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從“治亂”到“提質” 多部門密集發聲合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發布時間:2023-06-12 10:16: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從(cong) 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著力點和落腳點。近期,圍繞這一重大部署,證券監管係統、公安部、國資委等部門密集發聲,著力共同培育壯大反映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上市公司群體(ti) 。

  監管密集發聲

  上市公司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盤,是資本市場投資價(jia) 值的源泉。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深入實施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是今年資本市場的重點工作之一。近段時間以來,針對這一係統性工程,監管密集發聲,引發市場關(guan) 注。

  證監會(hui) 主席易會(hui) 滿日前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強調,將全力為(wei) 投資者提供真實透明的上市公司。他表示,證監會(hui) 將認真抓好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的實施,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著力完善長效化的綜合監管機製,持續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保持高壓態勢,從(cong) 嚴(yan) 懲治財務造假、大股東(dong) 違規占用等行為(wei) ,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能力、競爭(zheng) 能力、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回報能力,夯實中國特色估值體(ti) 係的內(nei) 在基礎。

  證監會(hui) 副主席王建軍(jun) 日前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hui) 年會(hui) 暨2023中國上市公司峰會(hui) 上也指出,新一輪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工作重點從(cong) “治亂(luan) ”轉向更深層次的“提質”,多管齊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他提出,要構建好用管用的法規製度體(ti) 係,規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培育優(you) 勝劣汰的市場生態,從(cong) 嚴(yan) 打擊財務造假。

  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委員、副主任趙世堂則表示,國務院國資委推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內(nei) 強質量、外塑形象,爭(zheng) 做資本市場主業(ye) 突出、優(you) 強發展、治理完善、誠信經營的表率,不斷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增強核心功能。積極支持中央企業(ye) 充分對接資本市場,在高水平利用資本市場上展現新作為(wei) ;不斷引導中央企業(ye) 提升上市公司發展質量,在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上展現新作為(wei) ;持續推動中央企業(ye) 更好融入資本市場,在打造現代新國企上展現新作為(wei) 。

  為(wei) 進一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部署,在新的起點上推動上市公司質量向更高水平邁進,證監會(hui) 去年11月底製定下發《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隨即,滬深交易所分別製定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和落實工作方案,聚焦提升製度供給質量、堅守監管主責主業(ye) 、提升公司內(nei) 在治理動力等內(nei) 容。

  深交所6月9日宣布,於(yu) 近日研究製定《進一步提升價(jia) 值創造發現功能 推動提高深市國有上市公司質量專(zhuan) 項工作方案》《關(guan) 於(yu) 支持民營上市公司聚焦主業(ye) 穩健發展的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ti) 舉(ju) 措,促進國企提升價(jia) 值創造發現功能、民企專(zhuan) 注主業(ye) 提質增效,推動深市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完善製度供給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係統性工程,而有效的製度供給則是這一工程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來,監管部門正聚焦提升規則“質量”,形成有效的上市公司監管法規體(ti) 係。

  王建軍(jun) 指出,經過前期的整合,上市公司監管製度“數量”大幅精簡,但仍然存在法規體(ti) 係不夠健全、規則層級不盡合理等問題,製約了相關(guan) 製度的作用發揮,迫切需要在提升“質量”上下功夫。他強調,要科學設計監管法規體(ti) 係,有效銜接《公司法》《證券法》,推動出台上市公司監管條例,通過“補齊一批、修改一批、理順一批”,對現有規則進行整體(ti) 性重構,不斷提升上市公司監管法規的體(ti) 係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證監會(hui) 今年4月印發的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顯示,“力爭(zheng) 年內(nei) 出台的重點項目”5件,其中包括製定《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等;“需要抓緊研究、擇機出台的項目”5件,其中包括製定《上市公司退市管理辦法》、修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等。證監會(hui) 今年還將配合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做好《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的製定、修訂工作。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則顯示,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麵,預備製定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此外,作為(wei)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製度是資本市場基礎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製度改革的意見》,證監會(hui) 起草形成了《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把好市場出入關(guan) 口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把好市場的進口和出口兩(liang) 道關(guan) 口,讓市場實現高效的優(you) 勝劣汰是關(guan) 鍵。

  在入口端,需要持續落實優(you) 化發行上市條件要求,嚴(yan) 把審核質量關(guan) 。公安部近期印發通知進一步加強打擊防範證券犯罪工作,要求加強調查研究,針對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ce) 製後證券犯罪出現的新特點,及時調整打擊策略和重點。對欺詐發行證券犯罪,堅持毫不姑息、一查到底,特別是要加大對控股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涉嫌犯罪的打擊力度。對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要堅持“零容忍”從(cong) 嚴(yan) 打擊,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在出口端,則需要進一步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製,堅決(jue) 把“空殼僵屍”和“害群之馬”清出市場。近年來,隨著製度不斷完善,市場化、常態化和法治化的退市製度威力不斷彰顯。Wind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A股摘牌的企業(ye) 數量已經達到10隻。2022年以來,累計已達到了60隻。退市多元化特點也日益明顯,包括交易類退市、財務類退市和重大違法類退市等退市案例不斷湧現。

  近期,不斷有上市公司宣布收到深交所股票終止上市決(jue) 定,進入退市整理期。6月9日,深交所發布公告,決(jue) 定延安必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ST必康)、深圳大通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ST大通)、中潛股份有限公司(*ST中潛)等3家公司股票終止上市,自6月19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對於(yu) 上市公司自身而言,提升質量最重要的是要圍繞主業(ye) 、聚焦主業(ye) 、突出主業(ye) 做大做強。“上市公司不能為(wei) 了滿足短期的股價(jia) 市場表現頻繁搞題材、搞重組,最重要的是要沉下心來,從(cong) 長遠謀劃,確定主攻方向,加大研發投入,從(cong) 創新方麵做文章,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他表示,上市公司不能搞“萬(wan) 金油”和“打遊擊”,而是要專(zhuan) 注與(yu) 自身的長遠發展。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上市公司提質發展,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要素和目標,資本市場為(wei) 企業(ye) 融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平台。對於(yu) 企業(ye) 而言,如何進一步科學規劃更長遠合理的發展目標以及承擔更高的責任,比如在服務民生、科技突破、可持續發展等諸多角度,資本市場都會(hui) 給予相應的支持,而對於(yu) 一些違規違法等行為(wei) ,市場則會(hui) 起到優(you) 勝劣汰的作用。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