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電子煙,青少年線上線下輕易買到
調查動機
近日,市麵上又出現了大量以“奶茶杯”“可樂(le) 罐”為(wei) 代表,造型可愛多樣、口味種類繁多的電子煙產(chan) 品,一些未成年人對此趨之若鶩。不少家長吐槽:很多電子煙產(chan) 品外包裝無詳細中文說明、無生產(chan) 廠家等信息,更沒有生產(chan) 許可證,是不折不扣的“三無”產(chan) 品。
這些“三無”電子煙是如何滲入未成年人群體(ti) 的?又該如何監管?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一罐100元左右,可以抽兩(liang) 個(ge) 星期。味道好,不嗆人,一般從(cong) 網上購買(mai) ,有各種口味。”來自天津市北辰區的高中學生小楊近來迷上了“奶茶杯”電子煙。
小楊介紹,他身邊有不少同學都在抽這種電子煙,大家的購買(mai) 渠道除了線上,還有學校附近的銷售點。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市麵上又出現了大量以“奶茶杯”“可樂(le) 罐”為(wei) 代表的電子煙產(chan) 品,其外包裝上鮮有詳細中文說明和生產(chan) 廠家等信息,也沒有生產(chan) 許可證,為(wei) “三無”產(chan) 品,但因其獨特的造型和豐(feng) 富的口味,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吸食。家長對此深惡痛絕。
而根據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發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將不含煙堿的電子煙產(chan) 品納入監管範圍。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以“奶茶杯”為(wei) 代表的一次性電子煙存在重金屬超標、使用非法添加劑等問題,會(hui) 對吸食者特別是未成年吸食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yan) 重損害,亟待相關(guan) 部門加大監管懲處力度,進行整治。
線上售賣火爆 多為(wei) 三無產(chan) 品
記者在某搜索引擎以“電子煙”為(wei) 關(guan) 鍵詞進行搜索,第一條鏈接便是“奶茶杯、迷你杯、一次性霧化器”廣告。該網頁名為(wei) “電子煙官網”,不僅(jin) 能購買(mai) 電子煙,還有加盟合作渠道,網頁顯示各種電子煙的宣傳(chuan) 圖,都是非煙草味“奶茶杯”,有冰礦泉水味、明前龍井味、冰鎮西瓜等口味。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人大量發布售賣“奶茶杯”信息:“絕對‘0’度!新奇口感!冰霜勁享!”“味道齊全!一口激頂!”“超大油量,一口滿足!”……並附上聯係方式。
記者隨機聯係了其中一位電子煙賣家,加為(wei) 社交好友後,看到其朋友圈裏充斥著各種名字類型的電子煙產(chan) 品,如“可樂(le) 杯”“奶茶杯”“星空杯”“水果杯”“小黃人杯”等,口味包括冰霧西瓜、青提汽水、草莓奶昔、波波乳酸菌等。這些電子煙的外形有的看起來像一瓶飲料,有的像一隻小兔子,還有的像一片西瓜。
“私密發貨,48小時出單,為(wei) 了安全請不要催!不退不換,謹慎下單!”記者詢問電子煙發貨情況時,該商家這樣回複道。從(cong) 該商家在朋友圈發布的交易聊天記錄來看,其在售前從(cong) 未詢問過購買(mai) 者的年齡。
記者從(cong) 該商家處購買(mai) 了三款電子煙,分別是檸檬口味、可樂(le) 口味和奶茶口味。檸檬口味的電子煙外觀是一個(ge) 造型可愛的手辦,在卡通形象的頂端有一個(ge) 吸管,可供抽吸,沒有外包裝,而且周身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可樂(le) 口味的外觀就是一個(ge) 縮小版的可樂(le) 杯,外包裝和周身全是英文字母,沒有任何關(guan) 於(yu) 產(chan) 品的說明信息;奶茶口味的則使用一個(ge) 密封袋子包裝,外觀是一個(ge) 縮小版的奶茶,包裝上同樣沒有任何產(chan) 品信息。
除了“奶茶杯”外,還有不少商家銷售“統配水果味煙彈”,即放在電子煙杆裏的通配煙彈。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煙彈大多是仿製品或“三無”產(chan) 品。
