ti) 公平競爭(zheng) 的前提。現在全國營商環境的製度框架已經建立起來了,但實施時有些製度不夠細、標準不夠精確,可能導致不同地方落實方式和程度不同。市場監管部門等參與(yu) 製度設計的部門,正在努力把一些大的政策具體(ti) 細化,出台更細的標準和指導措施,讓地方基層執法人員知道具體(ti) 問題如何具體(ti) 對待,執法人員的裁量權範圍到底有多大,盡量保證全國各地能有相同的操作標準。
從(cong) 服務層麵,仍要持續減輕企業(ye) 負擔。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ye) 最有發言權。近年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積極引導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全程通過網上辦理登記注冊(ce) 、企業(ye) 年報等業(ye) 務,讓企業(ye) 感覺非常方便,這樣企業(ye) 就很願意遵守監管的規則。同時,監管部門也是服務部門,要做好企業(ye) 服務,本來就應該運用更多數字化手段,讓數據多跑腿,讓企業(ye) 少跑腿,想盡一切辦法給企業(ye) 添便利、減負擔。企業(ye) 投入更大的精力到經營管理上,才能不斷釋放活力。(肖 芸 作者為(wei)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ce) 局一級巡視員,記者林麗(li) 鸝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