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4年,5G的成績到底怎樣?如何邁上新台階?
“5G改變社會(hui) ”的進程仍然在路上,標誌性現象級的5G應用尚未出現,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5G網絡價(jia) 值,打造更加成熟的全球產(chan) 業(ye) 生態,是需要認真思考並推動解決(jue) 的重要課題。
_______________
距離2019年中國發放5G商用牌照,已過去4年多,5G商用的成績到底怎樣?
記者從(cong) 2023年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hui) (以下簡稱“大會(hui) ”)獲悉,截至今年5月末,我國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總數達284.4萬(wan) 個(ge) ,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和縣城城區。5G應用已融入97個(ge) 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0個(ge) ,應用案例數累計超5萬(wan) 個(ge) 。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
全球移動通信係統協會(hui) (GSMA)的《2023年中國移動經濟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領先的5G市場,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占全球5G連接的60%,運營商正越來越多地轉向5G行業(ye) 應用。
從(cong) “3G突破”到“4G同步”,中國通信業(ye) 如今又實現了向“5G引領”的跨越,並且正在瞄準6G研發的新征程。
從(cong) “建得好”向“用得好”加速升級
此次大會(hui) 期間,中國移動展示了不少5G應用案例。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表示,目前中國移動5G終端客戶數達4.8億(yi) ,5G網絡分流比超過50%,5G商用案例超2.3萬(wan) 個(ge) ;隨著2023年36萬(wan) 5G基站的建成,人口覆蓋率將超過90%。
本次大會(hui) 期間,運營商們(men) 還展示了5G新通話,這是一種融合多媒體(ti) 通信、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算力網絡的通話創新應用和增值服務,已於(yu) 6月在部分試點省份試商用,將在今年實現全網規模商用,可以在運營商音視頻通話的基礎上,融合數字人趣味通話、實時翻譯、AI輔助通話、遠程協助等場景,可視化、交互性更強。
與(yu) 前幾代電信技術相比,5G的優(you) 勢在於(yu) 行業(ye) 應用。例如,5G加持的智慧礦山應用可以讓礦山實現“無人作業(ye) ”,不但能降本增效,更有助於(yu) 安全生產(chan) ,在智慧教育、醫療、文博、物聯網、車聯網等多種行業(ye) 場景,5G也有廣泛應用前景。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誌國表示,中國5G建設部署和規模應用紮實推進,從(cong) “建得好”向“用得好”加速升級。網絡建設方麵,我國已建成5G行業(ye) 虛擬專(zhuan) 網超過1.6萬(wan) 個(ge) ;技術創新方麵,打造了較為(wei) 完備的5G係統、芯片、終端、儀(yi) 表等產(chan) 業(ye) 鏈條;融合應用方麵,工業(ye) 領域的5G應用已逐步深入生產(chan) 經營核心環節,例如5G+急診救治體(ti) 係已在超過70個(ge) 地級市建成使用,全國50強煤炭企業(ye) 的5G應用占比高達72%。
全球移動通信係統協會(hui) (GSMA)首席技術官Alex Sinclair表示,從(cong) 2019年首次推出5G網絡以來,全球移動行業(ye) 約有13億(yi) 個(ge) 5G連接,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5億(yi) 。超可靠的5G係統帶來了高水平的自動化、定製化、靈活性和分析能力,為(wei) 全球各行業(ye) 發展創造了很多價(jia) 值。他表示,未來5G的價(jia) 值還將通過提供豐(feng) 富的網絡能力來驅動,從(cong) 而促進各行業(ye) 數字化發展。
如何加速5G全球產(chan) 業(ye) 生態
5G商用4年的曆程讓業(ye) 界不斷思考,如何在價(jia) 值、成本、融合等層麵加速5G應用的發展。放眼全球,中國企業(ye) 已經在5G建設與(yu) 應用中處於(yu) 引領地位,如何培育更為(wei) 成熟的產(chan) 業(ye) 生態、打造更多跨行業(ye) 、跨地域的合作案例,成了更為(wei) 現實的問題。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大會(hui) 發言中倡議,要共同推動5G應用的縱深拓展,強化5G融合應用、示範項目的國際合作交流和最佳實踐推廣,加快多模、多頻、多形態智能終端研發,打造豐(feng) 富多彩的5G產(chan) 品服務,促進5G在全球的快速普及。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5G改變社會(hui) ”的進程如今仍然在路上,標誌性現象級的5G應用尚未出現,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5G網絡價(jia) 值,打造更加成熟的全球產(chan) 業(ye) 生態,是需要認真思考並推動解決(jue) 的重要課題。
