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推動中醫藥傳承與發展
【記者手記】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由省部共建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位於(yu) 天津中醫藥大學,是我國中醫藥領域第一個(ge) 坐落於(yu) 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實驗室已儲(chu) 備6萬(wan) 多份中藥組分,是世界最大的中藥組分庫。
在天津中醫藥大學記者看到,一瓶瓶粉末狀的中藥組分被保存在恒溫恒濕櫃中。“中藥組分,就是從(cong) 傳(chuan) 統中藥中提取出有效的成分群,可在細胞和分子藥理水平上相對清楚地揭示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及作用機製,並能根據不同病症重新配伍成方。”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介紹說,“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臨(lin) 床實踐中,我們(men) 將虎杖、馬鞭草等有效組分提取出來,製成‘宣肺敗毒方’,其治療新冠肺炎療效確切。”
5月29日,第二屆團泊湖中醫藥現代化論壇暨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科學問題研討會(hui) 在天津召開。專(zhuan) 家指出,如何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把中醫藥的療效優(you) 勢“說明白、講清楚”,更好服務人民健康,是新時代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chan) 業(ye) 化和國際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圍繞新時代中醫藥發展的關(guan) 鍵問題,加強基礎研究,發掘中醫藥的時代價(jia) 值,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是當前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題中之義(yi) 。
“多年來,天津立足行業(ye) 優(you) 勢,麵向國家需求,從(cong) 不同層麵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並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如何培育質優(you) 高效的中成藥大品種,讓百姓用‘好藥’,一直是中醫藥行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重要任務。”張伯禮在多年前就為(wei) 實現中藥產(chan) 業(ye) 跨越式發展開出了“處方”。他帶領團隊完成了“中成藥二次開發核心技術體(ti) 係創研及其產(chan) 業(ye) 化”項目,構建了臨(lin) 床準確定位、藥效物質整體(ti) 係統辨析、網絡藥理學、工藝品質調優(you) 和數字化全程質控等五大核心技術體(ti) 係,實現了從(cong) 原料到製劑的全程質量控製,為(wei) 古老的中藥賦予了現代科技內(nei) 涵。該項目曆時8年,技術已在全國19個(ge) 省市推廣。
通過推廣實施中藥二次開發戰略,項目培育了中藥大品種群,行業(ye) 集中度得到有效提升。據統計,銷售額過億(yi) 元的中藥品種由2006年的100多個(ge) 增加到350餘(yu) 個(ge) 。“中藥二次開發推動中藥產(chan) 業(ye) 技術升級換代,產(chan) 生了巨大的社會(hui) 經濟效益,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中醫處處長於(yu) 春泉向記者介紹。
中藥材是中醫藥的物質基礎,其質量直接影響著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長期以來,中藥材質量魚龍混雜,參差不齊,阻礙了行業(ye) 的健康發展。為(wei) 此,由張伯禮院士等專(zhuan) 家牽頭成立的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yu) 質量評估創新聯盟從(cong) 把控中藥源頭出發,聯合數十家知名中藥企業(ye) ,以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的方式,促進中藥材規範化生產(chan) ,把控中藥材質量、產(chan) 量。2018年聯盟首次提出了優(you) 質藥材“三無一全”的概念,要求聯盟成員單位的中藥材要率先達到“無硫黃加工,無黃曲黴素超標,無公害,全過程可追溯”的標準。“聯盟大力提倡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優(you) 質優(you) 先。天津、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在聯盟的推動下已經開始鼓勵優(you) 先采用‘三無一全’等質量可溯源的中藥飲片,為(wei) 全行業(ye) 發展起到了示範作用。”天津中醫藥大學科技處處長劉二偉(wei) 向記者介紹。
把中醫藥的療效“說明白、講清楚”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進程的基礎,也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天津中醫藥行業(ye) 正全麵發力,推動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打造中醫藥現代化高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