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考報誌願,我終於跟當時的自己和解了

發布時間:2023-06-27 09: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27日電(記者 袁秀月)隨著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公布,接下來,是考生們(men) 為(wei) 自己的未來選擇的時候。最近“考研名師”張雪峰引發的“學新聞是否有前景”論戰,也讓高考誌願填報引起熱議。

  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哪個(ge) 學校、哪個(ge) 城市,高考誌願的排列組合是考生們(men) 的另一套人生答卷。中新網記者采訪了幾位曾經的考生,他們(men) 來自不同年齡和專(zhuan) 業(ye) 。有的人敢於(yu) 選擇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有的人陰差陽錯進入一個(ge) 完全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有的人到中年才終於(yu) 和高考和解……

  在誌願填報的分岔路口,是對於(yu) 現實和理想的考量與(yu) 平衡,其中還不乏運氣、報考技巧等的影響。在此之中,有圓夢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遺憾。有人堅持著最初的方向,也有人出發去人生的下一站。

  以下是采訪摘錄:

  30年後,我撿起了18歲時的愛好

  潘一擲,48歲,作家

  我是1993年考大學,到現在已經有30年了。當年報誌願時,我跟家裏產(chan) 生了很大矛盾,根源就在於(yu) 學文還是學理。

  其實我是一個(ge) 文科苗子,可惜所念的廠礦中學條件有限,隻有理科班沒有文科班。此外,我媽媽也不讚成我學文科,即便她是一名語文老師,依然認為(wei) 當杜甫不如當愛迪生,“當愛迪生可以發明電燈照亮全人類,於(yu) 人於(yu) 己更實用。”

  就這樣,我在理科班“混”到了畢業(ye) ,數學也沒學明白,高考成績全靠其他科目拉上來。選報誌願時,父母很想讓我選西安公路學院的道橋設計專(zhuan) 業(ye) 。但我哥哥比較了解我,說弟弟的數學太差了,可千萬(wan) 別畢不了業(ye) ,到時丟(diu) 臉就丟(diu) 大了。於(yu) 是我們(men) 又重新在理科專(zhuan) 業(ye) 裏篩選了一遍,選擇不太需要數學的醫學院。按照我哥哥的話說,手術不需要數學公式,開藥也不需要開方。

  就這樣,我稀裏糊塗地就去學了醫。大一有半學期的高等數學,結果不出所料,我考試沒及格,頭一科就栽了進去。好在後來的幾十個(ge) 科目沒什麽(me) 公式,我總算順利畢業(ye) 。由於(yu) 是妥協選擇的專(zhuan) 業(ye) ,自己不太喜歡,畢業(ye) 後我沒去醫院上班,而是去醫療公司工作了近二十多年。回想自己為(wei) 公司做出的最長遠貢獻,可能就是創意了好多新產(chan) 品的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幾十年來,我枕畔一直放著文史雜書(shu) ,睡前總是要翻一翻。人到中年又開始寫(xie) 書(shu) 寫(xie) 劇本,回歸到了18歲時的愛好,就像是一個(ge) 大半徑的輪回。很多人知道職業(ye) 定位要看三方麵:你喜歡的,你擅長的和社會(hui) 所認可的,三個(ge) 圈彼此重疊,中間交集是最佳平衡點。我隻是用我自己的故事說明,這三個(ge) 因素的權重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雖然“月亮與(yu) 六便士”永遠沒有對錯之分,但有些擅長和愛好會(hui) 跟隨你一生。

  38歲我終於(yu) 跟高考和解了

  38歲,阿夏,公司職員

  我今年38歲,來自農(nong) 村,專(zhuan) 科畢業(ye) 。家境一般,一般到什麽(me) 程度呢,父母兩(liang) 個(ge) 人加起來一天就賺幾十塊。我父母念書(shu) 不多,但他們(men) 從(cong) 小就教育我要好好讀書(shu) ,隻有讀書(shu) 才有機會(hui) 過好日子。

