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發布時間:2023-05-25 09:52:00來源: 經濟日報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保障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抓好糧食生產(chan) 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保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近年來,我國持續增強糧食生產(chan) 、儲(chu) 備、流通能力,糧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但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尚未改變,國際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存在。要強化底線思維、係統思維、極限思維,統攬糧食安全保障各環節,全麵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為(wei) 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維護社會(hui) 大局穩定提供有力支撐,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實保障。

  抓好糧食生產(chan) 收購

  糧食生產(chan) 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供給的基礎。當前,春耕已近尾聲,全年糧食意向種植麵積17.7億(yi) 畝(mu) 以上,連續4年增加。在國家糧食生產(chan) 支持政策引導下,冬小麥麵積穩中有增,長勢好於(yu) 去年。南方地區挖掘冬閑田擴種油菜,預計擴大麵積1000萬(wan) 畝(mu) 左右,南方產(chan) 區農(nong) 戶種植早稻積極性較高,全國大豆意向種植麵積穩中略增。

  當前,我國糧食生產(chan) 成本上升較快。受去年高糧價(jia) 影響,今年土地租金上漲,農(nong) 資價(jia) 格特別是化肥價(jia) 格高位運行,糧食比較效益下降,影響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為(wei) 此,國家加大政策供給力度,進一步健全“價(jia) 格+保險+補貼”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確保農(nong) 民種糧不吃虧(kui) 、有錢賺。同時,中央財政相繼下達100億(yi) 元一次性補貼、第一批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防災救災資金12.51億(yi) 元,以及小麥“一噴三防”補助資金16億(yi) 元,緩解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帶來的糧食生產(chan) 成本上漲壓力,引導農(nong) 民多種糧種好糧。

  夏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首戰,對做好全年糧食收購工作至關(guan) 重要。當前夏糧從(cong) 南到北陸續開始收獲,部分地區夏糧少量上市,各地加強田間管理,精心組織跨區機收,及時做好夏收機具的調配調運,持續抓好機收減損,確保適期收獲、“顆粒歸倉(cang)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嚴(yan) 格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要求,切實把夏糧收購擺在突出位置,強化產(chan) 購儲(chu) 加銷協同保障,抓好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做到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cang) 收糧、有車運糧。牢牢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持續優(you) 化為(wei) 農(nong) 為(wei) 企服務水平,多措並舉(ju) 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全力維護糧食流通市場秩序,對坑農(nong) 害農(nong) 、損害糧食經營者合法權益等行為(wei) 發現一起、嚴(yan) 查一起。

  增強糧食宏觀調控能力

  我國已經建立了生產(chan) 、儲(chu) 備與(yu) 進口協調機製,確保國內(nei) 糧食穩定供應。糧食總產(chan) 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穀物總產(chan) 量穩居世界首位,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仍存在區域性不平衡、結構性短缺問題。因此,要充分發揮政府儲(chu) 備和進口調節作用,增強糧食宏觀調控能力,保障糧食充足供應。

  儲(chu) 備糧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和“穩壓器”,在關(guan) 鍵時期能發揮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作用。近年來,我國糧食儲(chu) 備體(ti) 係進一步完善,政府儲(chu) 備糧規模結構布局持續優(you) 化,36個(ge) 大中城市主城區和市場易波動地區成品糧油儲(chu) 備充足。各類糧食企業(ye) 庫存處於(yu) 較高水平,部分企業(ye) 商品庫存較前些年明顯增加,再加上農(nong) 戶手中存糧,全社會(hui) 儲(chu) 糧層次更加豐(feng) 富,保障更加有力。糧食應急保障體(ti) 係不斷健全,基本建立了涵蓋儲(chu) 運、加工、配送、供應等全鏈條糧食應急保障體(ti) 係,成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糧食流通高效順暢持續,全國標準糧食倉(cang) 房完好倉(cang) 容近7億(yi) 噸,倉(cang) 儲(chu) 條件總體(ti) 達到世界較先進水平,糧食物流網絡更加健全。

  糧食進口已成為(wei) 彌補國內(nei) 糧食供需結構性缺口、增強糧食宏觀調控能力的有效手段。我國糧食進口量已經連續3年保持在1.4億(yi) 噸以上,今年前4月,我國累計進口糧食5085.2萬(wan) 噸,同比增長0.5%。糧食適度進口可緩解糧食生產(chan) 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但目前玉米、小麥和大米三大主糧進口量均已突破進口配額。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軍(jun) 認為(wei) ,要把握好糧食進口的時間、節奏與(yu) 規模,防止糧食進口過多衝(chong) 擊國內(nei) 糧食市場。

  李軍(jun) 認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ge) 係統工程,要梳理生產(chan) 、加工、流通、儲(chu) 備、貿易等方麵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鍛長板、補短板,進一步強化糧食生產(chan) 、儲(chu) 備和流通能力建設,把握糧食進口的主導權,加大糧食領域腐敗問題懲治力度,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更高水平的糧食安全保障體(ti) 係。

  強化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製度安排。要嚴(yan) 格考核,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更好引導督促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抓好糧食安全工作。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嚴(yan) 格省級黨(dang) 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考核中將突出四個(ge) 重點:一是突出責任細化。除了考核政府保障糧食安全的具體(ti) 責任外,還將黨(dang) 委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細化實化,充分體(ti) 現“黨(dang) 政同責、齊抓共管”。二是突出係統觀念。將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一並考核,推進多環節協同保障,促進生產(chan) 要素組合在各環節有機銜接、有效暢通。三是突出考核重點。按照問題導向、從(cong) 嚴(yan) 考核的總要求,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和分值權重,對耕地保護、糧食生產(chan) 、種植結構調整等重點事項,設置“一票否決(jue) ”項,明確考核“紅線”,守住安全底線。四是突出激勵約束並重。明確對耕地保護和保障糧食安全實行重大創新性措施,並取得明顯成效的省(區、市)給予適當加分獎勵。

  今年是省級黨(dang) 委和政府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情況的“首考”之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按照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從(cong)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高度,按照有關(guan) 辦法規定,加快考核部署、嚴(yan) 格開展考核,切實壓實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的耕地保護和保障糧食安全責任,確保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落地見效,確保14億(yi) 多人的飯碗端得穩、端得牢。(劉 慧)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