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已確定30多家退市公司—— 退市製度正在發揮“淨化器”作用
注冊(ce) 製改革的本質是把選擇權交給市場,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提高投融資的便利性。隨著2022年報披露季落下帷幕,一批上市公司將從(cong) A股市場退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A股確定退市公司數量已達30多家。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退市製度是注冊(ce) 製實施的重要配套製度安排。監管部門進一步健全退市機製、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有利於(yu) 在全麵注冊(ce) 製下營造良好的A股市場生態,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wei) 更多優(you) 質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舞台。
新陳代謝,退市效率提高
2020年底,為(wei) 貫徹落實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會(hui) 議決(jue) 策部署的《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製實施方案》,有關(guan) 部門在原有製度基礎上製定形成了“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製退市指標,並將其融入退市新規。如今,退市製度正在不斷發揮市場“淨化器”作用。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滬市主板已有12家公司鎖定終止上市,還有17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多元化退市製度彰顯威力,退市漸趨常態化,優(you) 勝劣汰機製更趨穩固。
深圳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2022年深市全年共有24家公司強製退市,退市家數接近過去3年總和。截至2023年4月30日,深市確定20家退市公司,數量與(yu) 上年基本持平,常態化退市機製有序運行。
那麽(me) ,什麽(me) 樣的公司會(hui) 從(cong) A股市場退出呢?
有的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睞。前不久,*ST西源連續20個(ge) 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jia) 均低於(yu) 人民幣1元,觸及終止上市條件。交易類退市的背後,是經營狀況的惡化。相關(guan) 報告顯示,*ST西源主營業(ye) 務缺失,經營停滯,淨資產(chan) 為(wei) 負,大額債(zhai) 務無力償(chang) 還,主要資產(chan) 、子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存在與(yu) 持續經營相關(guan) 的多項重大不確定性。
有的信息披露不符合規範。亞(ya) 太(集團)會(hui) 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huo) )在為(wei) *ST未來出具的審計報告中坦言:“我們(men) 無法獲取煤炭貿易相關(guan) 客戶、供應商的上下遊穿透資料,原始供貨方、終端使用方的出入場資料及物流資料,無法核實收入的真實性、準確性,無法核實煤炭貿易產(chan) 生的應收賬款真實性、準確性和可收回性。由於(yu) 審計範圍受到上述限製,我們(men) 未能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以獲取發表意見所需的充分、適當證據。”
有的主營業(ye) 務收入低於(yu) 上市要求。*ST深南在公告中披露,2021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為(wei) 負值,且扣除與(yu) 主營業(ye) 務無關(guan) 的業(ye) 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ye) 實質的收入後的營業(ye) 收入低於(yu) 1億(yi) 元。2022年,公司經審計的淨利潤為(wei) 負值且營業(ye) 收入低於(yu) 1億(yi) 元。這一情況,觸及了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關(guan) 於(yu) 終止上市的相關(guan) 規定。
還有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連續多年存在虛假記載,同時實際控製人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hui) 立案調查。這些觸發了“重大違法強製退市”的相關(guan) 規定。
“退市製度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基礎性製度。在全麵注冊(ce) 製背景下,及時實現優(you) 質企業(ye) 的‘進’與(yu) 問題企業(ye) 的‘退’,有利於(yu) 塑造健康向上的資本市場氛圍,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本報記者說。
服務實體(ti) ,節約融資資源
經濟活動是一個(ge) 動態循環過程,實現儲(chu) 蓄與(yu) 投資的良性循環是其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和再融資金額合計5.2萬(wan) 億(yi) 元,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大量優(you) 質企業(ye) 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支持。
——退市製度更好發揮作用,能對市場形成正向引導。
