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解讀:教育強國建設邁出鏗鏘步伐
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解讀
教育強國建設邁出鏗鏘步伐(大數據觀察)
核心閱讀
日前,教育部發布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一係列數字背後,各級各類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教育強國建設邁出鏗鏘步伐。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教育部日前發布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5萬(wan) 所,各級各類學曆教育在校生2.93億(yi) 人,專(zhuan) 任教師1880.36萬(wan) 人。公報數字背後,各級各類教育取得顯著成效,教育強國建設邁出鏗鏘步伐。
保證每個(ge) 孩子平等受教育機會(hui)
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能和孩子朝夕相處,不用把孩子留在老家,我們(men) 全家都很開心。”在山東(dong) 濟南打工的李女士,前不久把女兒(er) 從(cong) 江西接到身邊,並順利入讀了附近的優(you) 質公辦學校。
在山東(dong) ,以居住證為(wei) 主要依據、以流入地和公辦學校為(wei) 主的隨遷子女就學保障政策愈發健全。去年,山東(dong) 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或通過政府購買(mai) 學位安置率達到96.09%,且在指標生分配、評優(you) 推先等方麵,與(yu) 本地戶籍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教育公平是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基石。公報數據顯示,2022年,普惠性幼兒(er) 園在園幼兒(er) 占全國在園幼兒(er) 的比例89.6%;義(yi) 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364.68萬(wan) 人;特殊教育在校生達91.85萬(wan) 人……一組組數據,見證著教育公平的陽光灑在每一個(ge) 適齡兒(er) 童的身上。
“中央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實施重大專(zhuan) 項工程等,大力支持中西部和農(nong) 村地區教育;深入推進義(yi) 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等,保障每一個(ge) 孩子公平的就學機會(hui) ;建設智慧教育平台,促進優(you) 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種種舉(ju) 措,讓人民群眾(zhong) 切實享受到教育發展帶來的紅利。”中國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上海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尹後慶表示。
2022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9.7%,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95.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9.6%。這些數字表明,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國民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教育事業(ye) 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優(you) 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決(jue) 策部署。2022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wei) 61344億(yi) 元,比上年增長6%,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比例連續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充分發揮教育投入在教育強國建設中保發展、推改革、促公平、提質量的政策導向作用,把教育優(you) 先發展落到實處。
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
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在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學習(xi) 是件有趣的事。在項目實驗室,學生們(men) 用實驗實證假設、用數據表達結論,像科研人員一樣探索研究;在“高端法務”“經典戲劇”課程中,圍繞某一主題,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匡園社街”,學生們(men) 在郵局、銀行、誠信超市等模擬學習(xi) 空間,參與(yu) 校園公共事務管理……
“以健全的課程體(ti) 係為(wei) 支撐,以深化教學改革為(wei) 動力,減輕學業(ye) 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有效學習(xi) ,高中階段教育正向著內(nei) 涵式、高質量發展,向著促進學生全麵而有個(ge) 性發展。”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原校長唐江澎說。
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如今,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各級各類教育的關(guan) 鍵詞。
——辦學條件進一步改觀,學生成長環境得到改善。2022年,義(yi) 務教育和高中階段體(ti) 育運動場(館)麵積達標學校、體(ti) 育器械配備達標學校、音樂(le) 器材配備達標學校、美術器材配備達標學校、理科實驗儀(yi) 器配備達標學校比例比上年均有提高。56人以上大班和超大班均比上年有所減少。
——教師結構不斷優(you) 化,教師整體(ti) 學曆持續提高。2022年,全國各級各類專(zhuan) 任教師比上年增加35.98萬(wan) 人。全國義(yi) 務教育階段本科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比例為(wei) 81.02%,普通高中本科及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比例為(wei) 99.03%,中等職業(ye) 學校本科及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比例為(wei) 94.86%,高等教育研究生學曆專(zhuan) 任教師比例為(wei) 68.69%。
——優(you) 質資源共建共享,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資源總量達5.04萬(wan) 條,其中課程教學資源覆蓋30個(ge) 教材版本、446冊(ce) 教材。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線慕課數量超過6.45萬(wan) 門,注冊(ce) 用戶4.24億(yi) 。
“大力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更加注重落實全麵發展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提升學校建設標準化水平,更加注重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上好學’的美好願望。”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表示。
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教育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前不久,在全國職業(ye) 教育活動周現場,山東(dong) 科技職業(ye) 學院機電一體(ti) 化技術專(zhuan) 業(ye) 學生展示的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綜合調試技術、高級禮服立體(ti) 裁剪和手工造花技術等,讓人眼前一亮。
“圍繞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學校建設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集群,製造類專(zhuan) 業(ye) 半數畢業(ye) 生就業(ye) 於(yu) 濰柴動力等知名企業(ye) ,為(wei) 服務先進製造業(ye) 強省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山東(dong) 科技職業(ye)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鄭德前說。
公報數據顯示,2022年,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655萬(wan) 人,比上年增加225萬(wan) 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9.6%,比上年提高1.8個(ge) 百分點。普通本科學校校均規模16793人,本科層次職業(ye) 學校校均規模19487人,高職(專(zhuan) 科)學校校均規模10168人。
與(yu)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同頻共振,如今,教育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在深化卓越人才、緊缺人才培養(yang) 方麵,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大力推進。目前,12個(ge) 未來技術學院與(yu) 50餘(yu) 家科研院所、100餘(yu) 家龍頭企業(ye) 、高新企業(ye) 深入合作,加快凝練前瞻性未來技術方向;碳儲(chu) 科學與(yu) 工程、生物育種科學、可持續能源等“四新”專(zhuan) 業(ye) ,為(wei)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麵向市場、服務產(chan) 業(ye) 方麵,職業(ye) 教育適應性顯著增強。2022年,職業(ye) 本科在校生22.87萬(wan) 人,比上年增加9.94萬(wan) 人;高職(專(zhuan) 科)在校生1670.90萬(wan) 人,比上年增加80.80萬(wan) 人。全國職業(ye) 學校開設的專(zhuan) 業(ye) ,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在現代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等領域,一線新增從(cong) 業(ye) 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
在瞄準關(guan) 鍵領域、培養(yang) 高層次人才方麵,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穩步邁進。2022年,研究生招生124.25萬(wan) 人,比上年增加6.60萬(wan) 人,增長5.61%,其中博士生13.90萬(wan) 人,碩士生110.35萬(wan) 人,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xing) 表示,下一步將係統性、整體(ti) 性、協調性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全麵提升人才自主培養(yang) 能力,支撐引領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