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炎炎夏日 警惕蜱蟲叮咬這樣做

發布時間:2023-06-21 10:02:00來源: 人民網

  夏天到了,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許多人會(hui) 選擇遠離城市喧囂去郊外避暑,感受大自然的涼爽。重慶疾控微信公眾(zhong) 號提示,在淺山丘陵的草叢(cong) 中,或者是鬱鬱蔥蔥的樹林裏,可能潛伏著蜱蟲,要做好預防。

  蜱蟲,俗稱狗爬子、草爬子、狗豆子,是蜱目蜱總科中吸血性、寄生性節肢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已發現約800餘(yu) 種,分為(wei) 硬蜱、軟蜱和納蜱3個(ge) 科,我國有硬蜱和軟蜱2科、100餘(yu) 種。蜱蟲能傳(chuan) 播40餘(yu) 種人獸(shou) 共患病,其危害僅(jin) 次於(yu) 蚊蟲。蟲體(ti) 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麵稍隆起,成蟲體(ti) 長2~10 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狀,可達20~30 mm。平時匍匐在森林、山區或公園的草尖、樹尖或灌木叢(cong) 之上,一旦人或動物經過時接觸到它,便會(hui) 被它的前肢牢牢勾住,從(cong) 而爬到宿主身上進行叮咬、吸血。

  蜱蟲叮咬會(hui) 使人感到不安、疼痛,並引起局部損傷(shang) 和皮炎,某些種類的雌蜱(如長角血蜱等)唾液腺可分泌一種神經毒素,引起急性上行性的肌萎縮性麻痹,稱為(wei) “蜱癱瘓”,如果作用於(yu) 與(yu) 呼吸有關(guan) 的神經上較長時間,可使人呼吸受到抑製、窒息而死。

  蜱蟲是排名第二的疾病傳(chuan) 播媒介,能攜帶83種病毒、14種細菌、17種回歸熱螺旋體(ti) 、32種原蟲以及多種立克次體(ti) 等病原體(ti) 。其傳(chuan) 播的人獸(shou) 共患疾病包括斑點熱、萊姆病、森林腦炎、出血熱、Q熱、回歸熱、野兔熱、鼠疫、布病和巴貝斯蟲病等。目前已知的傳(chuan) 播途徑有兩(liang) 種方式:通過蜱蟲叮咬傳(chuan) 播——蜱蟲叮咬攜帶病原體(ti) 的宿主動物後,其自身或其後代再叮咬人時,病原體(ti) 便可隨之進入人體(ti) 引起發病;通過接觸傳(chuan) 播——直接接觸危重病人或帶菌動物的血液等體(ti) 液,也有可能會(hui) 導致傳(chuan) 播。

  預防蜱蟲叮咬和蜱傳(chuan) 疾病,首先是做好個(ge) 人防護。去公園或野外踏青,要穿長袖衣衫,不要穿涼鞋,紮緊腰帶、袖口、褲腿,避免在草地、森林中長時間坐臥,裸露皮膚表麵塗抹含避蚊胺(DEET,不建議2歲以下嬰幼兒(er) 使用)的趨避劑可預防蜱蟲叮咬;其次是要做好自身檢查,從(cong) 野外回來盡快洗澡檢查,並特別注意自己的頭皮、耳後、頸部、腋窩、膕部等這些有皮膚褶皺的地方,是否有蜱蟲叮咬,因為(wei) 蜱蟲的唾液裏的一些成分有麻醉作用,可以讓人感覺不到疼痛,如果攜帶寵物的話,切記同樣檢查寵物身上是否有蜱蟲附著。

  另外,可對居家周圍環境進行預防性處理,噴灑合適的衛生殺蟲劑,使用前應認真閱讀說明書(shu) ,按照使用說明施放藥物;同時住房要通風幹燥,堵塞牆洞和縫隙,畜棚禽舍要打掃幹淨或用藥物噴灑,以消滅蜱蟲的孳生場所。(記者喬(qiao) 業(ye) 瓊)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