柯瑞文表示,打造5G應用需要行業(ye) 共同努力,中國電信將加快創新融合應用,包括加快5G與(yu) 垂直行業(ye) 的融合,加快5G在客戶多場景的應用,從(cong) 單一場景向全場景能力融合升級,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同創新,開展聯合攻關(guan) 、打造行業(ye) 5G融合應用的標準化體(ti) 係,形成可複製、低成本的規模化應用。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談到,中國聯通將打造5G精品網絡,深化與(yu) 中國電信的5G共建共享,加快900GHz低頻打底網的建設,進一步提升農(nong) 村及邊遠地區的5G網絡覆蓋。在應用層麵,中國聯通將推動To B(麵向企業(ye) )和To G(麵向政府)的5G規模化應用,攜手產(chan) 業(ye) 各方,盡快完成R18標準製定,加快推進芯片、模組、終端等產(chan) 品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加速5G Advanced(5G的擴充與(yu) 增強)商用進程,進一步推動“5G+工業(ye) 互聯網”深入核心生產(chan) 環節。
加快5G應用的國際合作也是整個(ge) 行業(ye) 的共同心聲。GSMA被稱為(wei) “移動產(chan) 業(ye) 的聯合國”,連接著全球超過750家移動運營商和400多家生態夥(huo) 伴。最近GSMA宣布,中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已加入GSMA Open Gateway倡議。這是一個(ge) 全球通用網絡應用程序可編程接口(API)框架,旨在為(wei) 開發者提供對運營商網絡的通用訪問權限。該框架獲得了全球近30家移動運營商的支持,約占全球移動連接的60%。
GSMA(全球移動通信係統協會(hui) )會(hui) 長葛瑞德(Mats Granryd)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談到,預計2025年中國將成為(wei) 首個(ge) 5G連接數達到10億(yi) 的市場,不過由於(yu) 5G更多針對的是B端市場,企業(ye) 需要更長時間去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確保能幫助各個(ge) 行業(ye) 適應新的5G世界。
從(cong) 5.5G到6G
相比4年前,大會(hui) 期間產(chan) 學研各界不僅(jin) 討論5G的應用,而且還討論5.5G(5G Advanced),乃至6G的技術進展以及應用場景。
“如果說5G萬(wan) 物互聯,那麽(me) 6G就是萬(wan) 物智聯。”東(dong) 南大學移動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尤肖虎形象地描繪了6G的未來圖景。
工信部此前明確,全麵推進6G技術研發,其最新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以下簡稱《劃分規定》),率先在全球將6GHz頻段劃分用於(yu) 5G/6G係統,並從(cong) 7月1日起正式施行。6GHz頻段是中頻段僅(jin) 有的大帶寬優(you) 質資源,兼顧覆蓋和容量優(you) 勢,特別適合5G或未來6G係統部署,同時可以發揮現有中頻段5G全球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此次以規章形式確定其規則地位,有利於(yu) 穩定5G/6G產(chan) 業(ye) 預期,推動5G/6G頻譜資源全球或區域劃分一致,為(wei) 5G/6G發展提供所必需的中頻段頻率資源,促進移動通信技術和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對於(yu) 6G技術的演進,要聚焦逼近“香農(nong) 極限”的下一代通信技術重點領域,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突破新型網絡架構、通感算一體(ti) 、智慧內(nei) 生等關(guan) 鍵技術,持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
近期,中國移動發布了6G公共試驗驗證平台,支持各種新型業(ye) 務和應用場景的驗證,降低6G關(guan) 鍵技術研發門檻,助力形成全球統一6G標準;還發布了“6G協同創新樣機平台成果”,持續加強6G技術聯合攻關(guan) ,推動6G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王曉雲(yun) 表示,移動通信十年一代,當前國際電信聯盟(ITU)明確6G願景與(yu) 指標體(ti) 係,工信部全球率先將6GHz用於(yu) 5G/6G係統,6G研發進入加速期,但相比5G麵臨(lin) 更多挑戰,例如周期更長、起步更早、技術發散。此外,6G技術創新麵臨(lin) “三重挑戰”,需要原創技術突破、融合技術創新以及網絡拓展創新。
而在5G商用4年後的今天,處於(yu) 5G與(yu) 6G銜接階段的5.5G(5G-Advanced)也備受通信業(ye) 界關(guan) 注。
通信網絡製式通常每10年左右為(wei) 一代,而因為(wei) 技術迭代升級太快,所以各整數代之間通常會(hui) 出現過渡的技術階段。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5.5G階段將實現下行萬(wan) 兆(10Gbps)、上行千兆(1Gbps)的峰值速率,以及毫秒級時延、低成本千億(yi) 物聯,毫秒級的時延能支撐實時交互,VR(虛擬現實)直播、數智競技等有望走進現實。
華為(wei) 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則談到,5.5G是5G網絡演進的必然之路。5.5G網絡“下行萬(wan) 兆、上行千兆、千億(yi) 聯接、內(nei) 生智能”的網絡特征已經明確,從(cong) 5G到5.5G,將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感知、高端製造等場景,孵化出更多的商業(ye) 新機會(hui) 。
孟晚舟談到,5G商用之後,人們(men) 對突破性、跨越式創新的期待越來越強烈,5G如何邁上新台階,如何向縱深發展,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新的命題。麵向未來,不僅(jin) 要關(guan) 注單點技術的持續演進,更應基於(yu) 場景和需求來匹配合適的技術,通過係統工程的方法向上升維。在她看來,在5G商業(ye) 成功的道路上,技術整合和管理變革的係統性能力尤為(wei) 重要。一方麵,是技術整合能力;另一方麵,是管理變革能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