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價廉” 的惠民保如何持續“惠民”?
價(jia) 格低、門檻低、保障高,一杯奶茶錢即可買(mai) 到百萬(wan) 元級別的補充醫療保障
“物美價(jia) 廉” 的惠民保如何持續“惠民”?
閱讀提示
近年來,惠民保以其價(jia) 格親(qin) 民、參保門檻低、保障高等優(you) 勢,在不少地方落地開花,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青睞。但參保人群年齡偏高、參保率較低等潛在風險隱患,引發市場對其可持續發展的擔憂。想要持續“惠民”,惠民保需要進一步提升產(chan) 品吸引力和可及性。
“一年僅(jin) 需88元,就可獲得超300萬(wan) 元保障”“不限年齡、不限職業(ye) 、不限戶籍、不限健康狀況”……最近,多地陸續上線2023年度惠民保,引發廣泛關(guan) 注。
自2015年深圳市試點推出第一款惠民保類產(chan) 品後,這類城市定製型商業(ye) 醫療保險便以其價(jia) 格親(qin) 民、參保門檻低、保障高等優(you) 勢,在不少地方落地開花。推出之後,惠民保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青睞,“花一杯奶茶錢,就能買(mai) 到一份百萬(wan) 元級別的醫療保障,真香”。
不過,在惠民保高歌猛進之時,參保人群年齡偏高、參保率較低、逆向選擇問題等潛在風險隱患,也日益引發市場對其可持續發展的擔憂。
產(chan) 品升級、保障加量
惠民保是由地方政府相關(guan) 部門指導、保險公司商業(ye) 運作、居民自願參保的一種補充醫療保險產(chan) 品。“總的來說,惠民保的保障責任主要分為(wei) 對基本醫保目錄內(nei) 自付費用的保障,以及醫保目錄外的自費醫療費用保障。”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yu) 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介紹說。
今年3月,該中心聯合圓心惠保發布的《惠民保發展模式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國共上線246款惠民保產(chan) 品,累計保費規模約320億(yi) 元,總參保人次已達2.98億(yi) ,覆蓋了29個(ge) 省份、150多個(ge) 地區。
記者梳理上海、深圳、成都等地上線的2023版惠民保產(chan) 品發現,今年,這些地方普遍對產(chan) 品進行了迭代升級。
其中,2023年“滬惠保”保費維持129元不變,保障升級,基礎免賠額從(cong) 去年的2萬(wan) 元/年降低至1.6萬(wan) 元/年,國內(nei) 特定高額藥品增加至36種,覆蓋28種病症,還能享受指定醫保外2種新冠藥品97折購藥權益。
成都“惠蓉保”在保持59元保費不變的情況下,新增了全自費海外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障;針對連續參保人員,醫保範圍內(nei) 個(ge) 人自付醫療費用的年度累計起付線降至8000元、醫保範圍外個(ge) 人自費醫療費用的年度累計起付線降低至1.3萬(wan) 元;醫保範圍外個(ge) 人自費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提升至30%。
深圳惠民保保費雖從(cong) 39元增至88元,但保障不斷升級,基本醫保二次報銷比例提高到80%,新增醫保目錄外住院、門診高額醫療費用保障、罕見病高價(jia) 自費特效藥保障等保障。同時,免費提供癌症早篩、代煎中藥、健康測評、圖文問診、健康直播、疾病評估等6項增值健康服務。
參保率低、逆向選擇風險高引擔憂
作為(wei) 一項普惠性醫保產(chan) 品,惠民保備受歡迎。前不久,深圳市民張先生用醫保個(ge) 人賬戶中的餘(yu) 額,為(wei) 一家老小投保了惠民保,“老人小孩都能參保,直接走個(ge) 人賬戶支付,每人88元,買(mai) 一份補充醫療保障,方便、劃算又安心。”
然而,在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同時,惠民保參保率不足、易引發逆向選擇風險等問題逐漸暴露,這些被視作其能否健康運營的關(guan) 鍵因素。
前述《報告》以公開過相關(guan) 數據的86款產(chan) 品為(wei) 例進行分析,所有產(chan) 品參保率的均值為(wei) 19.3%,其中51款產(chan) 品的參保率在15%以下。另一份來自中再壽險的數據顯示,2022年惠民保平均參保率15.3%,與(yu) 2021年的平均參保率15.2%基本持平。
眾(zhong) 所周知,保險產(chan) 品遵從(cong) “大數法則”,隻有參保人數足夠多、資金池足夠大時,才能更好地分散風險。有專(zhuan) 業(ye) 人士認為(wei) ,惠民保要實現穩健經營,參保率需達到70%以上才能規避風險。參保率不足,後繼可能乏力。
與(yu) 此同時,不限既往症史的低門檻,使得一些患病風險偏高的群體(ti) 更願意投保,無形中增加了惠民保的逆向選擇風險。
部分地區中老年參保群體(ti) 占比偏大,增加了惠民保的賠付和運營壓力。如,2022年天津惠民保參保人的平均年齡高達58歲;從(cong) 2022年“滬惠保”賠付年齡情況分布來看,51歲以上年齡段群體(ti) 占到總賠付的62%。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撰文表示,惠民保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地域性、高杠杆等特點,目前在賠付上可能存在兩(liang) 個(ge) 極端,一個(ge) 是賠不出去,一個(ge) 是賠穿底。
惠民保需吸引更多人群參保
“物美價(jia) 廉”的惠民保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多方關(guan) 注的焦點。
2021年5月,原銀保監會(hui) 印發《關(guan) 於(yu) 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ye) 醫療保險業(ye) 務的通知》,對保障方案製定、經營風險、業(ye) 務和服務可持續性以及市場秩序等方麵提出要求,明確指出要堅持穩健經營、提供專(zhuan) 業(ye) 服務、增強風險控製能力。
隨後,2022年初下發的《關(guan) 於(yu) 印發商業(ye) 健康保險發展問題和建議報告的通知》強調,要保證城市定製醫療項目的可持續性。如增強參保人群黏性,確保項目長期可持續、穩定參保群眾(zhong) 長期保障預期;通過開放基本醫保居民個(ge) 人賬戶等方式吸引更多人群參保。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副院長孫潔表示,惠民保蓬勃發展的背後麵臨(lin) 著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其市場反響低於(yu) 預期。她建議加大對惠民保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強部門聯動對惠民保提供支持,明確地方醫保局應參與(yu) 支持惠民保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對年輕群體(ti) 關(guan) 注度高的疾病提高賠付額度,以提升產(chan) 品吸引力。
在進一步提高惠民保的可及性和可持續性、增強群眾(zhong) 的投保和續保意願方麵,朱銘來認為(wei) ,有關(guan) 部門應探索多元化的籌資模式,建議以出台政策文件的形式允許使用基本醫保個(ge) 人賬戶餘(yu) 額為(wei) 本人和家庭成員進行繳費,還應打破現有的戶籍限製,將新市民納入承保範圍。(記者李丹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