在社交平台,記者聯係了售賣某品牌煙彈的商家,其銷售種類多達24種,打著“冰力十足 一口滿足”的廣告語。從(cong) 外包裝和名字來看,該商家所售煙彈與(yu) 某品牌很像,口味也相似。不過,有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這些煙彈主要來自煙彈地下工廠,禁令之下,這些廠家偷偷生產(chan) ,價(jia) 格遠低於(yu) 正規廠家,加上口味多,所以銷量很好。
“奶茶杯”電子煙不僅(jin) 在線上賣得火熱,線下實體(ti) 店也不遜色。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購買(mai) 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未成年人。
在某社交平台一條介紹“奶茶杯”危害的視頻中,大量網友留言稱,自己周圍有許多未成年人在抽這種電子煙,有的線下銷售點就設在學校附近。
在天津某學校周邊商店,記者花69元購買(mai) 到一款名為(wei) 霧化器的很像電子煙的產(chan) 品,商家說這是霧化器,不含尼古丁。記者連續幾日觀察發現,有不少學生放學後來店裏詢問“有沒有霧化器賣”,老板便拿出各種口味的產(chan) 品供學生挑選,不同的口味價(jia) 格不同,從(cong) 69元到百元以上。
“正規的醫用霧化器需取得相關(guan) 部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ce) 證,經過許可才能生產(chan) ,如果沒有相關(guan) 證件或其他資質證明,便不是電子霧化器,可以認定為(wei) 電子煙。而且一般電子煙會(hui) 在宣傳(chuan) 語中使用‘煙霧大’‘擊喉感強’,即使宣傳(chuan) ‘0尼古丁危害’,也要強調‘建議每日吸入不超過100口’等。”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湯建彬說。
但記者購買(mai) 該“霧化器”時,商家並未作如上提示。
“做這種電子煙的一般是小作坊、小公司,他們(men) 不會(hui) 注明生產(chan) 廠家、生產(chan) 許可證等信息,消費者群體(ti) 一般定位為(wei) 年輕人。”山東(dong) 省淄博市一位曾售賣過此類產(chan) 品的店家王力(化名)透露。
“這類電子煙用的電池一般質量很差,吸食過程中容易出現故障,甚至漏電,還存在煙油泄漏等問題。”王力說,但它們(men) 的價(jia) 格並不便宜,15ml煙油、3.5%尼古丁含量規格的產(chan) 品價(jia) 格在70元至90元,最高的超過百元。
王力注意到,這種電子煙很容易讓人“上頭”,吸食一段時間後有人出現頭暈、惡心等症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使用香料超範圍、超量,以及部分劣質香精中存在雜質”。
有媒體(ti) 曾購入“奶茶杯”樣本進行檢測,涵蓋可樂(le) 、檸檬、橘子汽水、草莓等熱門口味。結果顯示,7款“奶茶杯”樣本中,均從(cong) 其釋放物中檢測出不同含量的鉛、鎳等重金屬;部分樣本分別檢測出2.3-丁二酮、肉桂醛,遠超出國標或團標對霧化物雜質和汙染物的要求。
商家虛假宣傳(chuan) 誤導學生購買(mai)
河北省滄州市高一學生小趙就是“奶茶杯”“可樂(le) 杯”的擁躉。他一般通過線上購買(mai) ,因為(wei) “商家不會(hui) 詢問年齡、是否是未成年人等信息”。
小趙有煙癮,聽商家說“奶茶杯”“可樂(le) 杯”這類電子煙不含傳(chuan) 統香煙的有害物質,又能添加各種口味,可助其戒煙,便下單購買(mai) 了一支。
結果,不但煙癮沒戒掉,反而越來越大。由於(yu) “奶茶杯”“可樂(le) 杯”的口味眾(zhong) 多,小趙總想嚐試不同口味的煙彈,於(yu) 是經常下單購買(mai) 。
小趙向記者展示了他的“奶茶杯”,外形酷似縮小版的咖啡杯,上方的吸嘴被做成吸管形狀,包裝盒上沒有任何商品信息。打開“奶茶杯”內(nei) 部,記者看到,這類電子煙由煙彈與(yu) 電池兩(liang) 部分組成,中間以兩(liang) 根細電線連接,靠近吸嘴的地方設有霧化芯,結構十分簡單。
記者采訪發現,有不少未成年人被商家迷惑,看到商家宣傳(chuan) “電子咖啡、霧化能量棒、戒煙棒”等,就認為(wei) 吸食電子煙能夠幫助戒煙且不會(hui) 上癮,可吸食後煙癮越來越大。
江蘇省徐州市高二學生小陳就是這樣誤入歧途的。
小陳在瀏覽貼吧時,發現“奶茶杯”電子煙廣告,商家稱不但隱蔽性高,味道好聞,還不會(hui) 上癮。
受好奇心驅使,小陳找了一家售賣電子煙的店鋪,精心挑選了一款水果味“奶茶杯”。第一次抽電子煙,小陳就被其口味吸引了,不但沒有傳(chuan) 統香煙刺鼻的氣味,而且有一股甜膩的果味。小陳父母雖然聞到了奇怪味道,卻沒和電子煙掛鉤。此後,小陳大量購買(mai) “奶茶杯”吸食。
