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文旅強勁複蘇 賦彩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3-05-17 09:4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熱點觀察】

  作者:王敏靜(西安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尹潔(西安理工大學教授)

  國內(nei) 旅遊出遊2.74億(yi)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80.56億(yi) 元——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幾乎所有景區都熱鬧了起來,文化和旅遊市場呈現強勢複蘇局麵。

  當下,文博看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等成為(wei) 旅遊新風尚,“旅行+演藝”“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館”等受到遊客青睞。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在各類文旅項目中沉浸式體(ti) 驗“詩和遠方”,他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wei) 現實,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研學遊帶孩子們(men) 沉浸式探秘中華文明

  鑽木取火、製作陶器、手繪花紋……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仰韶文化博物館裏,孩子們(men) 興(xing) 致勃勃地體(ti) 驗著一個(ge) 個(ge) 研學項目,探尋著關(guan) 於(yu) 文物的奧秘。這是日前舉(ju) 辦的“花開中國·尋根仰韶——‘仰韶之春’考古研學周”的活動現場。“仰韶之春”考古研學以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等為(wei) 活動場地,通過一係列模擬考古的活動,讓學生親(qin) 身體(ti) 驗、探究,通過人際互動、感官體(ti) 驗、實地考察等直觀感受到文物的曆史淵源,進而鍛煉動手能力,豐(feng) 富考古知識。該活動成為(wei) 青少年探尋曆史遺跡、感受考古魅力、汲取文化滋養(yang) 、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徑。

  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近年來,研學遊成為(wei) 素質教育的新內(nei) 容和新方式,各地中小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nei) 容需要,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通過集體(ti) 旅行的方式,開辟“第二課堂”,拓寬視野、豐(feng) 富知識、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研學遊帶孩子們(men) 沉浸式探秘中華文明,讓孩子們(men) 遊有所學,遊有所得,遊有所樂(le)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遺址是迄今在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nei) 涵最豐(feng) 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國遺址,三星堆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多元一體(ti) 的重要見證。為(wei) 傳(chuan) 承中華文明,講好中國故事,不久前,大衍·三星堆研學基地舉(ju) 行授牌儀(yi) 式。基地開設方艙考古、文物修複、古陶、傳(chuan) 統文化、古蜀農(nong) 耕、山海經兒(er) 童劇本等特色研學課程,兼顧專(zhuan) 業(ye) 性和趣味性,讓孩子們(men) 在玩耍中培養(yang) 興(xing) 趣、在快樂(le) 中學到知識,吸引了大量中小學生到此“打卡”。

  研學遊重在遊中學,在學中遊,要通過參觀文化遺址和博物館,結合導覽解說、實踐體(ti) 驗、小組研討等,沉浸式體(ti) 驗考古過程、工藝製作、非遺表演等全過程,深入了解傳(chuan) 統文化和曆史,係統學習(xi) 文化精髓,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和成長。

  研學遊持續火爆,接下來,相關(guan) 各方不僅(jin) 要持續打造精品研學課程,兼顧科學性、教育性、趣味性和體(ti) 驗感,避免“旅而不學”或“重旅輕學”,還要加快推動各類研學基地、營地建設標準化、精致化,強化基地、營地動態管理,引導其向品牌化、集聚化發展。

  各類文藝演出激揚奮鬥力量,讓青春閃光

  日前,為(wei) 迎接成都大運會(hui) ,同時慶祝五四青年節,主題為(wei) “青春有約 唱響大運”的五四青春歌會(hui) 在成都大學體(ti) 育館歡樂(le) 唱響。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全國50所高校的一千餘(yu) 名學生同台唱響大運歌曲,呈現了一場釋放青春活力的視聽盛宴。

