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地皮影戲班齊聚“中國皮影之鄉”:好戲又開場

發布時間:2023-06-15 10:27: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蘭(lan) 州6月14日電 (喬(qiao) 潔)13日晚,暑熱尚未退散,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環州故城的非遺展演館已座無虛席。湖北雲(yun) 夢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秦理剛帶領團隊為(wei) 觀眾(zhong) 表演皮影傳(chuan) 統劇目《西遊記》選劇《猴王借扇》,神話故事類劇目一直是雲(yun) 夢皮影的當家好戲,除了優(you) 美的唱腔和行雲(yun) 流水的表現手法以外,藝人還將現代光影融入場景切換中,閃轉騰挪之間盡顯玄幻色彩。

  為(wei) 期5天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甘肅分會(hui) 場活動暨環縣道情皮影民俗文化節正在當地舉(ju) 行,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流派的11家皮影和木偶藝術團齊聚環縣,與(yu) 當地20餘(yu) 家道情皮影戲班一起,為(wei) 觀眾(zhong) 每天演出10餘(yu) 種不同類別的劇目,讓觀眾(zhong) 在鑼鼓鏗鏘的熱鬧中,一探傳(chuan) 統民間藝術的“門道”。

  一曲賞罷,坐在台下觀看演出的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評審專(zhuan) 家麻國鈞表示,傳(chuan) 統劇目《西遊記》是很多民間劇團和地方劇團都有的劇目,雲(yun) 夢皮影的獨到之處在於(yu) 維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加入技巧,將戲演活了、演得出彩,人物的變化很自然,這是傳(chuan) 承和創新相結合的體(ti) 現。

  “每個(ge) 地方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環縣是‘中國皮影之鄉(xiang) ’,來這裏展演,既能借機推廣雲(yun) 夢皮影,也能和其他團隊互相交流、切磋碰撞,是個(ge) 難得的好機會(hui) 。”秦理剛說。

  據了解,環縣素有“中國皮影之鄉(xiang) ”的稱號。2006年5月,環縣道情皮影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11年11月,環縣道情皮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yu)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口中翻轉說唱,手裏彈弦拉弓、腳下踩鼓打點,已經81歲高齡的泰山皮影藝人範正安每天都不忘為(wei) 遊客奉上自己的拿手絕活《泰山石敢當為(wei) 民除害保平安》。一人分飾多角的表演形式“十不閑”讓不少遊客興(xing) 致滿滿,一場下來,老人雖然滿頭大汗卻也神采奕奕。

  “8歲就開始幹這行了,73年沒有離開過這個(ge) 舞台,現在已經和皮影融為(wei) 一體(ti) 了。”範正安一邊收拾著行頭一邊說,“要自己編節目,自己做戲偶,自己演節目,還要學習(xi) 弦樂(le) 、打擊樂(le) 等多種樂(le) 器;‘十不閑’的表現手法現在傳(chuan) 承下來的很少,對我來說,已經是我身體(ti) 的一部分了。”

  作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範正安也是泰山皮影第六代傳(chuan) 承人,他對皮影藝術和民俗文化有著很多獨到的見解。談及此次來環縣參加道情皮影民俗文化節的心得,他連豎大拇指說,“環縣有幾十家皮影戲班,這是對文化的傳(chuan) 承和保護,讓我非常感動。”

  夜幕降臨(lin) ,好戲開場。隨著燈光開啟,幕布間光影流動,人物漸次出場,高昂的曲調響起,《全家福》《龍宮借寶》等故事在環州故城精彩上演。舞台下,已經圍滿了早早吃過晚飯的觀眾(zhong) ,一幕幕精彩的古今戲曲帶給人們(men) 視聽的享受,新鮮的內(nei) 容、精彩的演示、優(you) 美的唱腔不時博得觀眾(zhong) 的喝彩。

  為(wei) 了讓觀眾(zhong) 近距離了解皮影戲,在展演之後皮影藝人還安排互動體(ti) 驗環節,展示皮影戲“貼”“拿”“打”“拉”“唱”精湛技藝,讓觀眾(zhong) 可以細細品味,盡享皮影戲的魅力與(yu) 風采。

  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中心主任王立洲表示,皮影戲既是傳(chuan) 統文化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年輕人對此知之甚少,希望通過舉(ju) 辦節會(hui) ,吸引更多人前來觀看,從(cong) 而了解、熱愛、傳(chuan) 承皮影藝術。(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