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推動普惠金融提質增效
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保就業(ye) 仍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發展依然存在很多困難,要加力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切實增強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獲得感。
當前,發展普惠金融是推動我國經濟走向全麵恢複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久前發布的《關(guan) 於(yu) 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質量的通知》提出,進一步強調發展普惠金融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要求盡快形成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體(ti) 係,在繼續提高服務覆蓋麵的基礎上,著重做好提質增效工作,努力形成穩定運行機製,以高質量的普惠金融服務促進經濟全麵恢複和持續繁榮。
當前,小微企業(ye) 的發展與(yu) 提高收入、解決(jue) 就業(ye) 、拉動內(nei) 需等宏觀經濟任務密切相關(guan) ,並構成維係社會(hui) 穩定和市場繁榮的重要力量。但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也是普遍難題,需要政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支持政策。一段時間以來,為(wei) 提振經濟發展,恢複市場活力,黨(dang) 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攬子經濟政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麵對市場快速振興(xing) 的重要機會(hui) ,小微企業(ye) 對金融服務的現實需求沒有減弱,反而比過去更加迫切。
為(wei) 此,銀行保險業(ye) 積極深化對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等經營主體(ti) 的金融服務。從(cong) 統計數據來看,截至2023年3月末,銀行業(ye) 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25.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5.8%,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4.6個(ge) 百分點;4月份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ye) 平均貸款利率保持進一步下降趨勢。從(cong) 政策角度來說,監管機構先後提出發揮整體(ti) 效能、建立長效機製等更為(wei) 全麵的金融支持舉(ju) 措,充分體(ti) 現出普惠金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在強調金融支持的同時,此次發布的政策力度又有明顯提升。監管機構以優(you) 化機製、提高質量為(wei) 突破口,提出“加力”服務的新要求,比如要精準施策,提高服務效能;增量擴麵,注意覆蓋小微企業(ye) 無貸戶;發掘服務優(you) 勢,對大中型銀行、地方法人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等均給出明確的任務方向;在加強服務對接、優(you) 化供給結構等方麵,也提出了主動走訪市場、貼近小微客戶、優(you) 化信貸投向、完善定價(jia) 機製、加強續貸管理和優(you) 化監管評估等係列政策要求。
與(yu) 過去突出問題導向、以著重解決(jue) “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的情況相比,《通知》更加強調目標導向,尤其是要完善政策體(ti) 係與(yu) 配套措施,在擴大任務覆蓋的同時,也要求金融服務與(yu) 社會(hui) 服務體(ti) 係的合作對接。比如,強調繼續拓展小微企業(ye) 的金融保障渠道,創新保險公司服務小微企業(ye) 機製;明確提出金融機構要主動加強與(yu) 中央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功能對接;等等。
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保就業(ye) 仍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發展依然存在很多困難,要加力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切實增強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獲得感。還要加強政策宣傳(chuan) 和引導,完善內(nei) 部考核激勵,做好任務分解和後續落實,根據實際情況製定細致周密的執行方案。要加強內(nei) 外部溝通與(yu) 及時反饋,不斷總結經驗,敢於(yu) 開拓思路,創造性地完善全流程金融服務與(yu) 監督。建議監管機構繼續加強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市場各方意見建議,在不斷優(you) 化完善現有機製的基礎上,形成更為(wei) 成熟的綜合性政策框架,並爭(zheng) 取納入後續的立法計劃。在充分發揮銀行和保險服務功能基礎上,全麵調動各類金融機構的力量,進一步完善對小微企業(ye) 的綜合金融服務。(聶無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