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端午假期消費市場活力足 亮點多 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發布時間:2023-06-26 09:51: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次同比增長32.3%,國內(nei) 旅遊收入同比增長44.5%,文化和旅遊行業(ye) 複蘇勢頭強勁;粽子、艾草、黃酒等傳(chuan) 統習(xi) 俗相關(guan) 產(chan) 品大賣,冰品冰飲、遮陽防曬等防暑降溫商品熱銷……《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這個(ge) 端午假期,消費市場亮點紛呈,節日消費潛力釋放,一些避暑目的地的旅遊熱度也持續升溫。

  假期消費是觀察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接棒“最火五一”之後,端午假期消費熱情持續高漲,顯示著我國消費市場的向好態勢。而新的消費增長點不斷湧現,將為(wei) 促消費擴內(nei) 需蓄能加力。

  濃鬱煙火氣助推節日消費

  端午佳節,自然離不開吃粽子、插艾蒿、懸菖蒲等傳(chuan) 統民俗。電商平台上,端午傳(chuan) 統習(xi) 俗相關(guan) 產(chan) 品銷量漲幅明顯。拚多多數據顯示,近兩(liang) 周以來,鹹蛋、黃魚、黃酒等環比銷量增長達到30%以上。美團、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前兩(liang) 天,包粽子、端午香囊等傳(chuan) 統民俗體(ti) 驗的搜索量翻倍增長。

  在抖音電商平台上,不少商家推出端午專(zhuan) 場主題直播,上線了新款艾草花束、竹編艾草掛飾等商品。據統計,6月以來,抖音電商裏的端午花束商品款式同比增長達678%,銷量比去年同期上漲高達170倍,銷售端午花束的商家數量也同比增長了344%。

  另外,近期氣溫升高,消費者對防暑降溫的即時需求增多。端午期間,在蘇寧易購、美團、餓了麽(me) 渠道,空氣循環扇、輕音電扇、製冷扇等“風扇外賣”訂單大幅提升,環比上周同期提升超350%。

  冰品冰飲、遮陽防曬產(chan) 品也紛紛熱賣。端午假期,蘇寧易購線上冰袖、防曬服、遮陽帽、遮陽傘(san) 等夏季“街頭防曬”裝備銷量同比提升超172%。得物App上,6月以來,便攜風扇銷量同比增長超7倍,防曬袖銷售額同比上升近5倍,防曬服銷量同比增長近4倍,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銷量也均增長顯著。

  美團數據顯示,6月以來,冰淇淋、雪糕等銷量同比去年增長73%,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購買(mai) 雪糕最多。冰啤酒、冰飲料銷量增長也十分迅速,啤酒銷量同比去年增長42%,飲料銷量增長121%。

  “接棒‘最火五一’之後,端午假期持續帶動了‘吃住行遊娛購’等方麵消費,為(wei) 各地增添了更加濃鬱的煙火氣。” 美團研究院副院長厲基巍認為(wei) ,端午假期高漲的消費熱情,有助於(yu) 進一步擴大內(nei) 需,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助力國內(nei) 經濟向好發展。

  高溫天氣帶動避暑遊走俏

  利用小長假出遊也成為(wei) 不少人的選擇。端午假期期間,旅遊市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23年端午節假期,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1.06億(yi) 人次,同比增長32.3%;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373.10億(yi) 元,同比增長44.5%,文化和旅遊行業(ye) 複蘇勢頭強勁。

  其中,不少地方氣溫走高,帶動避暑遊市場火爆。“北京市區的氣溫太高了,還是山裏氣候更舒服。我們(men) 一大家子來這裏露營避暑,小溪旁邊支個(ge) 帳篷,吹吹小風,玩玩溪水,美得很。”北京延慶玉渡山景區的溪穀裏,帶著一家六口外出避暑的李先生坐在溪邊石頭上告訴記者。

  攜程發布的2023端午假期旅行總結提到,平台上避暑、消暑相關(guan) 搜索熱度環比上升50%,去海邊、去山中,成為(wei) 避暑的好方法。飛豬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海島出海、夜遊等避暑玩法在這個(ge) 假期迅速崛起。今年端午,飛豬平台上的海島遊商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56%,夜遊商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3倍。大西北、大西南和沿海城市等避暑目的地旅遊熱度持續升溫。

  避暑的同時,與(yu) 端午文化結合的項目也受到不少關(guan) 注。端午假期期間,北京延慶世園公園裏舉(ju) 行了龍舟賽,還有包粽子等活動。來自北京朝陽區的董先生告訴記者,“龍舟賽看著非常熱鬧,各支船隊競爭(zheng) 相當激烈,鼓聲離得老遠都能聽見,吸引了好多家庭到河岸邊上圍觀,端午節日的氛圍非常濃厚。我們(men) 本來隻是來郊區隨便轉轉,沒想到還遇上了這麽(me) 精彩的活動。”

  不隻北京,端午期間,贛州、珠江、揭陽、佛山、東(dong) 莞、益陽、永州、福州等多地龍舟活動火熱進行,點亮了大大小小的河道。其中,2023中華龍舟大賽(福建·福州站)更是吸引了近10萬(wan) 名市民、遊客現場觀賽。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2023年的端午節假期,文化和旅遊正走向更深程度的融合,旅遊業(ye)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全麵複蘇新通道,避暑、康養(yang) 、研學領域持續擴容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和創新機遇。

  挖掘需求培育市場新增長點

  這些消費熱點也將成為(wei) 促消費擴內(nei) 需的新增長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li) 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傳(chuan) 統文化通過沉浸式體(ti) 驗融入到消費領域,創新的消費業(ye) 態和消費場景,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這些新的消費業(ye) 態和消費場景正在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陳麗(li) 芬建議,對於(yu) 即將到來的暑期,有條件的地方要依托濕地、草原、湖泊等自然資源和氣候環境,推動自然元素與(yu) 避暑需求相匹配,創造旅遊休閑、度假養(yang) 生等避暑消費場景。舉(ju) 辦避暑消夏節、體(ti) 育賽事、啤酒節等各類活動,豐(feng) 富消費選擇,提升避暑消費體(ti) 驗。在影院、藝術中心等文化場所開展避暑消夏活動,將避暑消費融入日常生活場景。

  記者了解到,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已經在積極推出相關(guan) 的促消費舉(ju) 措。例如,商務部表示,接下來,將推出“不夜生活節”“數字消費節”等消費場景。各地也將舉(ju) 辦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消費活動。比如,江蘇舉(ju) 辦“蘇新消費·夏夜生活”。

  “這些活動貫穿端午節、暑期,甚至延續更長時間,將為(wei) 消費市場增添更多信心和活力。”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此前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說。她指出,隨著端午、暑期等消費旺季的到來,居民節假日休閑購物、出行旅遊等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疊加相關(guan) 促消費政策支持和活動促進,二季度消費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