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青春之光,閃耀追夢征程——新時代中國青年風貌速寫

發布時間:2023-06-19 09:58: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 新華社記者董博婷、王明玉、黃玥

  “當代中國青年是與(yu) 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

  他們(men) 厚植家國情懷,在艱難困苦中堅守、在急難險重裏擔當;他們(men) 懷揣遠大理想,在科研一線衝(chong) 鋒、在行業(ye) 前沿探索;他們(men) 響應時代期許,在平凡崗位奮鬥、在圓夢征途拚搏……

  新時代中國青年,把青春融入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肩負起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是為(wei) 國為(wei) 民的擔當奉獻

  抗疫期間,“95後”社區醫生甘如意冒著寒風冷雨、穿過白晝黑夜,獨自騎行300公裏返回城市,投身武漢保衛戰。

  她說:“我姓甘,不怕苦。穿上防護服,我們(men) 就是戰士,我們(men) 必須扛起肩上的這份責任。”

  從(cong) 湖北武漢,到黑龍江綏芬河,再到河北石家莊;從(cong) 醫務人員,到警察,再到基層幹部……無數青年逆行出征,在抗疫一線經曆特殊的成人禮。

  四川瀘定地震時,28歲的甘宇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個(ge) 人安危,而是一定要盡快拉開泄洪閘,挽救下遊的村莊和百姓;

  熊熊烈火中,四川木裏年輕的森林消防員們(men) 奮不顧身阻擋山火蔓延,將戰鬥的英姿定格在涼山萬(wan) 頃林海中;

  滔天暴雨裏,一個(ge) 個(ge) “90後”甘肅藍天救援隊員前赴後繼、奮不顧身……

  麵對生死考驗,他們(men) 以青春作答;響應時代召喚,他們(men) 迎難而上。

  廣西百色市樂(le) 業(ye) 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shu) 記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hui) ,主動請纓紮根大山,開啟“心中的長征”。

  “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怎麽(me) 能阻攔我前行?”她把自己短暫的一生獻給了眷戀的土地,帶動88戶418名貧困群眾(zhong) 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青春該有的模樣。

  在人跡罕至的戈壁深處,年輕民警以“藏青藍”點亮邊境人家的尋常生活;在生命禁區的青藏高原,奮戰第一線的護路人用樂(le) 觀戰勝孤寂和挑戰;艱困地區的三尺講台,青年支教教師照亮山村孩子的求知夢……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奉獻者,將個(ge) 人的奉獻精神融入時代洪流,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中。

  是勇攀高峰的開拓進取

  青年是常為(wei) 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在青春賽道上銳意進取,成為(wei) 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

  懷揣理想、挺進深海,是敢為(wei) 人先的勇氣——

  麵對未知,不懈探索。年輕的天津大學“海燕”研發團隊在神秘的馬裏亞(ya) 納海溝,刷新了下潛深度10619米的世界紀錄。

  追求卓越、逐夢蒼穹,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葉林偉(wei) ,8萬(wan) 噸模鍛壓力機的首位中國操作者,他帶領團隊成功壓製出C919大飛機主起外筒和機身框梁結構件等,助國產(chan) 大飛機飛上藍天。

  推陳出新、潛精研思,是舍我其誰的信念——

  主持國內(nei) 外10餘(yu) 項科研項目、申請發明專(zhuan) 利30餘(yu) 項、科研成果被全球50餘(yu) 家機構采用……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yu) 儀(yi) 器科學學院黨(dang) 委委員、生物醫學工程係主任吳丹將青春熱血獻給前沿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發,實現了成像尺度從(cong) 宏觀到介觀到微觀的逐步突破。

  青年以夢為(wei) 馬,青春不負韶華。

  “墨子”“天問”“嫦娥”等寄托著民族複興(xing) 夢想的重大事業(ye) 中,處處可見青年科技人才的身影;在以創新創意為(wei) 關(guan) 鍵競爭(zheng) 力的行業(ye) 中,青年占比均超過50%……

  越來越多的青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服務人民,奮力走在創新創業(ye) 創優(you) 前列。

  是時代征程的奮鬥不息

  奮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基因。神州大地,每一刻都在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青春奇跡;一個(ge) 個(ge) 奮鬥的青春身影,成為(wei) 美麗(li) 的時代風景。

  在體(ti) 育競技場上力爭(zheng) 上遊——

  北京冬奧會(hui) 上,平均年齡僅(jin) 25.2歲的中國冬奧代表團斬獲9金4銀2銅,創下我國參加冬奧會(hui) 以來曆史最佳戰績;2022年女足亞(ya) 洲杯決(jue) 賽,中國女足姑娘逆轉絕殺,時隔16年重返亞(ya) 洲之巔……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敢想敢闖敢幹,偏遠小鄉(xiang) 鎮也有大作為(wei) 。”浙江省麗(li) 水市景寧佘族自治縣毛垟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雷曉華堅持不懈地帶領鄉(xiang) 親(qin) 把家園打造成國家級景區,並立足生態優(you) 勢和高山濕地資源,形成集苔蘚種植、文創產(chan) 品、民宿綜合體(ti) 、綠化工程建設為(wei) 一體(ti) 的苔蘚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超千萬(wan) 元。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實現價(jia) 值——

  用十足的韌性接受挑戰,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極致,“95後”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靠著一手砌牆“絕活”,成為(wei) 行業(ye) 標杆、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

  今日之中國青年將奮鬥精神印刻在每個(ge) 崗位、每場實踐、每次挑戰中,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未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