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七彩麗江 不止一麵

發布時間:2023-05-18 09:49: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今年五一假期,麗(li) 江旅遊市場火熱,麗(li) 江古城景區接待遊客約84.38萬(wan) 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6.68%;玉龍雪山景區接待遊客12.99萬(wan) 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54.25%。此外,當地4家較大的文旅演藝企業(ye) 共計演出68場次。

  麗(li) 江猶如一塊寶石,可以反射七彩光澤,每個(ge) 遊客眼中的麗(li) 江都是不一樣的。近日,記者實地踏訪麗(li) 江,便看到了麗(li) 江的“另一麵”。

  山上壯美 不忘山下靜美

  玉龍雪山是世界少有的城市雪山,是麗(li) 江的天然地標,也是納西族人民心中的神山。高聳入雲(yun) 的雪山,猶如一個(ge) 巨人靜靜站立,護佑著古城麗(li) 江。許多遊客奔著玉龍雪山而來,乘坐纜車,從(cong) 山下的“春天”一路走到山頂的“冬天”,在冰雪中俯瞰麗(li) 江城鄉(xiang) ,頓生暢快淋漓之感。

  雪山的壯美常常讓遊客忘記了山腳下“靜美”的另一麵。玉龍雪山山頂白雪皚皚,山下卻是古樸的村落、大片的麥田。

  山下平原上綠油油的麥田充滿生機。騎行穿過田間道路,就來到雪山南麓的玉龍村。盤山路穿村而過,路旁是白色牆壁、翹角飛簷的納西族民居,汩汩的雪山融水從(cong) 路邊的水渠順流而下,透著一股清涼。在這裏,納西族村民抬頭可以看見本族的神山,低頭可以看到養(yang) 育本族的農(nong) 田,“天人合一”理念在這裏有了一種更直觀的詮釋。

  沿著盤山路一路向上,路過北嶽廟,這是納西族最重要的廟宇之一。北嶽廟始建於(yu) 唐代,保留了一棵唐代古柏,粗壯的樹幹已經幹枯,猶如一把滄桑的古劍直刺蒼穹。記者抵達時,北嶽廟正在修葺。施工人員介紹,外地客流正逐漸增加,當地正在加緊準備,迎接旅遊市場複蘇後的大客流。

  繼續前行,記者眼前隻見蜿蜒的盤山路和茂密的鬆林。一位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前麵有玉峰寺,有萬(wan) 棵山茶樹。”

  村民口中的玉峰寺是麗(li) 江五大佛寺之一,藏於(yu) 山林,依山而建,少了一些宏偉(wei) 、多了一些精巧。這裏有“萬(wan) 朵山茶”景點,一株500多歲的古茶樹正迎春綻放。這個(ge) 不起眼的山茶小院,圍著古茶樹而建,隻有幾間小房,殊不知卻藏著悠久的曆史。忽必烈曾征戰到此,在附近的僧房中指揮戰鬥,而在他離開雲(yun) 南後,曾留下這樣的話語:“雲(yun) 南善地,朕所親(qin) 曆,倘非天命有歸,願封於(yu) 此足矣。”

  古城繁華 文脈靜水流深

  除了登雪山,逛古城也是麗(li) 江旅遊的“標配”。夜幕降臨(lin) ,麗(li) 江古城燈火亮起,四麵八方的客流雲(yun) 集於(yu) 此,曲折的街巷裏人頭攢動。廊前簷下,燈火通明,遊人商賈,各得其所。

  繁華市井,熙熙攘攘,常常讓人忽視了古城文脈的綿延。麗(li) 江古城始建於(yu) 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餘(yu) 年曆史,古城所承載的東(dong) 巴文化更是遠超千年。

  東(dong) 巴文化保存於(yu) 納西族原生宗教東(dong) 巴教之中,在漫長的融合演化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ti) 係,東(dong) 巴象形文字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在麗(li) 江古城的一條狹窄街巷裏,記者發現了“納西象形文字體(ti) 驗館”。走進體(ti) 驗館,記者立刻被牆上掛的象形文字表吸引了。一個(ge) 個(ge) 栩栩如生的象形文字,精巧而有創意,透露出納西族先民的智慧。

  一位遊客正端坐在木桌前,手持毛筆,一筆一畫,有模有樣。站在遊客身後指導的是納西象形文字體(ti) 驗館館長、納西族東(dong) 巴畫傳(chuan) 承人和閏元。他一邊耐心指導,一邊講解象形文字的意義(yi) 。體(ti) 驗館裏還收集了東(dong) 巴象形文字的相關(guan) 史料、遺存、工藝品等,從(cong) 不同角度詮釋著東(dong) 巴文化基因。

