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品味中國茶文化魅力

發布時間:2023-06-05 10:2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韓顯陽

  近日,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茶香彌漫,洋溢著濃濃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風情。中俄兩(liang) 國政府官員、專(zhuan) 家學者以及當地民眾(zhong) 近200人興(xing) 致勃勃地參加在此舉(ju) 辦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

  茶起源於(yu) 中國,已有數千年曆史,俄羅斯是歐洲最早傳(chuan) 播中國茶的國家之一。中國駐俄大使館公使銜參讚封立濤在活動伊始時表示,自17世紀中國茶葉經“萬(wan) 裏茶道”傳(chuan) 入後,俄羅斯不僅(jin) 成功種植出了世界最北部的茶葉,還設計了專(zhuan) 門用於(yu) 煮茶的茶炊,茶文化已然成為(wei) 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他說,“我們(men) 希望,一片小小的東(dong) 方茶葉能夠在今天再次激發大家對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喜愛與(yu) 向往”。

  俄中友協副主席巴爾斯基強調,令人欣喜的是,今天我們(men) 以萬(wan) 裏茶道為(wei) 基礎積極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不斷深化沿線經貿、旅遊、文化合作。當前,中俄新時代全麵戰略協作夥(huo) 伴關(guan) 係不斷深入發展,兩(liang) 國在各平台不斷加強文明交流對話,“俄羅斯人喜愛飲茶,品茶同樣是俄民眾(zhong) 的重要生活方式,期待俄中兩(liang) 國民眾(zhong) 通過茶文化交流,進一步鞏固和增進彼此情誼”。

  俄文化部博物館及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庫茲(zi) 涅佐夫非常高興(xing) 自己能現場感受中國茶文化精髓,領略雲(yun) 南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他介紹說,俄中兩(liang) 國文化部門一直密切合作,成功舉(ju) 辦了一係列豐(feng) 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此次活動可以讓俄民眾(zhong) 更深入了解中國茶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俄方願同中方一道,通過舉(ju) 辦更多此類文化活動,不斷促進兩(liang) 國交流與(yu) 合作。

  活動現場,與(yu) 會(hui) 嘉賓通過主題展、圖片展、視頻資料、茶葉製作技藝和茶藝展示、演藝互動等多種形式,體(ti) 會(hui) 中國豐(feng) 富多彩的茶文化魅力。雲(yun) 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代表團帶來的白族紮染、彝族刺繡以及剪紙、民族歌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展示和體(ti) 驗項目,吸引了大家。

  雲(yun) 南省是中國茶葉的一個(ge) 重要發源地。活動中,雲(yun) 南茶藝師身著少數民族服飾,一邊熱情地介紹普洱茶、滇紅茶、德昂族酸茶等的製作技藝,一邊親(qin) 手為(wei) 嘉賓們(men) 衝(chong) 泡茶葉,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其中,素有“一茶入百味,三杯道生活”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獨特的“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人生“三境界”,引得現場嘉賓頻頻點頭。

  在品嚐中國茶之餘(yu) ,紮染、刺繡、剪紙等非遺技藝展台也吸引了眾(zhong) 多嘉賓駐足。莫斯科州副州長菲利蒙諾夫驚歎於(yu) 紮染手工藝品暈色之豐(feng) 富自然,親(qin) 自體(ti) 驗浸泡、絞紮、染色等步驟,感受傳(chuan) 承千年的古老技藝。

  雲(yun) 南是少數民族大省,少數民族歌舞多姿多彩,在活動中一亮相即博得滿堂喝彩。一曲節奏明快、氣氛熱烈的《煙盒舞》瞬間帶動起了全場熱烈的氣氛。演員們(men) 和著自己手指彈奏的鼓聲,表演出“仙人搭橋”“螞蟻搬家”“倒掛金鉤”等高難度舞蹈動作。舞罷,台下嘉賓紛紛主動上台體(ti) 驗這種用煙盒做成的世界上最小的鼓。

  此次“茶和天下·雅集”活動旨在紀念5月21日“國際茶日”,增進俄羅斯民眾(zhong) 對中國傳(chuan) 統茶文化的了解,以茶為(wei) 媒深化中俄兩(liang) 國人民相互了解,推動兩(liang) 國文化交流互鑒。雲(yun) 南代表團團長張碧偉(wei) 表示,雲(yun) 南曆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秀麗(li) ,旅遊產(chan) 品豐(feng) 富多彩。中俄兩(liang) 國在旅遊資源和產(chan) 品上有明顯的互補性,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促進雙方旅遊交流與(yu) 合作,使俄羅斯人民充分感受七彩雲(yun) 南的神奇壯美,領略雲(yun) 南發展的蓬勃生機。

  此前,應俄中友協主席、俄國家杜馬第一副主席伊萬(wan) ·梅利尼科夫的邀請,“茶和天下·雅集”相關(guan) 活動走進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hui) 下院)。正值俄國家杜馬召開全體(ti) 會(hui) 議,各黨(dang) 團議員齊聚會(hui) 議大廳,久久欣賞、體(ti) 驗。

    (光明日報莫斯科6月4日電)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