一次,小陳在家手握“奶茶杯”吞雲(yun) 吐霧時,被父母發現,他們(men) 這才反應過來。“這種電子煙迷惑性太強,要不是及時發現,他的煙癮隻會(hui) 越來越大。”小陳爸爸擔心地說。
一些受訪的未成年人說,“奶茶杯”設計得很好看,吞雲(yun) 吐霧的樣子很酷,並且味道多種多樣。還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將電子煙作為(wei) 社交工具,同學之間相互攀比誰的“奶茶杯”更好看,誰的煙彈口味更好。
記者采訪發現,大多數吸食電子煙的未成年人都不知道“奶茶杯”含有尼古丁,還有一些知曉“奶茶杯”就是電子煙的未成年人認為(wei) 其危害遠沒有傳(chuan) 統香煙大。
來自湖南省常德市的初中學生小李向記者訴苦,她所在班級有好幾個(ge) 女生在抽“奶茶杯”,還勸小李吸食,“她們(men) 說不含尼古丁,不會(hui) 成癮,還能提神,但我聞著味道十分刺鼻”。
過了一段時間,小李看見那些抽“奶茶杯”的同學經常咳嗽、幹嘔。
有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以“奶茶杯”為(wei) 代表的一次性電子煙存在重金屬超標、使用非法添加劑等問題,放之任之,將會(hui) 對吸食者特別是未成年吸食者的身體(ti) 健康造成嚴(yan) 重損害。更嚴(yan) 峻的現實是,目前電子煙市麵上“三無”產(chan) 品占比非常高,然而許多吸食“奶茶杯”的未成年人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害。
店家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也不容忽視。
來自貴州省的一位電子煙店主告訴記者:“偷偷賣果味電子煙的商家一般以賣其他產(chan) 品為(wei) 主,把貨藏在自己隨身帶的包裏或者車裏,或者放在旁邊門店。並且,很多零售戶如果通過快遞發貨,都不會(hui) 直接在店裏發出去,而是通過多個(ge) 不同地址發貨,或者直接統一拿到快遞代收點發貨。”
加大監管力度 提高違法成本
電子煙銷售火爆,商家不會(hui) 主動核實身份,未成年人可以輕易購買(mai) 到,如何整治這一亂(luan) 象?
電子煙行業(ye) 專(zhuan) 家陳中分析說,根據《電子煙管理辦法》,國內(nei) 正常合法流通的電子煙產(chan) 品,隻有在電子煙零售店鋪持證銷售的煙草味國標電子煙,其他任何渠道的任何非國標產(chan) 品均為(wei) 非法經營。禁掉水果味電子煙以後,未成年人無法從(cong) 合法渠道購買(mai) ,但不法分子多通過微商、電商渠道進行推銷,目前對違法犯罪的懲戒案例太少,讓非法從(cong) 業(ye) 者認為(wei) 違法犯罪成本不高,所以市場上才會(hui) 出現非法產(chan) 品泛濫的情況。
陳中認為(wei) ,減少市場上的非法產(chan) 品,預防青少年少接觸到此類產(chan) 品,核心還是要打擊非法工廠源頭,同時加大對不法商販的處罰力度,不能短期運動式打擊,應該有一起打一起,嚴(yan) 厲處罰,形成高壓態勢。
“除‘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台’外,任何網絡平台售賣電子煙的行為(wei) 都是違法銷售行為(wei) 。”湯建彬說,2018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但許多電子煙企業(ye) 為(wei) 了逐利仍將互聯網營銷的重點指向年輕人,未成年人大多也是通過互聯網營銷而了解並購買(mai) 電子煙的。
為(wei) 預防未成年人購買(mai) 電子煙,湯建彬建議,首先,相關(guan) 部門應當要求各互聯網平台撤下電子煙廣告,不再播放此類廣告,直播間不售賣電子煙等;其次,煙草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電子煙的監管力度,對發現通過互聯網途徑推廣和售賣電子煙的行為(wei) 依法查處並進行後續的動態監督,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ge) 人向未成年人售賣電子煙。
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顧準建議,一方麵敦促電子煙生產(chan) 、銷售企業(ye) 或個(ge) 人及時關(guan) 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敦促電商平台及時關(guan) 閉電子煙店鋪,並將電子煙產(chan) 品及時下架,敦促電子煙生產(chan) 、銷售企業(ye) 或個(ge) 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另一方麵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解釋清楚吸食電子煙的危害。
