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籃球熱土台盤村
從(cong) “村BA”到全國和美鄉(xiang) 村籃球大賽——
走進籃球熱土台盤村
光明日報記者 王 東(dong)
今年的“村BA”落幕不久,台盤村又熱鬧了起來。
日前,中國籃球協會(hui) 提供技術支持的全國和美鄉(xiang) 村籃球大賽揭幕式在貴州省黔東(dong) 南州台江縣台盤村舉(ju) 辦。該賽事由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社會(hui) 事業(ye) 促進司、國家體(ti) 育總局群眾(zhong) 體(ti) 育司指導,中國農(nong) 民體(ti) 育協會(hui) 聯合中華全國體(ti) 育總會(hui) 群體(ti) 部主辦。
有籃球賽的時候,台盤村總是人聲鼎沸,這次也不例外。籃球緣何在這裏如此受歡迎?
一項籃球賽辦了幾十年
台江縣坐落於(yu) 苗嶺山麓,苗族同胞占總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縣”之稱。20世紀40年代,隨著籃球運動的引入,台盤村每年都會(hui) 在農(nong) 曆“六月六”吃新節後舉(ju) 辦籃球賽,迄今已經持續舉(ju) 辦了幾十年。2022年,擁有千餘(yu) 人的台盤村就舉(ju) 辦了上百場籃球賽,觀眾(zhong) 最多的一場賽事,線下有近2萬(wan) 人、線上有上億(yi) 人觀看。台盤村以及“村BA”名聲大噪。
去往台盤村雖然路途遙遠,但要找到“村BA”球場卻很輕鬆。寬闊的免費停車場下車,隻需步行幾十米,壯觀的下沉式球場便映入眼簾。在群山環繞下,籃球場似乎是全村最大的一塊平坦地。被天藍色看台圍繞的草綠色球場格外醒目,場中央有“台盤”兩(liang) 個(ge) 大字。
中午剛過,便有村民陸陸續續來到籃球場。不到下午3點,能容納萬(wan) 餘(yu) 人的觀眾(zhong) 席已基本坐滿。而籃球場外的食街集市、“村BA”體(ti) 驗營更是人聲鼎沸。隨處可見的精美民族服飾和手工藝品推介、各種農(nong) 特產(chan) 品及特色美食,以及“村BA”文創產(chan) 品展銷,無不體(ti) 現出鄉(xiang) 土韻味。
據介紹,台盤村全村隻有千餘(yu) 人,來看比賽的觀眾(zhong) 大多是來自周邊鄉(xiang) 村以及遠道而來的遊客。
81歲高齡的村民陸大江,是台盤村籃球運動從(cong) 興(xing) 起到壯大再到火爆的見證者和親(qin) 曆者。“我的身體(ti) 還硬朗,如果可以,我還想再打一場比賽。”一聊起籃球,他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我家裏還有球衣和籃球,隻要有空,就會(hui) 約上老夥(huo) 計們(men) 去打打球。”
陸大江說,每年農(nong) 曆“六月六”吃新節期間,台盤村都要舉(ju) 辦籃球賽,邀請十裏八鄉(xiang) 的村民參賽。
“籃球成為(wei) 台盤村的名片”
說起台盤村籃球近幾年來的“破圈”,村民們(men) 都會(hui) 提到岑江龍。他從(cong) 16歲開始打球,2018年擔任台盤村籃球協會(hui) 會(hui) 長,便著手組織球賽,後來又成為(wei) 村委會(hui) 主任。他告訴記者,早年間,籃球賽由村民集資創辦,雖然整體(ti) 規模不大,但還是能吸引到全村村民以及周邊村民的參加。
岑江龍坦言,他完全沒想到,去年9月時,一年一度的村籃球賽事突然火爆,通過各種傳(chuan) 播平台,竟吸引了億(yi) 萬(wan) 網友圍觀。“村BA”一夜之間叫響全國,成為(wei) 台盤村,乃至整個(ge) 黔東(dong) 南和貴州省的名片。他在感到很意外的同時,也覺察到這是一個(ge) 千載難逢的良機,於(yu) 是,台盤村決(jue) 定對球場進行擴建改造。四四方方的籃球場粉刷一新,村委會(hui) 辦公室正對麵的7層看台又加了14層,最多時可容納2萬(wan) 名觀眾(zhong) 。
“在村裏籃球曆史和籃球氛圍的熏陶下,新一代年輕的村民自然都喜愛籃球。台盤村有270多戶11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村民有打籃球的習(xi) 慣,每逢比賽開打,在外地務工的年輕人都會(hui) 趕回來組織賽事或參與(yu) 比賽。台盤‘出圈’後,村容村貌都有了極大改善,很多賽事都放在這裏打,來看球的各地球迷也越來越多。”岑江龍說,“就是沒有比賽的日子,也有很多遊客來我們(men) 這裏旅遊,從(cong) 而也為(wei) 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潘舉(ju) !”岑江龍招呼著一位個(ge) 頭不高但身材壯實的中年男子,“他是我們(men) 村村民熱愛籃球的一個(ge) 縮影和見證!”
