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太空探索新變局意味著什麽

發布時間:2023-07-14 09:4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太空探索和利用領域正在發生重要趨勢性變化。一些變化之巨,多年未有。哪些新趨勢值得密切關(guan) 注?新變局意味著什麽(me) ?外空治理如何與(yu) 時俱進?

  為(wei) 什麽(me) 說太空探索迎來新變局

  聯合國不久前發布題為(wei) 《為(wei) 了全人類——外層空間治理的未來》的報告認為(wei) ,一個(ge) 太空探索的新時代正快速來臨(lin) ,過去10年太空探索領域的一係列重大變化,堪稱“根本性”“革命性”,其中三大變化特別突出。

  首先是發射入軌航天器數量劇增。1957年到2012年,全球發射的衛星數量基本保持在每年約150顆。但從(cong) 2013年開始急劇增加,當年210顆,2020年達1200顆,2022年高達2470顆。這主要受私營部門發射小衛星網絡所驅動,與(yu) 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衛星製造新技術以及成本大幅下降等息息相關(guan) 。

  其次是私營企業(ye) 參與(yu) 增多,發射任務數量也快速增加。美國企業(ye) 實力最雄厚,但中國創立了很多新的商業(ye) 航天企業(ye) ,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印度和日本也出現類似情況。根據有關(guan) 統計,全球航天市場規模2022年為(wei) 4240億(yi) 美元,到2030年預計增至7370億(yi) 美元。

  最後是載人深空探測醞釀重啟。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至今,人類未再涉足深空。但這種局麵預計將改觀。美國航天局計劃2024年開展載人繞月飛行測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此前也曾宣布,打算利用其“星舟”重型運載火箭運送多位藝術家進行私人繞月飛行之旅。美國“阿耳忒彌斯”新登月計劃未來一二十年打算持續實施載人深空任務。中國也計劃實施載人月球探測任務。

  哪些問題更顯尖銳

  外空活動商業(ye) 化、活動主體(ti) 多元化等趨勢加快,有望為(wei) 利用太空探索成果造福人類創造新的機遇,但也意味著可能加劇一些風險。聯合國報告認為(wei) ,在新的重大變化麵前,外層空間治理存在的一些問題更顯尖銳。

  隨著飛行器數量激增、太空任務更加頻繁,發生事故、產(chan) 生太空碎片等風險相對增加。太空交通管理缺乏協調、沒有現成國際機製來監測太空碎片等問題變得更加突出。當前,有關(guan) 方在太空交通管理方麵采用不同的標準、定義(yi) 和語言。關(guan) 於(yu) 外空飛行器位置、軌道和任務意圖等信息還做不到普遍共享。不同參與(yu) 方操控衛星的能力有高有低,在太空通行權等問題上仍存分歧。

  太空資源開發利用目前無現成的管用國際框架,防止太空武裝衝(chong) 突的規範框架也需要加強。太空活動出現更多新的參與(yu) 方,太空中航天器大增,很多基於(yu) 太空的服務具有軍(jun) 民兩(liang) 用性質,以及相關(guan) 國家軍(jun) 事力量對太空係統的依賴程度增加,使得太空可能成為(wei) 軍(jun) 事大國衝(chong) 突之地的風險加劇。

  外空治理體(ti) 係如何變革

  聯合國報告認為(wei) ,太空探索新時代快速到來,對現有外層空間治理體(ti) 係形成衝(chong) 擊,需要從(cong) 全人類利益出發,製定新的有效治理框架,推動創新,降低風險。

  報告提出了一係列建議,包括建立新的維護太空可持續性的統一機製,以加強對在地球軌道、月球等其他天體(ti) 開展的太空活動的治理等。

  關(guan) 於(yu) 外空治理體(ti) 係變革,近年來各方討論不少。一些專(zhuan) 家說,現有外空治理框架的核心內(nei) 容,是在美國和蘇聯對抗的冷戰時期製定的,是當時關(guan) 切的重大問題的反映。如今,國際格局以及太空探索參與(yu) 方等都已經大不一樣。聯合國報告表明,外空治理體(ti) 係已在多方麵表現出滯後於(yu) 客觀現實。但分析人士認為(wei) ,也正是因為(wei) 參與(yu) 方增多等複雜因素,外空治理體(ti) 係下一步調整並非坦途,恐怕少不了激烈的博弈。(據新華社)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