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梨園新韻唱響新時代

發布時間:2023-06-09 09:42: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梨園新韻唱響新時代

  ——第三屆全國戲曲(南方片)會(hui) 演綜述

  本報駐湖北記者 瞿祥濤

  “天下英雄,哪個(ge) 不困城中……”大型曆史題材漢劇《夫人城》刻畫了三國女性人物孫尚香的傳(chuan) 奇一生,讓觀眾(zhong) 穿越時空感受三國兒(er) 女的愛恨情仇,既保持了傳(chuan) 統漢劇的特色,又大膽創新,詮釋了現代東(dong) 方美學。5月31日晚,隨著漢劇《夫人城》演出結束,第三屆全國戲曲(南方片)會(hui) 演在湖北武漢圓滿閉幕。

  本屆全國戲曲(南方片)會(hui) 演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主辦,中共湖北省委宣傳(chuan) 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演藝集團承辦。自5月15日開幕以來,曆時17天,連續上演18場演出,匯聚來自16個(ge) 省市區的19個(ge) 戲曲劇種、21家戲曲院團,15位“梅花獎”得主相繼登台獻藝,為(wei) 廣大觀眾(zhong) 獻上了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戲曲盛宴。

  黃梅戲、漢劇、滬劇、淮劇、越劇、粵劇、高甲戲、贛南采茶戲、花鼓戲、瓊劇、川劇、川北燈戲、貴州花燈戲、滇劇、藏戲、南劇、壯劇、彝劇、侗戲等各具鮮明藝術特色和濃鬱地方風情。會(hui) 演期間,組委會(hui) 還特別安排了一場“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組台專(zhuan) 場”,匯聚侗戲、彝劇、壯劇和南劇4個(ge) 少數民族劇種,讓觀眾(zhong) 大呼過癮。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凝結著某一地域的民俗風情,成為(wei) 耀目的地方文化標識。來自武漢大學的王老師,在會(hui) 演期間連看了多部地方戲曲後感慨:“每一部戲就像一個(ge) 打開地方文化的窗口,讓我們(men) 飽覽地方人文風情,也愈加感受到我國地方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

  組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本屆會(hui) 演參演劇種豐(feng) 富多樣,呈現出我國南方地區戲曲藝術百花齊放、爭(zheng) 奇鬥豔的可喜態勢。

  本屆會(hui) 演參演劇目題材多樣,既有黃梅戲《羅帕記》、川劇《玉簪記》等優(you) 秀傳(chuan) 統戲,也有越劇《蘇秦》、漢劇《夫人城》、藏戲《文成公主》等新編曆史劇,更有滬劇《陳毅在上海》、淮劇《小城》等紅色題材和現實題材精品佳作,充分展示了近年來廣大戲曲工作者不懈耕耘、守正創新的最新成果。

  “參演的大多數作品,既關(guan) 注宏大的曆史主題,也關(guan) 注基層和小人物,題材多元,每個(ge) 劇目都有各自看點,尤其是塑造小人物的形象非常成功。這些作品站在人民立場,創造視野開闊,在挖掘人性深度、揭示生活本質方麵達到了新的高度。”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研究所研究員謝雍君表示。

  名家薈萃,新老同台。本屆會(hui) 演,展現了我國各地戲曲人才輩出、新老接力傳(chuan) 承、新秀競相湧現的可喜麵貌。

  黃梅戲程丞、漢劇王荔、滬劇孫徐春、越劇蔡浙飛、貴州花燈戲邵誌慶、淮劇陳澄和陳明礦、粵劇歐凱明和李嘉宜、滇劇馮(feng) 詠梅、贛南采茶戲楊俊……15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亮相本次會(hui) 演,其中2位是不久前剛剛摘得第31屆梅花獎的新晉得主。他們(men) 的參演,大大提升了展演劇目的整體(ti) 水平,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了高水平的藝術大餐。

  會(hui) 演中湧現的青年才俊,也令觀眾(zhong) 印象深刻。如《夫子正傳(chuan) 》中的朱貴兵和《太陽山上》的虞文兵,兩(liang) 位年輕的主演展現了紮實的基本功和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為(wei) 戲曲舞台注入了新的動力,體(ti) 現了地方戲曲院團培養(yang) 人才隊伍的可喜成績,希望青年戲曲人才更多湧現。”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趙偉(wei) 明表示。

  滬劇《陳毅在上海》中,上海滬劇院六代演員全部參演,年齡最大的81歲,最小的是“00後”,體(ti) 現了可貴的藝術傳(chuan) 承;黃梅戲《羅帕記》中,50多名湖北黃梅戲“戲苗子”悉數登場,部分新秀承擔了重要戲份;漢劇《夫人城》的舞台上,也集聚了漢劇老中青三代演員身影,多位“00後”演員的加入讓劇目愈顯青春朝氣……

  “戲苗子紛紛登上舞台,青春撲麵,特別喜人,這批年輕的孩子讓我們(men) 看到了戲曲無限的未來。”湖北省演藝集團藝術總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楊俊說。

  戲曲藝術的盛會(hui) ,人民群眾(zhong) 的節日。本屆會(hui) 演所有演出場次全部實行惠民票價(jia) 。據組委會(hui) 不完全統計,會(hui) 演期間共有近2萬(wan) 名觀眾(zhong) 走進劇場觀看演出,平均上座率超91%,其中年輕觀眾(zhong) 占四成以上,充分印證了“戲到武漢活,戲到武漢火”,展現了湖北戲曲深厚蓬勃的群眾(zhong) 基礎。

  “本屆會(hui) 演最為(wei) 喜人的一個(ge) 現象,就是年輕觀眾(zhong) 很多,這讓我們(men) 感到十分欣慰。”會(hui) 演評議專(zhuan) 家組成員、湖北省藝術研究所原所長胡應明如是說。

  此外,本屆會(hui) 演所有演出,均在多個(ge) 網絡平台同步直播,累計觀看量近1億(yi) 人次,提升了戲曲傳(chuan) 播力和影響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