在華泰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研究員王以看來,退市新規實施以來,A股逐步形成了多元化退市機製,起到了“淨化器”作用。在發行側(ce) ,新規通過更嚴(yan) 格的財務審核,成功打擊空殼公司躲避退市的惡意行為(wei) 。同時將空殼公司從(cong) 識別到退市的周期縮短至兩(liang) 個(ge) 會(hui) 計年度,加速問題公司出清。在投資側(ce) ,在“應退盡退”的明確預期下,市場炒作市值小、業(ye) 績差公司的投機心態得到有效遏製,對於(yu) 上市公司風險事件更加重視,投資理念更加成熟。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0年12月31日新一輪退市改革實施以來,退市節奏明顯加快,2021年共17家公司強製退市,2022年共42家公司強製退市,這兩(liang) 年退市公司數占過去30多年來全部退市公司總數的40%。”王以對本報記者說,問題公司的退出意味著更多資金將被投資於(yu) 優(you) 質公司,非理性投資的回報率會(hui) 進一步走低,這有利於(yu) 引導全市場形成價(jia) 值投資的理念。
——退市製度更好發揮作用,可以高效配置金融資源。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jun)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退市公司自身普遍存在經營狀況不佳、財務數據造假、持續經營能力存疑等問題。
趙錫軍(jun) 認為(wei) ,全麵注冊(ce) 製為(wei) 更多優(you) 質企業(ye) 打開了加速發展的大門。“帶病”企業(ye) 及時從(cong) 資本市場退出,會(hui) 對全市場起到警示作用,讓已上市和未上市企業(ye) 強化合法合規意識,打消“上市圈錢”“不勞而獲”的僥(jiao) 幸心理,從(cong) 而淨化市場生態,提升上市公司整體(ti) 質量。不僅(jin) 如此,退市製度發揮“淨化器”作用,還將讓真正紮紮實實做業(ye) 務的企業(ye) 獲得良好的直接融資環境,進而帶動行業(ye) 乃至上下遊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
“退市製度與(yu) 發行製度、信披製度、交易製度等共同構成了資本市場的基礎製度。確保退市製度良好運行,就是要將寶貴的金融資源更好地配置到企業(ye) 真正需要的地方,促進其創造更大價(jia) 值。”趙錫軍(jun) 說。
扶優(you) 限劣,監管力度不鬆
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也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證監會(hui) 強調,要堅持扶優(you) 限劣的監管導向,對於(yu) 主業(ye) 突出、競爭(zheng) 能力強的頭部企業(ye) ,進一步支持其做優(you) 做強,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對於(yu) 片麵追求多元發展的,嚴(yan) 格監管其並購重組和融資行為(wei) ;對於(yu) 主業(ye) 萎縮、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僵屍”企業(ye) ,嚴(yan) 格執行強製退市製度,堅決(jue) 推動出清。
退市製度在執行上有哪些新看點和新趨勢?記者分別采訪了上交所和深交所。
據上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上交所認真製定並執行《滬市風險公司2022年年報審核工作方案》,按照監管“關(guan) 口前移、抓早抓小”的原則,分階段、分重點推進風險公司監管工作。一方麵,通過問詢、約談、現場檢查等監管手段,打擊規避退市行為(wei) ;另一方麵,依規盡速推進*ST紫晶、*ST澤達等公司重大違法退市工作,落實投資者保護措施。
“在全麵注冊(ce) 製改革落地的背景下,上交所將繼續堅守監管主責主業(ye) ,暢通企業(ye) 退市‘出口關(guan) ’,不斷健全退市風險識別、退市風險預警、退市處置協作、退市決(jue) 策實施、退市業(ye) 務安全運行、退市監管廉政監督等主要退市機製,發揮監管合力,保證‘退得下、退得穩’。同時,建立退市製度的完善評估機製,定期總結評估退市指標的執行情況,持續完善退市指標的針對性與(yu) 有效性,促進退市製度改革不斷深化。”該負責人說。
深交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為(wei) 穩妥應對退市風險,深交所提前摸清退市風險底數,加強退市風險監測,緊盯重點公司重點事項,依規采取約談、發函問詢等多種措施,闡明監管態度,傳(chuan) 遞監管導向,督促公司“關(guan) 鍵少數”和會(hui) 計師勤勉履職、歸位盡責,紮實推進退市監管工作。
“今年1月初,深交所在總結前期退市監管工作經驗、充分評估退市新規實施效果的基礎上,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退市風險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圍繞營業(ye) 收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認定、審計意見類型、異常財務處理等焦點問題,以信息披露為(wei) 抓手,督促存在退市風險的公司持續做好風險提示、加強年報進展及審計進展披露,引導市場形成合理預期,提醒投資者審慎交易。同時,嚴(yan) 格按照退市標準和程序作出退市決(jue) 定,並提供聽證、複核等救濟程序。”該負責人說,接下來,深交所將繼續抓嚴(yan) 抓實一線監管,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說,在全麵注冊(ce) 製下,已上市公司需要不斷加強公司治理,擬上市公司更要提升信息披露質量。被退市處理的企業(ye) 也要及時反思,在退市板塊做好信息披露並尋求主營業(ye) 務上的積極改變。同時,證券公司、會(hui) 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應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自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承擔好對相關(guan) 上市主體(ti) 的把關(guan) 和監督責任,使資本市場真正形成優(you) 勝劣汰的良性循環。(王俊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