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言】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網言】
“建造《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電梯,纜繩部分應選用什麽(me) 材料?”“觀察水杯裏的水,杯壁邊緣處的水位為(wei) 什麽(me) 比中間略高?”“樹木年輪,一圈就代表一年嗎?”……近年來,科學教育被納入基礎教育各階段,成為(wei) 與(yu) 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極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這一減一加,都是為(wei) 了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減掉的是不必要的額外負擔,增加的是學生必備的素質。從(cong) 個(ge) 人角度看,在一個(ge)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每一個(ge) 公民都應當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yang) 。從(cong) 國家層麵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力量,而科學教育是提升國家科技競爭(zheng) 力、培養(yang) 創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科學教育水平及科學素質持續提升,青少年科學教育取得明顯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科學教育還存在基礎總體(ti) 薄弱、區域發展不均衡、科學教育資源尚未有效整合等問題和不足,亟待加強和改進。
全麵提高學生科學素質,是一項係統工程。一方麵,要加快補短板,在健全課程教材體(ti) 係、深化學校教學改革、拓展科學實踐活動、納入課後服務項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麵持續發力;另一方麵,要盤活各方麵資源,動員社會(hui) 各方參與(yu) 並提供資源和課程,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學校主陣地與(yu) 社會(hui) 大課堂有機銜接,形成全社會(hui) 重視、關(guan) 心、支持科學教育的機製。此外,還要高度重視科學教育的幫扶托底工作,確保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及特殊兒(er) 童群體(ti) 在科學教育中“一個(ge) 都不能少”。
(原載於(yu) 《人民日報》 作者:吳丹 摘編:項鋒、楊心悅)
《光明日報》(2023年06月26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