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幫小微企業把“征信”變“真金”

發布時間:2023-05-16 10:12:00來源: 人民日報

  加強信用信息挖掘運用,增加信用貸款投放

  幫小微企業(ye) 把“征信”變“真金”

  遼寧省沈陽市的李東(dong) 曄是一家汽車科技服務類小微企業(ye) 負責人,不久前的一次貸款經曆讓他喜出望外:“從(cong) 提交貸款申請到放款隻需幾分鍾。”

  李東(dong) 曄告訴記者,他的企業(ye) 還在初創期,需要大量啟動資金,而申請貸款並不容易。“我的公司剛成立,在人民銀行征信係統中的貸款記錄為(wei) 零;輕資產(chan) 運營模式下,也沒有抵押物。”他說,之所以能貸款成功,得益於(yu) 沈陽市創新建立的征信平台,為(wei) 小微企業(ye) 申請信貸提供幫助。

  據了解,目前沈陽市已構建起覆蓋各類經營主體(ti) 的多維度數據征信體(ti) 係,可為(wei) 金融機構提供企業(ye) 的工商、納稅、社保、知識產(chan) 權等數據,形成企業(ye) 征信報告、信用評分報告、財務分析報告等,幫助銀行快速準確了解企業(ye) 真實經營狀況。此外,當地還建立了首貸服務中心,重點解決(jue) 小微企業(ye) “首貸難”問題。

  越來越多的實踐表明,加強信用體(ti) 係建設、充分挖掘利用信用信息,是提升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質效的重要一招。不過,與(yu) 大中型企業(ye) 在人民銀行征信係統內(nei) 有清晰完整的貸款信用記錄不同,小微企業(ye) 的信用信息往往碎片化甚至空白化,“隱身”於(yu) 其他企業(ye) 信息內(nei) ,需要挖掘、整合、再加工。

  “金融機構應通過發展金融科技、利用數字手段,提升信用信息獲取和企業(ye) 精準畫像的能力,創新信用評價(jia) 方式,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增強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可得性和可持續性,促進小微經營主體(ti) 全麵複蘇和創新發展。”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中國銀保監會(hui) 近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質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加強對小微企業(ye) 信用信息的挖掘運用,增加信用貸款投放。此次《通知》明確提出,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要改進信用評價(jia) 和授信管理,綜合運用經營信息、交易流水、征信信息、公共信用信息等多維度數據,積極研發小額信用貸款產(chan) 品。“這些要求有針對性、實操性,吸納了此前行業(ye) 和地方的探索實踐經驗,有助於(yu) 解決(jue) 小微企業(ye) 信用信息缺失的難題。”董希淼說。

  讓信用信息發揮更大價(jia) 值,還離不開各領域的通力合作。《通知》提出,各級監管部門、各銀行保險機構要主動加強與(yu) 中央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對接,積極推動全國一體(ti) 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等信息共享機製建設,推動各地更加精準全麵歸集共享小微企業(ye) 信用信息,優(you) 化數據交換方式,提升信用信息的可用性。

  “在全國層麵,應加快建設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時,地方政府也應著力建設區域性信用信息服務平台,鼓勵征信機構在緩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難題方麵發揮更大作用,多方合力緩解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難題,形成與(yu) 實體(ti) 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體(ti) 係,切實優(you) 化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董希淼認為(wei) ,《通知》為(wei) 金融機構加力提升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質量特別是突破信用信息瓶頸提供了工作抓手。落實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可進一步豐(feng) 富小微金融產(chan) 品,發展隨借隨還貸款產(chan) 品,更好滿足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用款急、期限短、頻度高的資金需求。(屈信明)

  [ 責編:張詩奇]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