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創新高
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yu) 飛
“2022年,我國政府進一步夯實知識產(chan) 權法治根基,深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製機製改革,強化知識產(chan) 權全鏈條保護,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創新高。”日前,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chan) 權保護司司長張誌成在北京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得分達到81.25分,步入良好階段。
當天,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發布了《二〇二二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狀況》白皮書(shu) (以下簡稱“白皮書(shu) ”),並邀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丁廣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佟波、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龔玉梅等專(zhuan) 家介紹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取得的成效和舉(ju) 措。
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多年持續穩步提升
“自2012年起,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連續11年組織開展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調查工作。調查顯示,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多年持續穩步提升,2022年全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提升至81.25分,較2016年提高了8.87分。”張誌成介紹,受訪群體(ti) 對我國知識產(chan) 權法律政策體(ti) 係完備程度評價(jia) 最高,得分為(wei) 82.46分。
“白皮書(shu) 顯示,2022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法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張誌成說,修改後實施的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法律法規有3部,發布知識產(chan) 權保護相關(guan) 司法解釋2個(ge) ,出台實施知識產(chan) 權保護相關(guan) 規範性文件及政策性文件20餘(yu) 個(ge) 。
白皮書(shu) 顯示,2022年各類企業(ye) 滿意度得分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對此,張誌成說:“2022年中國政府在知識產(chan) 權嚴(yan) 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方麵持續發力,強化專(zhuan) 利、商標、版權、奧林匹克標誌、植物新品種、反不正當競爭(zheng) 等重點領域以及海關(guan) 、網絡市場等關(guan) 鍵環節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加大對非正常專(zhuan) 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ce) 等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還開展了全國商業(ye) 秘密保護創新試點,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對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了積極作用。”
有效的保護使得我國知識產(chan) 權審批登記數量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421.2萬(wan) 件,同比增長17.1%;中國有效注冊(ce) 商標量為(wei) 4267.2萬(wan) 件,同比增長14.6%;累計核準使用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市場主體(ti) 2.35萬(wan) 家;全年受理農(nong) 業(ye) 植物新品種權申請1.1萬(wan) 件,同比增長15.2%,授權3375件。”張誌成介紹。
加大懲罰性賠償(chang) 和刑事打擊力度
專(zhuan) 業(ye) 技術類審判耗時長、取證難,以前是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難點。
“2022年,我國人民法院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全麵強化專(zhuan) 利技術類審判,激勵保障科技自立自強。”丁廣宇介紹,人民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chan) 權案件526165件,其中專(zhuan) 利案件、技術合同糾紛數量持續上升。比如,落實藥品專(zhuan) 利鏈接製度,審理35起藥品專(zhuan) 利鏈接訴訟,涉及治療骨質疏鬆、白血病等方麵關(guan) 鍵藥物。在兩(liang) 起“蜜胺”專(zhuan) 利及技術秘密侵權關(guan) 聯案件中,判令各被告連帶賠償(chang) 權利人經濟損失合計2.18億(yi) 元,切實體(ti) 現大力保護科技創新的司法導向。
舉(ju) 證難一直是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的難點。“2022年,我們(men) 合理分配知識產(chan) 權侵權的舉(ju) 證責任,明確對於(yu) 人民法院依法要求提交有關(guan) 證據的當事人,若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的,可推定權利人相關(guan) 主張成立。”丁廣宇介紹,為(wei) 加強種業(ye) 創新保護,在“彩甜糯6號”玉米種子案中,盡管缺少行業(ye) 鑒定標準,人民法院結合玉米育種規律合理分配舉(ju) 證責任,認定雜交玉米品種與(yu) 親(qin) 本品種的親(qin) 子關(guan) 係,有效保護了植物新品種權。
侵權付出的代價(jia) 小,侵權人有恃無恐,也是過去導致知識產(chan) 權保護難的重要原因。丁廣宇說:“2022年,人民法院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司法解釋,顯著提高侵權成本和代價(jia) 。比如,2022年,上海浦東(dong) 法院審理25起適用知識產(chan) 權懲罰性賠償(chang) 案件;江蘇法院審理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的知識產(chan) 權案件97件,同比增長21.25%;深圳中院在29起知識產(chan) 權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累計判賠金額達1.69億(yi) 元。”
近年來,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變革領域容易引發侵權。對此,丁廣宇表示:“人民法院準確把握和認定新型知識產(chan) 權犯罪行為(wei) ,有力打擊利用新技術侵犯知識產(chan) 權犯罪。比如,在羅某洲、馬某華等有關(guan) 假冒藍牙耳機的案件中,對在手機等移動數字設備上通過信息傳(chuan) 感和智能化識別的方式顯示和假冒他人商標的新型犯罪行為(wei) ,人民法院依法予以了刑事製裁。”
依法嚴(yan) 厲打擊商標、專(zhuan) 利等領域違法行為(wei)
近年來,商標侵權、假冒專(zhuan) 利、惡意申請注冊(ce) 商標等違法行為(wei) 時有發生。佟波介紹:“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嚴(yan) 厲打擊商標、專(zhuan) 利等領域違法行為(wei) ,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ti) 的知識產(chan) 權,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商標、專(zhuan) 利等領域違法案件4.35萬(wan) 件,向司法機關(guan) 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000餘(yu) 件,有力保護了權利人合法權益。”
在過去,跨地區知識產(chan) 權侵權案件難以得到有效處置。佟波介紹:“2022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共梳理出60餘(yu) 條涉嫌違法線索,組織14個(ge) 省(區、市)集中進行查處,指導推動京津冀、長三角、淮海經濟區、西北地區等建立區域執法協作機製,為(wei) 全鏈條打擊違法行為(wei) 提供保障。”
針對當前互聯網侵權現象執法難的問題,佟波說:“2022年開始,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數字+執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深入剖析互聯網領域違法行為(wei) 規律,進一步完善線上線下結合、上下聯動、區域協作的全鏈條執法機製。市場監管總局將選擇基礎好的地方開展試點,依托電商平台大數據資源、快遞物流等信息,著力鏟除違法產(chan) 業(ye) 鏈條。”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4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