在調查中,記者注意到,當前許多線上銷售電子煙的商家為(wei) 了逃避監管,將電子煙更名為(wei) “電子霧化器”“茶杯”等,導致監管難度增加。
對此,顧準說,根據《電子煙管理辦法》,個(ge) 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通過本辦法規定的電子煙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網絡銷售電子煙產(chan) 品、霧化物和電子煙用煙堿等。對於(yu) 用“電子霧化器”等詞語模糊的行為(wei) ,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市場檢查,對違法、違規售賣電子煙堅決(jue) 說不,防微杜漸。
湯建彬認為(wei) ,要開展互聯網電子煙信息整合和清理,對通過各類直播間、短視頻、公眾(zhong) 號、小程序等方式銷售的商家,敦促其撤回電子煙廣告,對違法售賣行為(wei) 嚴(yan) 厲打擊懲處;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全麵清理互聯網虛假違法電子煙廣告,督促平台建立自主清理機製,加強監督,及時下架電子煙售賣鏈接。
湯建彬建議,相關(guan) 執法部門對電子煙市場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對電子煙相關(guan) 生產(chan) 企業(ye) 、電子煙批發企業(ye) 、電子煙零售市場主體(ti) 進行全麵檢查、清理整治。建立健全“一企(戶)一檔”監管台賬檔案,做好後續監管、整治工作。及時清理下架在售非法產(chan) 品,對違法行為(wei) 涉嫌構成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guan)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從(cong) 消費者和市民角度來講,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反饋,對於(yu) 發現的以“電子霧化器”等詞語模糊替換電子煙的現象要積極投訴舉(ju) 報。
陳中建議,相關(guan) 平台要定期更新關(guan) 鍵詞,定期掃描相關(guan) 大數據,及時發現問題,同時加大對以往違法店鋪和賬號的監測。
“我國明確規定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嚴(yan) 厲打擊非法製售‘奶茶杯’‘可樂(le) 罐’等隱形變異電子煙行為(wei) 。《電子煙管理辦法》規定電子煙產(chan) 品應當符合電子煙產(chan) 品包裝標識和警語的相關(guan) 規定。對違反該辦法的個(ge) 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煙草專(zhuan) 賣行政主管部門可采取監管談話,中止平台交易資格,責令暫停生產(chan) 經營業(ye) 務,進行整頓,直至依法取消其從(cong) 事電子煙產(chan) 品、霧化物和電子煙用煙堿等生產(chan) 經營業(ye) 務資格等措施。”顧準說。
湯建彬提出,各地煙草專(zhuan) 賣局、公安、教育、市場監管部門要聯合協作,查處“三無”“奶茶杯”“可樂(le) 杯”或其他不合規形式的電子煙,理清上下遊生產(chan) 銷售鏈條,查獲源頭生產(chan) 商,杜絕生產(chan) 銷售電子煙的行為(wei) 。加強線索通報和重大案件偵(zhen) 辦協作配合,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製。對於(yu) 在各種電商平台售賣“三無”電子煙的行為(wei) ,電商平台要負監管責任,按照電子商務法的規定在產(chan) 品上架時做好商品信息和商家信息登記等,及時下架違法的商品鏈接。否則電商平台將麵臨(lin) 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業(ye) 整頓以及記入信用檔案等行政處罰或承擔民事連帶責任。
“監管應該從(cong) 源頭出發,嚴(yan) 打非法電子煙源頭工廠,嚴(yan) 打參與(yu) 批發的銷售環節,同時加大‘三無’電子煙危害的宣傳(chuan) 力度,共同構築防範‘三無’電子煙屏障。”陳中說。(記者 韓丹東(dong) □ 實習(xi) 生 王意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