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權威部門話開局|研發監管審評同頻共振 加快邁向醫藥創新強國

發布時間:2023-07-06 10:0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題:研發監管審評同頻共振 加快邁向醫藥創新強國

  新華社記者戴小河

  藥品和醫療器械關(guan) 乎每個(ge) 家庭。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製度改革以來,醫藥產(chan) 業(ye) 創新水平顯著增強。近年來,我國藥械研發呈現出怎樣的態勢、下一步審評資源向哪些領域傾(qing) 斜、高端醫療器械發展有哪些政策安排、保障罕見病藥品的研發和生產(chan) 有哪些舉(ju) 措?

  國家藥監局相關(guan) 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日舉(ju) 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一一回應上述關(guan) 切。

  創新產(chan) 品加快上市

  國家藥監局局長焦紅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有24個(ge) 創新藥、28個(ge) 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這些年來,國家藥監局持續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的審評審批製度改革,鼓勵創新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從(cong) 這些年藥品、醫療器械產(chan) 品審評的受理量、審批量來看,我國的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已經進入爆發期。

  她說,鼓勵創新是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製度改革的核心要義(yi) 。通過優(you) 先審評程序,每年有100多個(ge) 藥品獲批上市。國家藥監局正逐步把審評資源傾(qing) 斜到臨(lin) 床急需的、有明確療效的創新藥、兒(er) 童藥、罕見病用藥等相關(guan) 產(chan) 品。2022年有66個(ge) 兒(er) 童用藥獲批上市,今年上半年又有46個(ge) 兒(er) 童用藥完成審評。

  國家藥監局還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中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審評技術標準體(ti) 係,批準中藥新藥31個(ge) ,助力中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

  同時,紮實推進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jia) 工作,目前已有615個(ge) 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

  高端器械審評“單獨排隊”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說,要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做了三大方麵的工作:

  ——強化頂層設計,推進部門協同。國家藥監局與(yu) 多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促進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原則、目標和任務。與(yu) 工信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等文件,形成政策合力。牽頭建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醫用生物材料兩(liang) 個(ge) 技術創新合作平台,加快相關(guan) 科技成果在醫療器械領域的轉化應用,配合開展相關(guan) 產(chan) 品揭榜掛帥等工作,聚焦科技發展前沿,提前布局。

  ——加強監管研究,不斷創新審批舉(ju) 措。圍繞技術和監管前沿持續研發醫療器械監管新工具、新標準、新方法,建立技術審評向產(chan) 品研發階段前移的工作機製,重點圍繞如ECMO、粒子治療係統、心室輔助係統等高端醫療器械,提前介入指導,以點帶麵助推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突破。

  ——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國家藥監局以創新醫療器械為(wei) 主攻點,先後印發《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醫療器械優(you) 先審批程序》,讓創新產(chan) 品和臨(lin) 床急需產(chan) 品“單獨排隊,一路快跑”。目前已批準國產(chan) 的“腦起搏器”、碳離子治療係統、質子治療係統、磁共振成像係統、全景動態PET-CT、第三代人工心髒、人工血管等217個(ge) 創新高端醫療器械產(chan) 品上市,實現高端醫療器械國產(chan) 突破,解決(jue) 部分產(chan) 品嚴(yan) 重依賴進口的問題。

  罕見病藥物上市數量速度雙提升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黃果說,罕見病用藥研發難度很大,但市場規模不大。不過,具體(ti) 到每一個(ge) 家庭、每一個(ge) 患者,罕見病用藥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藥。每一種罕見病藥物都值得全力以赴。

  近年來,國家藥監局以深化藥品審評審批製度改革為(wei) 契機,努力加快罕見病藥物上市,讓更多罕見病患者有藥可用,主要有兩(liang) 方麵舉(ju) 措。

  一方麵,釋放政策紅利,讓罕見病用藥研發持續加速。從(cong) 2018年起,國家藥監局建立專(zhuan) 門通道,在審評審批環節,對包括罕見病用藥在內(nei) 的臨(lin) 床急需境外新藥,實行單獨排隊、鼓勵申報、加快審評。目前有23個(ge) 罕見病新藥通過專(zhuan) 門通道獲批進口上市。在所有藥品上市申請中,罕見病新藥的審評審批時限是最短的。

  另一方麵,加強技術指導,讓企業(ye) 少走彎路。針對罕見病單病種發病率極低的特點,藥物研究難度遠遠超過其他常見多發病的特殊性,對治療罕見病的創新藥給予特殊政策傾(qing) 斜,藥品審評機構對罕見病新藥實行早期介入、研審聯動、全程服務,組建專(zhuan) 門的審評團隊跟進罕見病新藥的創新研發。允許企業(ye) 滾動遞交研究資料,在溝通交流、核查檢驗、綜合審評等重點環節,建立了無縫銜接機製。這些做法提升了罕見病新藥研發的質量和效率。

  通過綜合施策,近年來我國罕見病用藥上市數量和速度實現了“雙提升”。2018年以來,我國批準上市的進口和國產(chan) 罕見病用藥已經達到68個(ge) 。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繼續關(guan) 注罕見病用藥需求,在確保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基礎上,加快罕見病藥品審評審批,為(wei) 罕見病患者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作出最大努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