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救命藥”亟待建立長效供給機製
最近,一款用於(yu) 治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病症的激素類藥物——醋酸氫化可的鬆,零售端價(jia) 格一度出現大幅上漲。記者深入該藥在國內(nei) 唯一的生產(chan) 商調查發現,生產(chan) 工藝轉換、市場需求量偏小以及部分零售端囤積居奇是價(jia) 格上漲主要原因。專(zhuan) 家及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小眾(zhong) “救命藥”這些年頻頻“喊救命”,亟待妥善處理好市民用藥與(yu) 醫藥市場化的關(guan) 係,為(wei) 小眾(zhong) “救命藥”建立起長效供給機製。
社會(hui) 反饋藥價(jia) 應聲而落
作為(wei) 一種激素類藥物,醋酸氫化可的鬆需要患者長期穩定服用。因此,患者對價(jia) 格變動十分敏感。
多位患者反映,去年,醋酸氫化可的鬆100片一瓶裝的價(jia) 格還不到100元,近期價(jia) 格卻快速上漲,一度漲至800多元且一瓶難求。同期上漲的還有一瓶30片裝的產(chan) 品,盡管還能在網上購買(mai) 到,但價(jia) 格也普遍在200元上下。與(yu) 此同時,市麵上出現了每盒7片裝新產(chan) 品,折合單價(jia) 在每片30元左右,相比去年每片不足1元漲幅較大。如果患者按每天1片劑量服用,每月下來近千元的確有不小支出。
記者調查發現,市麵上醋酸氫化可的鬆藥品由天津信誼津津藥業(ye) 有限公司生產(chan)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檢索也印證了這一點:盡管擁有醋酸氫化可的鬆原料藥批文的藥企有多家,但從(cong) 事醋酸氫化可的鬆片生產(chan) 的僅(jin) 有津津藥業(ye) 一家。津津藥業(ye) 這幾年不斷擴大再生產(chan) ,已成為(wei) 國內(nei) 重要的甾體(ti) 皮質激素、性激素原料藥的製藥生產(chan) 企業(ye) 。
在藥廠走訪中,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司從(cong) 事氫化可的鬆原料藥的生產(chan) ,產(chan) 量占到國內(nei) 約70%,每年生產(chan) 的絕大部分用於(yu) 出口,少量留在國內(nei) 使用,占總產(chan) 量的比例不大。
“我們(men) 了解到,國內(nei) 使用該藥的患者在2萬(wan) 人到3萬(wan) 人,現有產(chan) 量是能夠滿足患者需求的。”他介紹,每瓶30片及100片裝的老款產(chan) 品停產(chan) 後,市麵上銷售的大都為(wei) 零售商自身庫存,目前公司正式對外出售的為(wei) 每盒7片裝。
公司銷售經理坦言,他們(men) 近期的確接到了一些患者關(guan) 於(yu) 價(jia) 格上漲的反映,也在與(yu) 零售商溝通,但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零售商囤積居奇藥廠難以左右。
除了已經停產(chan) 的老款,新款每盒7片裝的單價(jia) 漲幅不小。對此,公司負責人解釋稱,近年來,供給國際市場的醋酸氫化可的鬆的生產(chan) 工藝已由發酵逐漸轉為(wei) 合成,成本更低。但在國內(nei) 由於(yu) 僅(jin) 有發酵工藝的藥物生產(chan) 批文,麵向國內(nei) 的產(chan) 品隻能繼續維持發酵工藝,再考慮到發酵工藝本身的高成本及原材料漲價(jia) ,因此成本出現大幅上漲,這也是更新藥品包裝並調整價(jia) 格的直接原因。
在收到社會(hui) 各界反饋後,公司決(jue) 定盡快調整藥品價(jia) 格,履行社會(hui) 責任。在5月29日,天津市醫療保障局發布通知公告,經國家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約談,醋酸氫化可的鬆片和原料藥生產(chan) 企業(ye) 承諾下調醋酸氫化可的鬆片價(jia) 格,7片裝價(jia) 格降至13.3元。
多重原因致藥企研發生產(chan) 意願低
不隻是醋酸氫化可的鬆,其實這些年,“救命藥”價(jia) 格暴漲甚至缺貨的情況屢次出現。尿崩症患者常用藥——鞣酸加壓素注射液,曾經一年漲價(jia) 7倍;兒(er) 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救命藥”巰嘌呤片出現過大範圍缺貨……對不少患者來說,“救命藥”與(yu) 其缺貨,漲價(jia) 也勉強可以接受,畢竟疾病不等人。