  “遊客用東(dong) 巴紙寫(xie) 東(dong) 巴文,寫(xie) 好後可以帶走。”和閏元說,“寫(xie) 的大多數是幸福安康、花好月圓等祝福語,大家希望通過這種古老的文字獲得福氣。我13歲時便開始學東(dong) 巴畫,從(cong) 最初的興(xing) 趣,到如今的責任,我要把東(dong) 巴文化傳(chuan) 承下去。”

  古城街巷,水網密布,涓涓細流,源源不絕。正是有許多像和閏元一樣的文化守護者,才使得各民族的燦爛非遺靜水流深、延續傳(chuan) 承。

  美食美宿 更兼窗外美景

  麗(li) 江是一座旅遊城市,美食美宿遍布城鄉(xiang) ,住宿業(ye) 態百花齊放、別出心裁,既有古城裏的“文藝範兒(er) ”,也有鄉(xiang) 野裏的“小家碧玉”,還有星級酒店的“國際範兒(er) ”。

  留宿麗(li) 江古城,清晨推開窗戶,眼前是流水落花、窄巷綠蔭;留宿麗(li) 江鄉(xiang) 野,清晨推開窗戶是風聲鳥鳴、清新空氣;留宿雪山腳下的度假酒店,清晨推開窗戶是金光照頂的玉龍雪山。

  “窗外的玉龍雪山是我們(men) 酒店最大的財富。”麗(li) 江金茂璞修雪山酒店總經理張啟宇說,“我們(men) 位於(yu) 玉龍雪山東(dong) 麓甘海子草甸區,這裏有仰望雪山的絕佳角度,很多遊客是因為(wei) 窗外的美景愛上了這座酒店。”

  一位客人留下了這樣的話語:在這裏,終於(yu) 茅塞頓開,心裏無比平靜與(yu) 淡然。

  演藝絕美 旅拍打動人心

  麗(li) 江還有著濃鬱的民族文化,茶馬古道上的樞紐地位,讓這裏成為(wei) 多彩文化的匯聚融合之地。一場《印象·麗(li) 江》,融匯了麗(li) 江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火爆的旅拍產(chan) 業(ye) ,更是主打民族服飾、民族場景。

  《印象·麗(li) 江》以玉龍雪山為(wei) 背景,身著納西族服飾的演員、浩浩蕩蕩的馬幫與(yu) 雪山渾然一體(ti) 。遠道而來的馬幫,浩浩蕩蕩,在沿途引來圍觀;納西男女的民歌,嘹亮婉轉,在山穀中久久回蕩;淒美的愛情故事,留下了美麗(li) 傳(chuan) 說。

  記者發現,觀眾(zhong) 不僅(jin) 喜歡看民族演藝,還喜歡親(qin) 自上陣當“演員”。因此,麗(li) 江的旅拍產(chan) 業(ye) 可謂風生水起,且以民族特色旅拍為(wei) 主。

  在束河古鎮,隨處可見體(ti) 驗旅拍的遊客,他們(men) 都身著民族服飾,納西族、藏族等服飾備受歡迎。不僅(jin) 如此,古鎮內(nei) 早已形成“發型設計—服裝挑選—攝影師跟拍—後期製作”的一條龍服務,旅拍門店也是遍布大街小巷。

  雲(yun) 南麗(li) 江束河古鎮景區創維專(zhuan) 員和耀珍介紹,麗(li) 江旅拍企業(ye) 和個(ge) 體(ti) 超千家,形成了一套較為(wei) 成熟的銷售、拍攝、服務體(ti) 係,並逐漸形成了以束河古鎮為(wei) 中心的產(chan) 業(ye) 聚集區,僅(jin) 束河古鎮轄區內(nei) 就聚集了旅拍企業(ye) 300餘(yu) 家,從(cong) 業(ye) 人員達6000餘(yu) 人。“束河古鎮哈裏穀影視旅拍基地項目依托悠久的曆史文化、濃鬱的民族風情,形成了‘景區+旅拍’的特色化發展模式。”

  記者注意到,時尚火爆的旅拍將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與(yu) 大眾(zhong) 消費熱情連接起來,遊客將民族服飾穿在身上,走入古街古巷,體(ti) 驗文化跨界的樂(le) 趣,進而對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體(ti) 會(hui) 。

  七彩麗(li) 江,不止一麵。隨著大眾(zhong) 旅遊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從(cong) 最初的走馬觀花到現在的深度體(ti) 驗,逐步開始發現麗(li) 江的“另一麵”。(李誌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