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預防中暑要做好這些防護措施
6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高溫天氣,中央氣象台連續發布高溫預警。6月1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防中暑健康提示,持續3天以上達到3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如做不好預防中暑措施,中暑風險會(hui) 明顯增加。
中疾控表示,炎熱天氣,尤其持續數天高溫、高濕、強熱輻射天氣可造成人體(ti) 的體(ti) 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係統、消化係統、神經係統、泌尿係統等出現一係列生理功能改變。一旦機體(ti) 無法適應,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亂(luan) ,則可能造成體(ti) 溫異常升高,從(cong) 而導致中暑,甚至可能導致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惡化。
中暑會(hui) 對人們(men) 生命健康產(chan) 生很多危害,輕則頭痛、頭暈、胸悶、惡心、舊病複發,少數重症中暑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的發生。溫度越高,發生中暑的風險越大,尤其是持續3天以上達到3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如做不好預防中暑措施,中暑風險會(hui) 明顯增加。除白天高溫外,夜間持續高溫也會(hui) 加重中暑嚴(yan) 重程度。
老年人、嬰幼兒(er) 、兒(er) 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更易中暑。長期處於(yu) 露天室外,太陽直曬易引發中暑。悶熱不通風的室內(nei) 、未開空調的車內(nei) 也是經常發生中暑場所。高溫環境下的勞動、鍛煉、運動,以及夏季露天環境下的集會(hui) 、娛樂(le) 活動等也應做好高溫中暑預防措施。
中疾控表示,出現先兆中暑或輕症中暑,要盡快找到陰涼的地方,解開衣領散熱。喝一點水,用濕毛巾擦拭身體(ti) ,並及時休息。當發現身邊有重症中暑病人時,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處,平躺在平麵上,必要時脫去衣物。如無危及生命的並發症,應在現場想辦法盡快降低病人體(ti) 溫,在脖子、腋窩和腹股溝上敷冰袋或濕毛巾等。如有條件可用冷水浸泡的方法對無基礎疾病的青壯年快速降溫。老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可向皮膚噴水通過蒸發降溫。降溫應遵循“先降溫,後轉運” 的原則,在病人失去意識後的“黃金半小時”內(nei) 進行。現場處置的同時,撥打120送醫。
關(guan) 於(yu) 中暑的預防,中疾控介紹,在高溫天氣裏,不論運動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體(ti) 的攝入,千萬(wan) 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飲水量應約為(wei) 平時的1.5倍。如果需要在高溫的環境裏進行體(ti) 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更應加大飲水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外出,外出時穿戴輕便、寬鬆的衣物,做好防曬,盡量在陰涼處活動,不要一直處在室外高溫環境中。高溫天氣裏,身邊的老人和小孩需及時補充水分,減少外出時間。連續高溫天氣時,應關(guan) 心家中老人的身體(ti) 健康狀況。切勿將嬰幼兒(er) 單獨留在停放的車內(nei) ,不要在密閉的車內(nei) 午休。(實習(xi) 記者 柴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