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演出一票難求、酒店人滿為患 演唱會經濟緣何呈現爆發式增長

發布時間:2023-06-06 09:34:00來源: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作為(wei) 注意力經濟的一種,演唱會(hui) 等線下大型演出不僅(jin) 可以帶來可觀的門票收入,還可以在短時間內(nei) 聚集海量客流。“演藝+旅遊”作為(wei) 一種時尚、特色的文化旅遊資源組合,為(wei) 文旅融合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豐(feng) 富了城市消費新業(ye) 態。

  前不久,“五月天北京鳥巢演唱會(hui) ”門票開售,短短幾秒的時間,6場演唱會(hui) 總計近30萬(wan) 張門票就被搶購一空。網絡上,沒有搶到票的“粉絲(si) ”們(men) 紛紛喟歎:“十萬(wan) 人的鳥巢容不下一個(ge) 我!”

  據統計,今年全國已經舉(ju) 辦了400多場演唱會(hui) ,其中四五月份進入旺季,每個(ge) 月有近150場,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業(ye) 內(nei) 人士預估,今年大型演唱會(hui) 數量將突破1000場,帶動觀演人次600萬(wan) 到800萬(wan) 人。

  各地演唱會(hui) 強勢回歸

  5月以來,北京的大型演唱會(hui) 場地格外繁忙。5月7日,音樂(le) 人陳粒率先登台凱迪拉克中心,13日、14日任賢齊接棒,這些音樂(le) 人都展現出超強的市場號召力,場館內(nei) 幾乎都是滿座。5月26日至6月3日,“五月天”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上演主題演唱會(hui) ,即便在京舉(ju) 辦6場,開票時仍瞬間秒空。

  受疫情影響,演唱會(hui) 等大型公共文化活動一度被限製,但今年以來演唱會(hui) 強勢複蘇,有消息稱:“很多演唱會(hui) 重點城市的劇場檔期今年已經排滿,有些甚至排到了2025年。”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周傑倫(lun) 、林俊傑、五月天、李榮浩、張韶涵、張傑、許巍、劉若英、任賢齊、汪峰等知名歌手相繼官宣舉(ju) 辦(巡回)演唱會(hui) ,疊加迷笛、草莓、咪豆等戶外音樂(le) 節紮堆上線,線下音樂(le) 演出頻掀“熱浪”,相關(guan) 演出項目覆蓋全國超40座城市。

  秒售罄、高票價(jia) 、紮堆新一線,線下大型演出市場重啟後,周傑倫(lun) 等人氣明星迅速帶火了演唱會(hui) 經濟。以周傑倫(lun) 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hui) 為(wei) 例,三城12場門票一開售就“秒光”,最熱門場次有約300萬(wan) 人參與(yu) 搶票。巡回演唱會(hui) 北京站共有5萬(wan) 張門票,平均票價(jia) 為(wei) 1280元。僅(jin) 一城門票收入就是6400萬(wan) 元。再加上讚助和周邊的收入,總收入近億(yi) 元。

  據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演出票務信息采集平台數據監測,今年一季度,全國營業(ye) 性演出場次6.89萬(wan) 場,較去年同比增長95.42%;演出票房收入49.80億(yi) 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10.99%。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演出經濟相關(guan) 企業(ye) 近53.7萬(wan) 餘(yu) 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ce) 企業(ye) 7.3萬(wan) 餘(yu) 家,增速達16.5%。

  中演協調研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大型演出項目的跨城購票觀演人數占比超過總人次的50%,按照綜合帶動指數初步測算,五天假期內(nei) ,僅(jin) 音樂(le) 節和演唱會(hui) 項目帶動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綜合消費規模超過12億(yi) 元。

  杠杆效應日益凸顯

  “近年來,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帶動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的杠杆效應日益凸顯。”飛豬相關(guan) 人員表示,從(cong) 數據來看,演唱會(hui) 的舉(ju) 辦對旅遊行業(ye) 有極大促進作用,比如五一假期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所在地周邊的酒店預訂量同比暴增超20倍,部分熱門酒店甚至“一房難求”。

  作為(wei) 五月天的“鐵粉”,家住重慶龍湖西苑的劉小姐早早預訂了酒店,5月26日上午便請假一天飛北京。小劉告訴記者,預訂時房價(jia) 為(wei) 750元/天,現在的掛牌價(jia) 為(wei) 1580元。

  “有幾年沒去北京了,這次正好趁觀演機會(hui) 順帶旅遊,飛機、酒店加上門票,基本上花掉了去年的年終獎。”她笑著對記者說。

  據了解,像劉小姐這樣為(wei) 偶像奔赴的粉絲(si) 並不在少數,大型音樂(le) 節和演唱會(hui) 的舉(ju) 辦亦帶動交通出行以及場館周邊食宿、商超等文旅消費業(ye) 態的收入上行。

