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專家熱議雙碳背景下轉型金融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3-06-15 10:3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6月14日,在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chan) 品與(yu) 成果博覽會(hui) (簡稱“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hui) ”)上,普華永道舉(ju) 行金融行業(ye) 圓桌論壇,多位行業(ye) 專(zhuan) 家圍繞“雙碳背景下的轉型金融視角與(yu) 發現”展開討論。

  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市場主管合夥(huo) 人倪清在主持論壇時指出:“無論是我國的‘雙碳’目標,還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企業(ye) 都是最重要的實踐者和推動者。而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相關(guan) 的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在做可持續議題相關(guan) 的評估和資本配置的重要支撐和依據。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應盡快開啟可持續信息披露體(ti) 係的建設,向全球資本市場展示其雙碳等可持續領域的理念和實踐,抓住市場先機,建立新型競爭(zheng) 力。”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董事會(hui) 秘書(shu) 蘇少軍(jun) 表示,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是可持續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致力於(yu) 推動社會(hui) 綠色低碳轉型,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步伐的加快,轉型金融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保險業(ye) 將通過發揮負債(zhai) 端和資產(chan) 端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不斷提升麵向新能源、低碳技術的風險管理能力,持續創新產(chan) 品服務供給,為(wei) “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多力量。

  MSCI ESG與(yu) 氣候研究部大中華區主管郭思平認為(wei) ,資本市場參與(yu) 者在推動實體(ti) 經濟實現低碳轉型及減緩氣候物理風險的過程當中,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和擔當。實現低碳轉型與(yu) 碳中和,不僅(jin) 需要能源結構的轉型和低碳技術的發展,更需要金融和資本市場的變革。國內(nei) 外機構投資人可以采用更積極的轉型金融策略,主動與(yu) 高碳排行業(ye) 內(nei) 的被投企業(ye) 溝通,推動企業(ye) 加強高質量氣候數據披露。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hui) (ICMA)亞(ya) 太區資深總監張順榮提到,ICMA在國際市場率先出台了轉型金融相關(guan) 指引,以指導資本市場發行人做好轉型工作,同時增加市場透明度以及公信力。現階段,幫助國內(nei) 高排放、高汙染行業(ye) 企業(ye) 轉型,從(cong) 而達到其轉型目標和“雙碳”目標顯得尤其重要。

  氣候債(zhai) 券倡議組織(CBI)中國區負責人謝文泓提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探索製定轉型金融的定義(yi) 、框架、分類方案、評判原則、披露要求、行業(ye) 標準等方麵的工作,但在對如何界定可信的轉型活動需要進一步推動共識的形成。轉型金融的應用需考慮各行業(ye) 的發展特點和區域特點,因不同行業(ye) 的產(chan) 業(ye) 結構和減排路徑會(hui) 有所差異。”

  “在‘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轉型金融與(yu) 綠色金融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支持手段。”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公司金融部副總經理王劍雨說,在高碳行業(ye) 轉型的過程中,產(chan) 業(ye) 轉型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機構有必要對轉型金融加強專(zhuan) 注和布局,同時創造多樣性和創新性的金融服務和產(chan) 品。

  海通證券辦公室主任舒芸芸提到:“‘雙碳’目標的提出為(wei) 轉型金融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石,不斷出台的各項政策也切實為(wei) 企業(ye) 發行轉型金融債(zhai) 券、申請轉型金融貸款減少了障礙,為(wei) 投資者投資轉型金融產(chan) 品拓展了空間。在政策環境越來越有利的同時,市場需求逐步旺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