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暑期出行務必開啟“安全模式”

發布時間:2023-07-06 09:55:00來源: 經濟日報

  進入七月,“暑期檔”正式拉開帷幕。一段時間以來,出國遊、畢業(ye) 遊、房車遊、研學遊等特色旅遊項目,以及登山、徒步、露營、探險等戶外運動項目火熱升溫,各地也紛紛抓住“避暑”“親(qin) 子”“畢業(ye) ”等熱門字眼,推出各種差異化、精細化、個(ge) 性化出行線路。

  長假雖好,但是安全這根弦絕對不能鬆懈。安全,始終是暑期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旅遊旺季有哪些風險隱患需要格外關(guan) 注?

  首先是天災。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yan) 重的國家之一,全國有1869個(ge) 縣有地質災害分布。去年,我國自然災害損失在曆史上是最低的,即使這樣,受災人口也達到1.1億(yi) 多人次。7月份,各地陸續進入主汛期,台風、洪水、暴雨、雷電、冰雹、地質災害等各類自然災害進入高發期,人們(men) 在遊玩中麵臨(lin) 的安全風險也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社交媒體(ti) 興(xing) 起,許多交通不便、人跡罕至、風險較高的自然景點被更多公眾(zhong) 所了解,不少人盲目跟風前去打卡,而忽略了路途中或者景點裏隱藏的安全風險。

  其次是事故。近年來,各種旅遊、文體(ti) 活動日益豐(feng) 富,可體(ti) 驗的娛樂(le) 項目豐(feng) 富多樣。以水上運動為(wei) 例,帆船、槳板、摩托艇、衝(chong) 浪等運動進入人們(men) 視野,但這其中絕大多數是需要遊玩者承擔一定風險的。前不久,某旅遊景點的“網紅飛魚”項目就造成了遊客溺水事故。夏天也是兒(er) 童溺水事故的高發期。此外,直升機、熱氣球、過山車等網紅項目也有一定風險。

  這些事故看似偶然,實則是風險隱患量的積累最終導致質變的結果。事故往往暴露出相關(guan) 行業(ye) 安全責任劃分不清、安全監管流於(yu) 形式、行業(ye) 缺乏安全標準等問題,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視,切不能“重流量輕安全”,要時刻秉持生命至上,將安全這道紅線牢牢地守住守好。

  一方麵,各地區各部門、旅遊景區要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理念,圍繞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認真組織汛期、暑期文化和旅遊行業(ye) 隱患排查,在危險地段設立明顯的警示標牌,確保安全措施和服務保障能夠在關(guan) 鍵時候用得上。相關(guan) 部門應及時發布旅遊預警信息,加強旅遊安全提示,引導遊客錯峰出行;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知識宣傳(chuan) ,普及安全應急知識,提高文化和旅遊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和遊客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另一方麵,遊客作為(wei) 暑期出行的主體(ti) ,一定要對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生命負責任,謹慎參與(yu) 高風險旅遊項目,不要前往沒有正式開發開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區域旅遊。要密切關(guan) 注氣象和災害信息,提前規劃好出遊行程,避開自然災害多發區域。旅行途中一旦發現災情、險情前兆,要及早撤離,適當配備一些自救和逃生工具、藥物等,切實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常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