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遊讓城市更美好
作者:拓兆兵
近年來,在文旅融合、舊城改造、消費升級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很多城市對部分街區進行改造,不但美化了人居環境,讓城市妝容更精致,且彰顯了文化特色,豐(feng) 富了餐飲、娛樂(le) 、休閑等功能。一些特色街區成功吸引遊客前來打卡消費,成為(wei) 城市的新景觀與(yu) 新名片。
城市是一個(ge) 大型的人類聚居地,世界上半數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推進很快。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65.22%。有9.2億(yi) 人生活在城鎮,城市建成區麵積達到6.3萬(wan) 平方公裏。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邁入中後期,城市建設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wei) 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如何改造提質、讓城市更美好?打造宜居宜遊城市是一個(ge) 重要方向。
一方麵,有利於(yu) 城市高質量發展。在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我國城市發展也積累了一些矛盾和問題,過去追求速度和規模,城市的整體(ti) 性、宜居性不足,不少城市存在建築樣貌簡陋粗鄙、老舊小區集中等痛點,距離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差距。在城市改造提質中,如果加入旅遊考量,勢必會(hui) 加強城市美化力度,包括大幅增加綠植、小公園、景觀、休閑設施等,同時會(hui) 加入特色文化元素,讓城市更精致有魅力。
另一方麵,有利於(yu) 整合產(chan) 業(ye) 要素。在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存在城市的整體(ti) 性、生長性不足等問題。當前,很多城市正在轉型升級。城市轉型的本質是城市功能的提升與(yu) 城市空間的優(you) 化,其驅動力來自於(yu) 城市產(chan) 業(ye) 的持續升級。如果在城市改造提質中加入旅遊業(ye) 考量,建設旅遊休閑街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就會(hui) 形成文旅商融合的格局,以旅促商、以商促旅,推進城市產(chan) 業(ye) 空間重組,加速現代服務業(ye) 發展,優(you) 化資源配置和經濟增長模式。
打造宜居宜遊城市的好處不止於(yu) 此。現代服務業(ye) 具有高度的產(chan) 業(ye) 融合性,文旅商融合發展在延伸城市產(chan) 業(ye) 鏈的同時,還會(hui) 融合科技、金融等,大大拓展了城市產(chan) 業(ye) 的發展空間,使城市形成各種特色城區,強化了城市整體(ti) 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當前,很多城市在打造“新煙火街區”。與(yu) 過去“正襟危坐”的傳(chuan) 統街區不同,“新煙火街區”更注重旅遊休閑功能,除了餐飲業(ye) 、百貨等,還增加了藝術、文化、體(ti) 育等諸多功能和氣息,形成了關(guan) 聯生態圈。
城市景區化、景區城市化已成為(wei) 一種趨勢。因此,無論是新城建設還是舊城改造,需因地製宜加入旅遊考量,加強創新,促進服務體(ti) 係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