  高中三年我都很努力,但高三那會(hui) 暴發了“非典”,關(guan) 鍵時刻我發燒了。再加上家裏的一些事情交織在一起,導致高考發揮失常。本來模擬考分數可以上一本,二本肯定沒問題,結果隻考上了三本。

  二本學費一年可能幾千元,三本要幾萬(wan) 元。我知道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可能支持我去讀三本,所以我主動說去念專(zhuan) 科。父母希望我複讀,老師也這麽(me) 建議,但我覺得家裏條件不好,還要妹妹要供,我應該趕緊出來找工作。所以我堅持要上專(zhuan) 科,父母最終同意了。

  爸爸又提出讓我念師範,我拒絕了。我的潛意識裏一直排斥做老師,為(wei) 此還跟家裏大吵一架,爸爸一個(ge) 暑假都沒理我。直到我要出發的前兩(liang) 天,他開始給我準備上學的東(dong) 西。為(wei) 了省錢,我跟他們(men) 說我自己坐火車去學校。那是我第一次出遠門,硬座足足坐了32個(ge) 小時。

  後來媽媽告訴我,我坐了32小時,她和爸爸也一夜沒合眼。爸爸一直對我自己去報道、念專(zhuan) 科很自責,覺得自己沒能力讓我上本科。他還偷偷地翻填報誌願的書(shu) ,看哪個(ge) 三本最便宜,但看到最便宜的都要1萬(wan) 塊,他歎氣了。

  大學三年我按部就班地過,拿過幾次獎學金。實習(xi) 時班主任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我表現不錯,可以升本部學校的本科。一個(ge) 班級就幾個(ge) 名額,讓我好好考慮一下。我接到電話的時候真的超開心,覺得是老天爺在給我機會(hui) 。但一想到讀本科就要再交2年學費,我就糾結了。父母是支持我繼續念的,媽媽說讓我不要擔心錢,他們(men) 會(hui) 想辦法。但糾結一天後,我還是打給老師拒絕了。老師當時在電話裏一直歎氣,掛完電話我哭了好久好久。

  打電話拒絕老師那刻起,我就下了決(jue) 心:今後的目標就是努力工作賺錢,不去想學習(xi) 的事情了。30歲前,我工作一直很拚命,為(wei) 了更好的發展去了一線城市,後來有幸進入互聯網大廠,現在在一家傳(chuan) 統公司。

  這些年,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工作後真的沒跟家裏要過錢,父母也早把我當成家裏的頂梁柱,什麽(me) 事都會(hui) 來問我意見。妹妹後來上大學,我送她去學校報道,給她買(mai) 了電腦、手機,我當時沒有的通通補給她。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今年我終於(yu) 沒再夢到重新參加高考了。我想我應該是從(cong) 心裏放下了這段執念,跟自己和解了。

  主動選擇一條更難的路,就要做好承擔壓力的準備

  劉豐(feng) 源,26歲,天體(ti) 物理博士

  高考是實現夢想的機會(hui) ,甚至是那些最狂野的夢想,比如飛向宇宙。2016年,我報考了南京大學天文與(yu) 空間科學學院,當時南大天文專(zhuan) 業(ye) 隻在山東(dong) 招一個(ge) 學生。

  我高中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麽(me) 。高中有奧林匹克競賽,參加競賽時會(hui) 學一些大學低年級的教材,當時就了解到天體(ti) 物理。南大天文係是國內(nei) 高校中曆史最悠久、培養(yang) 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zhuan) 業(ye) 院係,所以高考報誌願時,我的首選就是南大天文專(zhuan) 業(ye) 。

  其實我父母對於(yu) 天文學是什麽(me) 、未來幹什麽(me) 都不太清楚,但他們(men) 都比較開明,不會(hui) 過多幹預我的選擇。南大天文與(yu) 空間科學學院是一起招生,兩(liang) 三年後學生再選擇方向,是學天文學還是應用性更強的空間科學。對我們(men) 專(zhuan) 業(ye) 來說,多半都讀了研究生。我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讀的碩士,接下來要去愛丁堡大學讀博士,都是天體(ti) 物理。