  演唱會(hui) 的舉(ju) 辦,通常會(hui) 吸引許多周邊商家前來設立臨(lin) 時攤位,如飲品、小吃、紀念品、演唱會(hui) 周邊產(chan) 品等等,進一步促進商業(ye) 發展,拉動城市消費。

  近年來,一些城市已經開始將演唱會(hui) 作為(wei) 重要的文旅產(chan) 業(ye) 來發展,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比如演唱會(hui) 經濟也能夠帶動相關(guan) 配套行業(ye) 的發展,音響、燈光、激光等演藝設備需求在演唱會(hui) 高峰期大幅增加,相應的音響、燈光、激光設備生產(chan) 廠家也將得到較大的發展。這不僅(jin) 能夠促進當地相關(guan) 配套產(chan) 業(ye) 的發展,同時也能夠帶動全國範圍內(nei) 的產(chan) 業(ye) 升級和技術進步。

  記者了解到,受益於(yu) 演出市場景氣度回升,舞台燈光設備頭部企業(ye) 浩洋股份業(ye) 績延續去年增勢,一季度實現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wei) 3.30億(yi) 元、9965.54萬(wan) 元,同比增42.47%、62.65%。

  前不久在廣州舉(ju) 行的GETshow展上,一家娛樂(le) 燈光設備廠商向媒體(ti) 透露,售賣給音樂(le) 演出承辦方的設備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至20%;有激光廠商在五一期間為(wei) 大型音樂(le) 節提供了舞台激光燈服務,而此前少有類似訂單。

  美團、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截至開票日,五月天演唱會(hui) 期間,北京全城的住宿預訂量較 2019年同期增長約300%,其中“鳥巢”周邊5公裏的住宿預訂量更是上漲2400%。

  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研究所所長楊勁鬆認為(wei) ,演出市場的繁榮不僅(jin) 能為(wei) 舉(ju) 辦城市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更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展現城市良好的營商環境等,為(wei) 後續吸引更多遊客旅遊,甚至為(wei) 招攬投資打下基礎。

  全麵釋放演藝經濟溢出效應

  演唱會(hui) 是一項集文化、娛樂(le) 、經濟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活動,不僅(jin) 能夠帶給人們(men) 愉悅的體(ti) 驗,還能夠在經濟上產(chan) 生巨大影響和利益。

  “從(cong) 目前來看,演唱會(hui) 熱度沒有不能持續的理由。”艾媒谘詢分析師張毅說,消費者對於(yu) 演唱會(hui) 的需求已經和之前不一樣了,很多年輕人已經將一起看演唱會(hui) 當作一眾(zhong) 社交手段。再就是對現場音效品質的要求,能夠得到比線上更高質量的音樂(le) 體(ti) 驗。

  重慶工商大學莫遠明教授建議,各地政府和企業(ye) 在合理規劃下,鼓勵並吸引更多的明星前來開展演唱會(hui) 活動,並加以有效的管理和跟進。尤其在當前,明星紮堆演唱,官方渠道“一票難求”成常態。不過與(yu) 此同時,各社交平台上卻出現了鋪天蓋地的“二手票”和“加價(jia) 票”,亟須對“黃牛亂(luan) 象”果斷出手,這樣既能豐(feng) 富居民的文化娛樂(le) 生活,又能夠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繁榮。

  重慶市文化旅遊委藝術處副處長湯濤表示,麵對觀眾(zhong) 蓬勃的觀演需求,演藝市場的供給側(ce) 潛力尚需挖掘。首先,要提升本土創作生產(chan) 水平,不斷提高本土演出質量,為(wei) 演藝市場不斷“造血”;其次,要積極培養(yang) 觀眾(zhong) 看演出的習(xi) 慣,推動演出市場發展;最後還要推進業(ye) 態模式創新,鼓勵發展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的演藝新空間,進而形成特色鮮明的都市演藝聚集區,促進文旅消費和高質量發展。

  “應進一步深挖演藝市場潛力,除了要繼續加大力度引進優(you) 秀文藝產(chan) 品以外,還要做好各項配套服務,做大、做強產(chan) 業(ye) 鏈,將演藝活動帶來的巨大人流延伸到旅遊景點、酒店、餐飲、購物等整條文化旅遊消費鏈,充分釋放演藝經濟的溢出效應。”莫遠明說。

  本報記者 李國

  《工人日報》(2023年06月06日 07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