這位名叫潘舉(ju) 的男子,從(cong) 17歲時便成為(wei) 村籃球賽的義(yi) 務計分員,這份沒有收入的“兼職”工作,他一做就是30年。村裏每逢比賽,他從(cong) 未缺席,默默無聞卻不可或缺。去年,改造後的球場改為(wei) 電子計分,潘舉(ju) 自嘲“近30年的計分生涯就此結束”。不過,遇到村民非正式比賽,隻要有人招呼,他一定會(hui) 出現在場邊。
從(cong) 台盤村走出去的“90後”體(ti) 育教師吳小龍,不僅(jin) 是籃球愛好者,還是台盤村的籃球教練和裁判。在他看來,今夏火爆出圈的“村BA”,不僅(jin) 使國內(nei) 外觀眾(zhong) 看到了各民族積極向上、勇於(yu) 拚搏的精神,也看到了台江的民族文化魅力和發展成就。
體(ti) 育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把籃球賽辦在鄉(xiang) 村,辦出了樂(le) 趣,辦出了農(nong) 趣,更推動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在賽場周邊經營餐館的唐前告訴記者,“村BA”不僅(jin) 僅(jin) 是籃球比賽,還為(wei) 農(nong) 村地區帶來了更多收入。唐前在交流中難掩笑容,因為(wei) 這幾天的營業(ye) 額相當於(yu) 此前兩(liang) 個(ge) 月的,而且還賣掉了不少鹵味,最多的一天,他的純收入超過4000元。
如今的“村BA”球賽雖然規模得到了擴大,但仍保留了部分“草根”元素——比賽的舉(ju) 辦地依舊選在村子裏的室外籃球場上。獎品設置也十分接地氣,都是“村味”十足的農(nong) 產(chan) 品,如黃平黃牛、榕江塔石香羊、從(cong) 江小香豬、榕江西瓜等地方特產(chan) 。這次記者就看到,村民在河裏抓到的魚,苗族婦女包的粽子,還有當地的手工藝品,都被拿到賽場上來作為(wei) 獎品。
即使沒有正式比賽,即便陣雨不斷,“村BA”也在吸引著不同人群的到來。無論出於(yu) 何種目的,會(hui) 不會(hui) 打籃球,大家都想目睹“村BA”的風采,體(ti) 驗當地鄉(xiang) 村籃球的濃厚氛圍。感受如何?所有人都覺得不虛此行,都會(hui) 大呼“太過癮了!”。
在當地村民看來,“村BA”的火爆是農(nong) 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ti) 現。采訪中,很多村民反問記者:“為(wei) 啥子打籃球?還不是因為(wei) 生活水平好了,錢袋子鼓了!”
采訪下來,記者感受到,台盤村廣大農(nong) 民對籃球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裏的簡單而純粹。這次隨著全國“村BA”揭幕戰和總決(jue) 賽的舉(ju) 行,不僅(jin) 讓這項“草根比賽”變身全國性鄉(xiang) 村籃球大賽,而且不再局限於(yu) 貴州,全國人民都可以感受到鄉(xiang) 土中萌發的體(ti) 育快樂(le) 。
一位特地從(cong) 北京趕來的觀眾(zhong) 告訴記者,台盤村“村BA”現象正是貴州省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生動縮影。
坐在新擴建的看台上,岑江龍向記者道出心中的期望:“文化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和有力支撐,正成為(wei) 台盤村的發展新引擎。‘村BA’不僅(jin) 是台盤村的品牌,更是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未來,台盤村將順勢而為(wei) ,利用‘村BA’品牌效應和區位優(you) 勢,通過以賽促旅、以賽扶農(nong) 、以賽促治、以賽納賢,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把產(chan) 業(ye) 帶起來,讓人氣旺起來,使村裏美起來。”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7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