  很多人對天文專(zhuan) 業(ye) 有誤解,覺得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就是每天看星星,其實很多時間在寫(xie) 代碼。科學是定量的,用眼睛看這種感性的做法已經遠遠不夠。現在的天文台或觀測站都是機械自動控製,望遠鏡和計算機相連通,天文學家所做的工作就是處理望遠鏡得到的數據,也有機會(hui) 去野外觀測站觀測,但並不多。大部分的時間就像其他專(zhuan) 業(ye) 一樣,處理實驗數據,讀論文、寫(xie) 論文。

  這個(ge) 過程其實並不浪漫,在很多人看來還有些枯燥。但我覺得,如果一個(ge) 人選擇追求自己的理想,就要做好準備去承擔這個(ge) 過程所帶來的壓力,你可能要犧牲比別人更多的東(dong) 西才能得到同樣的回報,甚至更少一些,因為(wei) 你主動地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

  在我看來,如果你的夢想是一個(ge) 比較小眾(zhong) 的學科,你要想清楚自己有沒有信心去麵對這樣的難度,如果是肯定的回答,那就不要猶豫,不要被別人的說法動搖。如果你認為(wei) 這個(ge) 事情對你來說很有風險,或者你自己沒有信心,那就可能要采取保守點的措施。畢竟人生很長,大學隻是其中的一小段。

  而且在綜合性大學能接觸到不同專(zhuan) 業(ye) ,你有很多機會(hui) 再去做選擇。比如說我有同學在做攝影,還有同學去進修心理學,也有去寫(xie) 代碼,學哲學、曆史的,很多人做了專(zhuan) 業(ye) 之外自己感興(xing) 趣的事。

  一股腦全報法學後,大一我轉專(zhuan) 業(ye) 了

  張亦言,24歲,新聞傳(chuan) 播碩士

  回想起2017年報誌願,當時的我年少輕狂,不屑聽長輩們(men) 的建議,完全自己填誌願,係統截止前半小時才定好第一誌願。

  文科生能選擇的專(zhuan) 業(ye) ,無外乎外語、法學、新傳(chuan) 、經管等等。上高中時,我就偏向法學,當時覺得法學是培養(yang) 精英人才的,律師上班都是西裝革履。所以,當時我幾個(ge) 平行誌願都報了法學。

  但真正到了大學,我才發現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法學專(zhuan) 業(ye) 的特質跟我的性格特質不太符合。上了一年,我實在念不下去了,因為(wei) 不太喜歡也學不好,壓力比較大,後來就轉到了廣播電視學專(zhuan) 業(ye) 。

  很多人都說新聞無學,但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給了我很大的包容度。新聞傳(chuan) 播的專(zhuan) 業(ye) 門類很多,實踐機會(hui) 也很多,可以經常出去拍微電影、做小組作業(ye) 。我選新聞傳(chuan) 播其實並不是因為(wei) 新聞理想,而是喜歡內(nei) 容創作,比如說做一些視頻,尤其喜歡跟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的那種感覺。我喜歡多變的東(dong) 西,不太能接受必須朝著一條路走下去,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給了我比較多的選擇,同時也教會(hui) 了我批判能力、對信息的甄辨能力。

  最近我也看到了關(guan) 於(yu) 新聞學的爭(zheng) 論,其實這也是選擇理想還是現實的問題。如果是全球經濟欣欣向榮,機會(hui) 很多,我會(hui) 鼓勵大家大膽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但現在經濟下行情況下,我建議不要把沉沒成本堆得太高。報考誌願要遵從(cong) 你自己喜歡的東(dong) 西,想清楚自己想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但是,就算你有目標,也不要太過美化你的目標,比如說當時我一股腦全報了法學,後麵發現完全不適合,轉專(zhuan) 業(ye) 的成本還是挺大的。喜歡很重要,但是不是真的喜歡也很重要,不能僅(jin) 靠表麵的了解。

  對於(yu) 未來要做什麽(me) ,我也一直在探索,現在發現做老師挺適合我的,我也一直朝這個(ge) 方向努力,現在在新西蘭(lan) 的孔子學院做漢語助教。(應受訪者要求,部分人名為(wei) 化名)(完)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