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穀: 鄉村文化民宿建設進行時
北京平穀曆史悠久、文脈延承、生態環境優(you) 美,是全國首批生態環境示範區。當地通過“鄉(xiang) 鎮+村集體(ti) +村民+企業(ye) ”四方共建的方式,以“互聯網+民宿+農(nong) 旅”的模式帶動本地農(nong) 旅業(ye) 發展,以文化賦能撬動農(nong) 村閑置資產(chan) 活化利用,把民宿與(yu) 農(nong) 業(ye) 特色活動相融合,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鄉(xiang) 土文化民宿產(chan) 業(ye) 集群。
四方共建
讓村民享受民宿“紅利”
平穀區擁有豐(feng) 富的自然與(yu) 農(nong) 業(ye) 資源、深厚的曆史和獨特的地方文化。近年來,當地以鄉(xiang) 村民宿為(wei) 切入點,將文化旅遊與(yu) 民宿、農(nong) 業(ye) 體(ti) 驗、文創產(chan) 品、新媒體(ti) 等進行結合,盤活農(nong) 村閑置資產(chan) ,解決(jue) 本地村民就業(ye) ,增加農(nong) 民收入,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在平穀,民宿帶動了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以及人才向鄉(xiang) 村匯聚,也改變了以前產(chan) 業(ye) 落後、房子空置、土地拋荒的現象,重新聚集起人氣。特別是吸引了一批有情懷、有理想的設計師、建築師、藝術家、創業(ye) 者來到鄉(xiang) 村發揮特長,造夢田園。
北京鄉(xiang) 博博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鄉(xiang) 博博”)總經理張海龍是“85後”,也是土生土長的平穀人。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在平穀13個(ge) 鄉(xiang) 鎮落地了32個(ge) 民宿項目,帶動100餘(yu) 家民宿發展,為(wei) 附近村民增收3000餘(yu) 萬(wan) 元。
在張海龍看來,村民提供閑置房屋資源;村集體(ti) 負責協調管理,做好物業(ye) 保障等相關(guan) 配套服務;企業(ye) 以20年期限長期租用農(nong) 民住宅;鄉(xiang) 鎮進行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這種“村民+村集體(ti) +民宿企業(ye) +鄉(xiang) 鎮”四方共建模式不僅(jin) 能讓村民受益,也可以使農(nong) 村的閑置房屋發揮最大價(jia) 值。
坐落於(yu) 平穀區黃鬆峪鄉(xiang) 塔窪村的“家裏有礦”民宿,因附近曾有出產(chan) 金砂的礦山而得名。民宿為(wei) 遊客特別設置了在院子裏挖礦的環節,讓客人模擬淘金的過程,感受淘金的樂(le) 趣,也讓這裏成為(wei) 自帶話題的打卡地,滿足了年輕人和親(qin) 子群體(ti) 的需求。“這家民宿由房主進行出資,由鄉(xiang) 博博負責改造升級和整體(ti) 運營,返聘房主為(wei) 民宿管家。房主在領取管家工資的同時享受民宿運營的分紅。”張海龍告訴記者。
多點布局
豐(feng) 富民宿產(chan) 業(ye) 內(nei) 容
深耕於(yu) 民宿,又不止於(yu) 民宿。全域布局、共贏發展,進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是張海龍多年來運營民宿一以貫之的理念。“我們(men) 通過民宿串聯起當地資源,多點布局,推出旅遊線路,針對不同客群設計體(ti) 驗活動,幫助農(nong) 民對接渠道銷售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最終推動多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張海龍說。
進入新媒體(ti) 時代,鄉(xiang) 博博組織專(zhuan) 業(ye) 直播團隊在平穀區各鄉(xiang) 鎮深度挖掘、挑選代表本地形象的直播人才,從(cong) 理論和實操兩(liang) 方麵進行直播係統培訓,確保每位參訓人員能夠獨立支撐一場直播並進行有效宣傳(chuan) 和成功銷售。
據了解,經過新媒體(ti) 平台的宣傳(chuan) 推廣,目前在平穀14個(ge) 鄉(xiang) 鎮落地的農(nong) 業(ye) 、文旅、民宿62個(ge) 項目,共發布新媒體(ti) 文章百餘(yu) 篇,發布宣傳(chuan) 視頻作品近兩(liang) 百個(ge) ,覆蓋100餘(yu) 萬(wan) 人次,引流民宿入住10萬(wan) 餘(yu) 人次;帶動增收3000餘(yu) 萬(wan) 元,幫助銷售平穀大桃652萬(wan) 斤。
為(wei) 帶動當地農(nong) 業(ye) 經濟發展,幫助農(nong) 民增收,為(wei) 當地居民提供再就業(ye) 平台,張海龍和他的團隊定期組織專(zhuan) 業(ye) 人員下鄉(xiang) 開展農(nong) 民培訓會(hui) ,培訓內(nei) 容包括農(nong) 業(ye) 技能教育、互聯網知識、民宿運營、農(nong) 事活動服務、產(chan) 品直播帶貨、急救安全等。
“培訓不僅(jin) 提高了周邊農(nong) 戶農(nong) 業(ye) 科學素質、農(nong) 業(ye) 技能、創新思維,還將周邊村民培養(yang) 成為(wei) 具有專(zhuan) 業(ye) 水平的民宿業(ye) 服務人才。幫助農(nong) 民運營自有產(chan) 業(ye) ,實質性增加農(nong) 民收入。”張海龍說。
把當地農(nong) 業(ye) 特色、
曆史文化融入到民宿中
平穀區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區,農(nong) 產(chan) 品資源豐(feng) 富;同時,平穀曆史悠久、文脈延承。上至10萬(wan) 年前的人類活動史、下至600年曆史的長城文化在平穀交融綻放。當地通過把農(nong) 業(ye) 特色、曆史文化融入到民宿中,打造富有平穀本地特色的新型民宿。
位於(yu) 鳳凰山腳下的鳳鳴四季精品民宿,前身是一座閑置的小學舊址,民宿在此基礎上重建成為(wei) 新中式小院。這裏曾有鳳凰築巢的美麗(li) 傳(chuan) 說,民宿的裝飾、布置等均以鳳凰為(wei) 主題,以一年四季對房間進行設計和命名,遂得名“鳳鳴四季”。為(wei) 活躍親(qin) 子氛圍,院內(nei) 還飼養(yang) 了孔雀、柴犬等小動物,直接帶動了周邊商鋪的經營活力。
杏福小寨精品民宿位於(yu) 中國紅杏第一村——平穀北寨村,當地擁有遠近聞名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北寨紅杏”。基於(yu) 當地豐(feng) 富的杏產(chan) 品,民宿特別開發了杏幹等食品,紅杏采摘、杏幹製作、杏文化及手作相關(guan) 活動深受住客歡迎。“我們(men) 在推廣北寨紅杏產(chan) 品的同時推廣平穀地域文化,也帶動了當地的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民宿負責人說。
綠水青山是平穀亮麗(li) 的名片,良好的生態是平穀突出的優(you) 勢。平穀以鄉(xiang) 村民宿開發為(wei) 紐帶,將民宿與(yu) 當地的文化活動相結合,以親(qin) 子、文化、養(yang) 老、農(nong) 耕、夏令營為(wei) 主題,推出春播文化、桃花文化、金海湖櫻桃節、紅色黨(dang) 建活動以及文化交流等活動,在給遊客提供溫馨舒適的住宿環境之餘(yu) ,豐(feng) 富了鄉(xiang) 村文化的形式和內(nei) 涵。(本報記者 連曉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