“救命藥”頻喊“救命”,這其中有多重問題值得深思。不少“救命藥”針對的往往是罕見病,整個(ge) 社會(hui) 總體(ti) 用藥量小,價(jia) 格及供應受個(ge) 別藥廠影響較大。以醋酸氫化可的鬆為(wei) 例,津津藥業(ye) 2022年生產(chan) 的醋酸氫化可的鬆整體(ti) 銷售額僅(jin) 幾百萬(wan) 元,由於(yu) 是國內(nei) 唯一生產(chan) 商,這一銷售額就可以左右整個(ge) 市場價(jia) 格變動。
而且,小眾(zhong) “救命藥”通常研發難度大、周期長、回報低,很多藥廠不願投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主任藥師李正翔說,在已知的數千種罕見病中,有應對治療藥物的不超過400種。製造周期長、成本高昂、市場回報率低,造成醫藥企業(ye) 主動研發動力不足,這就導致罕見病絕大部分患者麵對疾病,要麽(me) 無藥可醫,要麽(me) 擔心市場缺貨,缺少穩定的長期供應。
與(yu) 此同時,部分小眾(zhong) “救命藥”用藥尚未引入國內(nei) 或未納入醫保,治療費用普通家庭難以承受。記者調查發現,尚有部分小眾(zhong) “救命藥”新藥未進入國內(nei) ,國內(nei) 患者要用上需花費高昂的費用。如治療法布雷病的一款特效藥物暫未引入國內(nei) ,網傳(chuan) 跨國購買(mai) 藥物一年花費高達20萬(wan) 美元;全球首個(ge) 用於(yu) 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2019年該藥首次進入國內(nei) 市場的價(jia) 格高達70萬(wan) 元一支,直到納入醫保才大幅降價(jia) 。
建立長效供給機製為(wei) 生命兜底
小眾(zhong) “救命藥”麵向的單一病種患者並不多,但以我國總人口基數,加之對患者家庭造成的負擔,實際受影響群體(ti) 不小。因此,加強用藥機製革新,對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yi) 。
李正翔等專(zhuan) 家認為(wei) ,小眾(zhong) “救命藥”用藥問題不是簡單的商業(ye) 問題,如果純從(cong) 經濟利益角度看,其研發用藥進程勢必緩慢。因此,一方麵應積極加快打通進口藥品渠道,為(wei) 更多患者帶來生命延續希望;另一方麵應加強立法保障和政策引導,通過加快納入醫保、研發稅租減免等方式,鼓勵醫藥企業(ye) 或研究機構研發生產(chan) ,解決(jue) 研究乏力難題。
國家相關(guan) 部門也在為(wei) 拓寬“救命藥”渠道,降低群眾(zhong) 用藥支出想方設法。近年來,國家醫保局采取醫保談判、集中帶量采購、改革居民慢性病保障方式等多種措施,持續減輕群眾(zhong) 看病就醫負擔。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說,5年來,國家醫保目錄累計新增618種藥品,涵蓋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罕見病、兒(er) 童用藥等臨(lin) 床治療領域。
為(wei) 提高藥品可及性,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出台談判藥品“雙通道”等政策,支持目錄落地實施。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已經有20.9萬(wan) 家定點醫院和藥店配備目錄談判藥品。國家組織集采333種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50%,集采心髒支架、人工關(guan) 節等8種高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價(jia) 超80%,連同地方聯盟采購,累計減負約5000億(yi) 元。
國家醫保局持續推進醫藥集中帶量采購的擴麵提質,從(cong) 國家層麵看,2023年已開展第八批藥品集采,接下來還將開展第四批高值醫用耗材集采,主要針對眼科人工晶體(ti) 和骨科運動醫學類耗材,並將適時開展新批次藥品集采。從(cong) 地方層麵看,將重點對國家組織集采以外的化學藥、中成藥、幹擾素以及神經外科耗材、體(ti) 外診斷試劑等開展省際聯盟采購。
還有專(zhuan) 家表示,雖然目前中央和地方都有醫藥儲(chu) 備,但儲(chu) 備的大都是災情、疫情、突發事故、地方常見病防治和戰略儲(chu) 備所需的藥品及醫療器械。很多“救命藥”暫不在國家醫藥儲(chu) 備範圍內(nei) 。所以,有必要修改完善《國家醫藥儲(chu) 備管理辦法》,將小眾(zhong) 化的“救命藥”和經常供應緊張的常用藥納入國家醫藥儲(chu) 備範圍,通過政府補貼等形式,維持相關(guan) 藥品正常生產(chan) 和日常儲(chu) 備。(記者 毛振華 郭方達 天津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