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曬背”流行社交網絡 專家提示謹防副作用

發布時間:2023-07-19 10:1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近日,隨著三伏天的到來,以“曬背”的形式養(yang) 生成為(wei) 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微博、抖音、小紅書(shu) 等有不少年輕人進行相關(guan) 的分享和討論。甚至有網友大讚其功效表示,“曬了小半個(ge) 月,肉眼可見的白亮通透,可能是氣血充足看起來紅潤,這可比水光針、皮秒來得實在的多”……此類分享,讓人不得不為(wei) 之心動。對此,醫生提示,曬背養(yang) 生需謹遵注意事項,否則將適得其反。

  根據中醫觀點,後背部是督脈的主要循行部位,而督脈是“陽脈之海”,統領全身的陽經,主一身之陽氣,所以曬後背可以起到溫煦督脈的作用,從(cong) 而振奮陽氣。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春熙醫院主任醫師金沈蓉表示,從(cong) 中醫的角度,三伏天曬背可以祛除濕氣和寒氣,還有一定的補腎和促進鈣質吸收作用。同時,曬背能改善血液循環,對睡眠不好的人,有一定的改善睡眠質量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雖然有一些益處,但三伏天選擇曬背要看個(ge) 人體(ti) 質。東(dong) 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針灸科主任高建芸提醒,如果患者感到身體(ti) 不適,應該及時接受專(zhuan) 業(ye) 醫務人員的診查與(yu) 治療,而不能通過自行曬背的方式解決(jue) 問題。對於(yu) 曬背,這三類人群不適合:一是老年人和兒(er) 童,易曬傷(shang) 易中暑;二是陰虛體(ti) 質,本身就燥熱;三是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等,以防高溫曬後出現不良後果。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師劉茜介紹,曬背時,應該穿上防曬衣或者在皮膚上有所覆蓋,不能直接讓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否則很可能引發日光性皮炎。曬背前要先進食,若不吃飯,曬背出汗加上氣溫高,很容易低血糖,出現頭暈心慌等症狀。在曬太陽的過程中需及時補充水分,不可直接暴曬頭部,頭部屬陽,曬久了會(hui) 頭暈、中暑、胸悶,建議打傘(san) 或者用帽子遮擋住頭部。曬完後,最好在陰涼處避強風冷水,準備一件外套,等汗停了再進入空調房。若是剛曬得熱火朝天,馬上進入空調室內(nei) ,整個(ge) 陽氣就會(hui) 被閉阻,出現胸悶惡心嘔吐,這是暑熱閉阻而無出路導致。如果在曬背過程出現任何不適,都應該立即就醫,防止熱射病的發生。(韓璐)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