  今年“五一”前後,演唱會(hui) 、音樂(le) 會(hui) 、話劇、舞劇、戲曲專(zhuan) 場等各類文藝演出一票難求,各地火熱上演著一場場青春盛會(hui) 。僅(jin) 以音樂(le) 節為(wei) 例,據不完全統計,“五一”長假期間,就有40多場音樂(le) 節火爆開唱,遍布19個(ge) 省市區。與(yu) 以往不同,今年的音樂(le) 節不再集中於(yu) 某幾個(ge) 一線大城市,而是遍地開花,可謂盛況空前。音樂(le) 會(hui) 為(wei) 城市或鄉(xiang) 村帶來鮮活能量,用音樂(le) 撫慰年輕人的心靈。比如2023北京潮流音樂(le) 節,分別以“搖滾燃歲月”“熱血鑄青春”“五音傳(chuan) 千年”為(wei) 主題持續三天,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活力、開放、多元的音樂(le) 體(ti) 驗,通過不同風格的音樂(le) 形式,弘揚主流價(jia) 值,為(wei) 民眾(zhong) 呈現國內(nei) 兼具原創力與(yu) 品質感的音樂(le) 盛宴,讓觀眾(zhong) 在音樂(le) 中看到光明,點燃夢想。

  除了火熱的音樂(le) 會(hui) 、演唱會(hui) ,多元劇場演出同樣熱火朝天。以上海市中心的核心演藝聚集區為(wei) 例,“五一”期間,演藝大世界範圍內(nei) 主要場館上演80餘(yu) 部各類售票演出,其中,舞蹈詩劇《隻此青綠》4月30日起在上海文化廣場連演8天11場,開票後即迅速售罄。而在北京,多部與(yu) 青春有關(guan) 的作品接連上演,激揚青年人的奮鬥力量,讓青春閃光。4月28日,革命曆史題材音樂(le) 劇《覺醒年代》在北京世紀劇院成功首演。該音樂(le) 劇以有曆史溫度、有理想信念、有信仰力量的音樂(le) 與(yu) 舞蹈,以年輕化視角,藝術地再現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青春的澎湃歲月,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很快掀起一波青春勵誌、不忘初心的紅色浪潮。

  新型文化空間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樂(le) 享“詩和遠方”

  “五一”期間,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家門口樂(le) 享“詩和遠方”。

  “15分鍾品質文化生活圈”、堇藝坊“藝起來”惠民品牌、堇書(shu) 房“閱起來”連鎖品牌、博物館美術館群、全民閱讀惠民服務係列、“鄞州晚七點”……在寧波市鄞州區,解鎖家門口的“文化大餐”,有N種途徑。多種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讓市民在城市每個(ge) 街頭聽見旋律、看見美。

  近年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積極推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按照規模適當、布局科學、業(ye) 態多元、特色鮮明的要求,創新打造了一批融合圖書(shu) 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服務的城市書(shu) 房、文化驛站、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新型文化業(ye) 態,營造了一批“小而美”的公共閱讀和藝術空間。比如山東(dong) 省淄博市以城市書(shu) 房、閱讀吧、圖書(shu) 漂流櫃為(wei) 基本形式,與(yu) 公共圖書(shu) 館一起,形成全方位、多輻射的“城市書(shu) 網”;河北省石家莊市打造時尚實體(ti) 書(shu) 店、精致藝術品博物館、個(ge) 性化寫(xie) 字樓藝術空間等,以其開放性、現代性、藝術性等特點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為(wei) 大眾(zhong) 所青睞和追捧。

  在人們(men) 普遍追求美好生活的今天,多樣文化需求迸發,公共文化空間“美不美”“好不好”,直接影響著人氣“旺不旺”。隨著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持續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範圍逐步擴大、品質不斷提升,逛圖書(shu) 館、博物館、文化館逐漸成為(wei) 一些地區的過節新風尚。對於(yu) 一些人來說,不必舟車勞頓就能樂(le) 享“詩和遠方”便是一種幸福。

  5月19日是第13個(ge) “中國旅遊日”。據報道,今年的“5·19中國旅遊日”將以“主題月、主題周、主題日”的形式在5月開展一係列宣傳(chuan) 推廣活動,活動內(nei) 容包括全國各分會(hui) 場活動、旅遊惠民活動、“中國旅遊日·與(yu) 文明同行”文明出遊活動、“中國旅遊日·中國色彩”長卷傳(chuan) 播活動等。豐(feng) 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將會(hui) 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值得期待。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