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生態強省 築發展底色
吉林持續抓好自然生態保護,綠色低碳轉型全麵加速——
建生態強省 築發展底色
河水清清,植被茂密,長白山頭道白河靜靜流淌,偶爾可見野鴨水中嬉戲。
春季以來,除了中華秋沙鴨,還有綠頭鴨、鴛鴦等20多種鳥類,在頭道白河安家落戶。10年前,頭道白河僅(jin) 有兩(liang) 三個(ge) 中華秋沙鴨“家庭”,今年已經達10個(ge) 左右。
河流清澈、魚類豐(feng) 富、有樹洞的樹木……中華秋沙鴨對生存環境有著高要求,被稱為(wei) “生態試紙”。這些年來,它們(men) 越來越喜歡在長白山區安家、棲息、繁殖,也是吉林實施生態強省戰略,推動綠色發展的一個(ge) 見證。
近年來,吉林省深入打好藍天、碧水、黑土地、青山和草原濕地“五大保衛戰”,持續抓好自然生態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提高。
汙染防治攻堅持續推進
琿春市密江鄉(xiang) ,因流經域內(nei) 的密江得名。清澈的密江水靜靜流淌,河底的砂石清晰可見,向西南蜿蜒而去,在密江村旁匯入圖們(men) 江。
“咱們(men) 的生態好,越來越多的大馬哈魚才能遊回來。”密江鄉(xiang) 解放村62歲農(nong) 民樸海蘭(lan) ,見證著每年越來越多大馬哈魚從(cong) 海洋進入圖們(men) 江回到密江產(chan) 卵。
去年,吉林省地表水111個(ge) 國考斷麵中,優(you) 良水質斷麵占比81.8%,同比上升4.3個(ge) 百分點,創“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圖們(men) 江水係水質為(wei) 優(you) ,優(you) 良水質同比上升6.2個(ge) 百分點。
強化流域水環境質量管控、實施水汙染治理項目、打造水生態修複工程……吉林省全麵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去年,吉林完成18座汙水處理廠(站)擴能建設,68座縣級及以上城市汙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標準排放。
在全國產(chan) 糧大縣、四平市梨樹縣,宏旺農(nong) 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經營著400多公頃耕地。眼下,地裏的玉米已經快長到膝蓋高。玉米苗邊上,去年的秸稈覆蓋著地表,正加速腐爛。
“‘梨樹模式’秸稈還田,不用燒秸稈汙染空氣,還保護了黑土地。秸稈粉碎爛了,保水保肥保墒,還給黑土增加了營養(yang) 。”合作社理事長張文鏑說。
吉林省突出抓好秸稈禁燒管控,統籌推進燃煤汙染、工業(ye) 汙染和移動源汙染治理,全力推進空氣質量鞏固提升。去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93.4%,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6.9個(ge) 百分點,穩定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近年來,吉林省深入打好“五大保衛戰”,汙染防治攻堅持續縱深開展,堅決(jue) 守護住綠水青山黑土地、藍天白雲(yun) 好空氣。藍天白雲(yun) 、綠水青山、林草豐(feng) 茂成為(wei) 吉林鮮明的生態標識。
生態安全屏障有效鞏固
位於(yu) 長春市農(nong) 安縣西部的吉林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水“迂回”於(yu) 蘆葦草甸之間,雁飛鶴舞。
“近年,保護區內(nei) 監測到棲息的候鳥逾30萬(wan) 隻。”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科科長於(yu) 立彬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是省內(nei) 目前發現的最大種群。
如今水豐(feng) 草茂的波羅湖水域麵積達70平方公裏。而在幾年前,苦於(yu) 幹旱缺水問題,波羅湖一度不足20平方公裏。
“波羅湖的重生,源於(yu) 重大生態工程加速推進。”於(yu) 立彬說,隨著吉林省“河湖連通”工程的實施,2018年以來,從(cong) 鬆花江引水,對波羅湖濕地進行生態補水8000多萬(wan) 立方米。
此外,保護區通過積極建設保護設施、恢複濕地植被等工程,共完成退耕還濕495.7公頃。保護區蘆葦、草地麵積持續增加,其中蘆葦麵積達到了3500公頃,草地麵積達到了3000公頃,為(wei) 珍稀鳥類的遷徙棲息提供優(you) 良的生存環境。
波羅湖的變遷,是吉林省統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生態安全屏障有效鞏固的縮影。
近年來,吉林省重大生態工程加速推進,深入實施“綠美吉林”、林草濕生態連通、“大水網”、萬(wan) 裏綠水長廊等重大工程,完成造林綠化221.4萬(wan) 畝(mu) 、連通湖泡203個(ge) 、新建及改善提升綠水長廊1177.8公裏,完成草原修複21.74萬(wan) 畝(mu) ,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濕地保護率達到45.22%。
波羅湖生態日趨向好,於(yu) 立彬和同事卻不敢鬆口氣。“保護一刻不能鬆懈。”保護區日常加大巡護、巡查力度,重點打擊獵捕野生動物行為(wei) ,還要杜絕引入外來物種等人為(wei) 幹擾、威脅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wei) 。
從(cong) 波羅湖放眼全省,吉林省不斷提高生態監管能力,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率達到95%,野生動植物保護水平得到提升。
綠色低碳轉型全麵加速
吉林西部地勢平坦,江河縱橫、湖泡互濟。行走在曠野,可見不計其數的風車矗立,緩緩轉動葉片。
“一年一場風,從(cong) 春刮到冬。”當地人的調侃,反映了吉林西部風光資源十分豐(feng) 富。如今,這成了當地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
在吉林西部的鬆原市,占地80萬(wan) 平方米的中車鬆原新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快速崛起。生產(chan) 車間內(nei) ,風電整機、葉片、塔筒等,在各個(ge) 生產(chan) 線上有序運轉生產(chan) 。
如今,鬆原市正著力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生產(chan) 基地。
“項目全部建成後能夠形成風電整機、葉片、發電機、儲(chu) 能設備等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為(wei) 東(dong) 北地區風電產(chan) 業(ye) 提供全產(chan) 業(ye) 鏈設備保障。”中車鬆原新能源裝備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負責人杲和剛表示。
近年來,吉林省不斷擦亮長白山生態底色,築牢綠色屏障,也為(wei) 綠色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吉林省加速推進新能源產(chan) 業(ye) ,加速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帶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發展。去年“陸上風光三峽”新增裝機500萬(wan) 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wan) 千瓦。
依托東(dong) 部山區水係發達的獨特條件,去年7月,全省矚目的“山水蓄能三峽”工程全麵啟動。目前,“山水蓄能三峽”7個(ge) 抽水蓄能電站被列為(wei) 國家“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
加快生態強省建設,厚植吉林發展亮麗(li) 底色,吉林省全方位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近年來,吉林省加速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實施“百千萬(wan) ”產(chan) 業(ye) 培育工程,奧迪一汽新能源、一汽弗迪動力電池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深入開展“黑土糧倉(cang) ”科技會(hui) 戰,“千億(yi) 斤糧食”“千萬(wan) 頭肉牛”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積極打造生態旅遊品牌,冰雪旅遊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
行走在吉林的白山鬆水間,良好生態優(you) 勢正成為(wei) 奔騰湧動的發展動能。(本報記者 朱思雄 祝大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