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從博覽會看文旅創新發展更多可能性

發布時間:2023-06-14 09:47: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新產(chan) 品、新動向、新趨勢

   從(cong) 博覽會(hui) 看文旅創新發展更多可能性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今年以來,文旅產(chan) 業(ye) 加速回暖,複蘇發展的新氣象令業(ye) 界振奮。尤其是近期陸續舉(ju) 辦的多個(ge) 國家級、區域級文旅博覽會(hui) ,堪稱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的風向標——諸多展區在集中呈現各地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新成就的同時,突出展示了文旅行業(ye) 的新產(chan) 品、新技術、新模式,彰顯文旅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持續引領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新動向、新趨勢。

  以數字化激發文旅產(chan) 業(ye) 新活力

  6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簡稱“深圳文博會(hui) ”)於(yu) 廣東(dong) 深圳舉(ju) 辦。本屆深圳文博會(hui) 首次設立“數字中國”展區,文化大數據、沉浸式交互體(ti) 驗空間、數字虛擬人、文物數字化……一係列數字化項目讓觀眾(zhong) 深入體(ti) 驗了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的創新成果,並了解到國家數字文化發展新貌。比如,觀眾(zhong) 可以在深圳文博會(hui) 的江西展區體(ti) 驗以多媒體(ti) 觸摸屏互動形式展示的“贛鄱書(shu) 雲(yun) ”平台及《江右文庫》子數據庫;可以踏上上海展區的特製平台,通過裸眼3D技術身臨(lin) 其境觀賞石庫門、黃浦江、蘇州河的繁華景象;還可以在北京展區在線體(ti) 驗文化遺產(chan) 修複項目“數字長城”的高精度真實感,該項目以“8K+雲(yun) 遊戲”為(wei) 載體(ti) ,綜合運用照片掃描建模、遊戲引擎、雲(yun) 遊戲等技術,以毫米級高精度在元宇宙世界中複刻長城一公裏實景,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在線“爬長城”“修長城”的沉浸式體(ti) 驗。

  如今,數字技術已成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新動力,文旅產(chan) 業(ye) 也為(wei)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空間。“數字化、科技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展會(hui) 上。記者注意到,在今年4月舉(ju) 辦的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上,“數字人”、智能穿戴、元宇宙等科技應用帶來的文旅新場景、新玩法同樣隨處可見,並成為(wei) 展會(hui) 亮點。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不斷推進,數字文旅產(chan) 業(ye) 的消費潛力與(yu) 市場價(jia) 值也得到進一步釋放。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必須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變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數字文化和智慧旅遊等,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打造“科技+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智慧文旅新模式。

  以文化之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本屆深圳文博會(hui) 側(ce) 重展示我國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深厚底蘊與(yu) 發展潛力,當然也包括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深圳文博會(hui) 甘肅展區,呈現絲(si) 綢之路中獨有的“九色鹿”元素、敦煌元素的文創精品讓觀眾(zhong) 愛不釋手。具有甘肅特色的文創產(chan) 品、圖書(shu) 期刊、精美非遺等130類3000餘(yu) 件展品,令觀眾(zhong) 充分感受到甘肅文旅的獨特魅力。

  在文博會(hui) 集中展示各地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成就的板塊中,記者注意到,深入挖掘研究本地文化資源和底蘊,打造地方特色文化IP,持續將當地特色文化符號市場化、產(chan) 業(ye) 化開發,放大文旅產(chan) 業(ye) 的乘數效應,已成為(wei) 各地探索文旅融合路徑過程中的普遍做法。

  在此前舉(ju) 辦的第17屆中國義(yi) 烏(wu) 文化和旅遊產(chan) 品交易博覽會(hui) 上,四川展館裏隨處可見以熊貓、金沙遺址、三星堆等蜀文化為(wei) 設計元素的產(chan) 品。博覽會(hui) 期間,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主辦的“旅遊中國·美好生活”2023年“神州春色”國內(nei) 旅遊宣傳(chuan) 推廣活動,結合旅遊業(ye) 季節特征和地域特色,以“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為(wei) 文化主題,推出茶文化主題旅遊,把各地的茶葉、茶藝、茶道融入旅遊發展中,積極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在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看來,文旅融合需要開放、包容、轉化、賦能、增值,更需要深挖文化底蘊、凸顯文化價(jia) 值、重視文化效益、提升文化效能,“以文化發力,持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是文旅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新業(ye) 態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黨(dang) 的二十大後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文旅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也已認識到,文化和旅遊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立足消費轉型的當下,要搶抓文旅恢複發展窗口期,順應消費趨勢,關(guan) 注受眾(zhong) 體(ti) 驗,持續激發文旅市場發展的新動能。“激發文旅消費”也成為(wei) 今年多場文旅博覽會(hui) 的關(guan) 鍵詞。

  本屆深圳文博會(hui) 專(zhuan) 門設立了文旅消費館·一帶一路國際館,其中,文化消費展區邀請來自重慶、貴州、甘肅、陝西等省區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的展團進駐,全麵展示各地文化旅遊和文化消費項目與(yu) 產(chan) 品。

  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則全方位展現了一批極具地方特色、類型豐(feng) 富多樣的文旅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如房車露營展示區,以新裝備吸引觀眾(zhong) 前來體(ti) 驗,冰雪運動、山地索道、攀岩等旅遊新方式也集中亮相。3天時間裏,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hui) 共吸引17.9萬(wan) 人次到博覽中心主會(hui) 場觀展,各參展商及各專(zhuan) 項活動現場交易總額達2.09億(yi) 元,線上累計交易額1.7億(yi) 元,重點項目招商簽約62個(ge) ,總金額1125億(yi) 元。展會(hui) 還圍繞“促消費”戰略部署開展文旅產(chan) 品網絡消費助力行動,進行307場直播活動,網絡曝光量達2.7億(yi) 次,文旅產(chan) 品網絡銷售額達2138.5萬(wan) 元。

  5月29日,2023上海旅遊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二期舉(ju) 辦,展會(hui) 內(nei) 容覆蓋“吃、住、行、遊、購、娛”全要素產(chan) 業(ye) 鏈,帶動消費、產(chan) 業(ye) 投資和創新,成為(wei) 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開放、上下遊深度結合的賦能平台。在這次展覽的主題館裏,呈現出多種產(chan) 業(ye) 融合的場景——旅遊目的地與(yu) 餐飲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結合,通過美食旅遊、康養(yang) 醫療、鄉(xiang) 村休閑度假遊等形式,形成了新的連接。

  有分析指出,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後,是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透過各大文旅展會(hui) ,可以看到文旅消費市場創新擴容的強勁態勢下文旅產(chan) 品創新發展的更多可能性,由展會(hui) 形成的平台效應將為(wei) 文旅行業(ye) 發展帶來更多助力。(本報記者 於(yu) 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