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文明發展 文明鑄魂技術創新
光明網訊(記者 袁晴 李汶鍵)6月26日,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主論壇在山東(dong) 濟寧曲阜舉(ju) 行。其間,業(ye) 界專(zhuan) 家圍繞“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文明向何處去”議題展開討論,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促進人類文明發展之道。
數字技術為(wei) 人類文明賦能,人類文明為(wei) 數字技術鑄魂。當今世界已進入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AI)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風險和挑戰,引發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
兩(liang) 千多年前,儒家思想在尼山生發傳(chuan) 播,聖賢的智慧化作豐(feng) 沃的土壤涵養(yang) 眾(zhong) 生。兩(liang) 千多年後的今天,人工智能發展方興(xing) 未艾,給人類社會(hui) 帶來的變革遠超想象。綿延數千年的智慧,穿越曆史,在傳(chuan) 承創新中再次照亮人類文明的天空,並給出人類文明延續的時代答案。
新秩序加速而至,從(cong) 中華文明中汲取發展智慧
人工智能作為(wei) 一種技術手段,應該尊重人類的尊嚴(yan) 和價(jia) 值。儒家思想和人工智能倫(lun) 理之間存在密切的關(guan) 係。儒家思想強調人的尊嚴(yan) 和價(jia) 值、道德規範和社會(hui) 秩序,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倫(lun) 理所關(guan) 注的問題。
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複旦大學特聘教授張維為(wei) 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如何回應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挑戰,他認為(wei) 可以從(cong) 中華文明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中汲取智慧。張維為(wei) 強調,麵對人工智能的挑戰,沒有一個(ge) 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唯有攜手努力,才能讓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類。
中國外交部軍(jun) 控司副司長沈健表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不是一家之言,也不是幾個(ge) 國家商量著辦就能解決(jue) 的,需要各國共同參與(yu) 。各國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堅持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推動健全各方參與(yu) 協同共治的人工智能治理機製。
人工智能加速變革,與(yu) 其相關(guan) 的倫(lun) 理規範、風險框架以及治理理念和模式的探索被廣泛關(guan) 注,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範風險,正在成為(wei) 世界共識。
新技術加速普及,產(chan) 業(ye) 革命引領未來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開始探索如何更好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能否引發新一輪產(chan) 業(ye) 革命?
微博首席運營官、新浪移動首席執行官、新浪AI媒體(ti) 研究院院長王巍表示,每輪信息技術的變革,媒體(ti) 是非常關(guan) 鍵的應用場景,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機遇更是大於(yu) 挑戰。以ChatGPT為(wei) 代表的大模型將幫助內(nei) 容生產(chan) 主體(ti) 以較低的成本自動完成創作,快速高效地生產(chan) 出更貼合其行為(wei) 習(xi) 慣、語氣語調、又緊貼熱點的內(nei) 容。
“人工智能可以賦能提高生產(chan) 力,讓人類有更多時間去創造、去思考、去帶來全新的東(dong) 西。”印象筆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唐毅說,人工智能行業(ye) 已經產(chan) 生了標注師崗位,在不遠期的將來,也會(hui) 產(chan) 生新的高質量工作,這些都是積極現象。
“科學向善,AI也是向善的,人工智能對人類的進步有很大貢獻。”在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範建平看來,AI大模型無所不知,使得“知識淵博”不再是人類的重要技能,但有一種能力是人類發明出來的技術永遠不可能擁有的,那就是自主創新、自主思考並解決(jue) 未知科學問題的能力。
新機遇亦是挑戰,文明形態轉型重構
每一次巨大的創新都會(hui) 對舊的技術和生產(chan) 體(ti) 係產(chan) 生極大的衝(chong) 擊,重塑甚至顛覆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如何促進人類數字文明進程發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張維為(wei) 說,延續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至今依然生機勃勃並實現國家的現代化轉型,其中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華文明具有守正創新、擁抱新事物的傳(chuan) 統。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需要中華文明所擅長的協商、民主,國際社會(hui) 確實有太多的技術問題、倫(lun) 理問題、法律問題等等,亟需共同商量、民主協商,才能真正進行管控和找到解決(jue) 的方法。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在線總裁範建平認為(wei) ,人工智能的應用落地涉及跨國、跨文化,其終端產(chan) 品進入一個(ge) 國家,要符合當地傳(chuan) 統的價(jia) 值觀、道德規範、法律製度。因此,全球人工智能企業(ye) 更要推動交流、互鑒、包容,推動在人工智能在倫(lun) 理規則層麵達成更多共識,由此在全球市場實現更大程度流通。
尼山,孔子的誕生地、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同時也是世界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道固遠,篤行可至;事雖巨,堅為(wei) 必成。相約尼山,共話數字文明發展方向,就是要探索人工智能將以何種形式促進人類文明發展,推動各方在數字時代更好挖掘曆史文化時代價(jia) 值,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為(wei)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開辟新道路,共同推動人類文明事業(ye) 發展進步。
數字文明尼山對話由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主辦,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承辦,山東(dong) 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濟寧市人民政府協辦,於(yu) 6月25日至27日在山東(dong) 濟寧曲阜召開。作為(wei) 國際組織成立後首次舉(ju) 辦的專(zhuan) 題性活動,對話以“人工智能時代:構建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為(wei) 主題,聚互聯網界之智,謀數字文明之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