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短視頻與現實生活同頻共振

發布時間:2023-06-29 10:21: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近年來我國短視頻行業(ye) 發展迅速,成為(wei) 互聯網文化產(chan) 業(ye) 新的重要增長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10.65億(yi) ,而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10.12億(yi) 。

  製作成本低、內(nei) 容輕量化、用戶參與(yu) 多等特征,使得短視頻的製作和傳(chuan) 播生機勃勃、潛力巨大。

  短視頻是展示美好生活的數字載體(ti) 。擁抱每一種生活,具有鮮明的大眾(zhong) 性,短視頻成為(wei) 許多人數字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舞台。包羅萬(wan) 象的題材來源、多元並存的製作主體(ti) ,讓短視頻成為(wei) 展示日常生活的新型敘事方式。同時,在技術、媒介、用戶、平台等合力作用下,短視頻也讓呈現日常生活之美成為(wei) 可能。

  短視頻是賦能千行百業(ye) 的有效手段。隨著產(chan) 業(ye) 新形態、新業(ye) 態等蓬勃發展,短視頻多元的內(nei) 容生態連接起直播電商、本地生活、企業(ye) 服務等新場景新應用。在當前媒介生態和產(chan) 業(ye) 生態中,短視頻在展現社會(hui) 文化新風尚、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等方麵,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發掘非遺的文化與(yu) 市場價(jia) 值、助力城市形象的傳(chuan) 播和推廣、用“綠水青山”帶動鄉(xiang) 村旅遊等。尤其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麵,近年來短視頻平台開展的“福苗計劃”“幸福鄉(xiang) 村帶頭人計劃”“百城縣長直播助農(nong) ”等項目,從(cong) 多方麵打造“短視頻、直播+”新模式,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良好成效。

  作為(wei) 網絡視聽領域的重要內(nei) 容,短視頻將文化、生活與(yu) 商業(ye) 在屏幕中不斷匯聚,也成為(wei) 廣大網民的交流溝通平台。比如,經曆12年的發展後,僅(jin) 2023年一季度,快手應用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已達6.544億(yi) 。當然,僅(jin) 有數字是不夠的,優(you) 質內(nei) 容的生產(chan) 與(yu) 傳(chuan) 播,成為(wei) 短視頻更好貼近現實生活、與(yu) 時代同頻共振的關(guan) 鍵要素。

  同時,短視頻行業(ye) 的持久發展,有賴於(yu) 切實貼近日常生活、與(yu) 時代同頻共振,深度釋放生產(chan) 要素潛能。因此,短視頻行業(ye) 在價(jia) 值導向上,應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效益有機統一;在題材選擇上,要強化現實關(guan) 注、人文關(guan) 懷,反映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場景;在傳(chuan) 播上,要進一步把握科技發展、技術變革新趨勢。

  因“網”而生、向“網”而盛,短視頻已成為(wei) 人們(men) 暢享和體(ti) 驗美好數字生活的載體(ti) 。期待短視頻行業(ye) 規範有序發展、傳(chuan) 播正向社會(hui) 價(jia) 值,為(wei) 塑造風清氣正的數字化時代貢獻新的力量。(彭文祥 作者為(wei)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教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