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5.5%!積極信號越來越多

發布時間:2023-07-19 10:1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中國經濟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5.5%。這不僅(jin) 明顯快於(yu) 2022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於(yu) 今年一季度4.5%的經濟增速,彰顯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

  對全球各地的觀察者們(men) 來說,讀懂這種強大韌性,既要準確理解5.5%作為(wei) 宏觀經濟增速的意義(yi) ,也要找出經濟數據所蘊含的深層次信息。從(cong) 實際情況看,中國經濟集聚的積極信號正越來越多。

  5.5%,是一個(ge) 來之不易的增速。在體(ti) 育比賽中,強隊的實力不僅(jin) 體(ti) 現在打好順風球,更體(ti) 現在善開頂風船、能啃硬骨頭。過去幾年,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今年以來,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全球通脹水平依然較高,主要經濟體(ti) 貨幣政策緊縮外溢效應突出,中國國內(nei) 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在此背景下,5.5%的增速不僅(jin) 反映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而且對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近期主要國際組織上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wei) 中國經濟恢複向好。從(cong) 全球各主要經濟體(ti) 已經發布的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美國、歐元區、日本、巴西GDP同比分別增長1.8%、1%、1.9%、4%。即便考慮二季度情況,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仍然是主要經濟體(ti) 中最快的。

  5.5%,是一個(ge) 活力恢複的增速。隨著經濟社會(hui) 全麵恢複常態化運行,大大小小的經濟主體(ti) 開始變得更加活躍。看需求側(ce)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77%。放眼大街小巷、大江南北,餐廳等位的隊伍延長了、商販叫賣的吆喝聲更響了、高速公路收費站欄杆抬起的頻率變快了……以今年端午假期為(wei) 例,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1.06億(yi) 人次,按可比口徑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12.8%,內(nei) 需穩步恢複態勢明顯。看供給端,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新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品增勢良好。從(cong) 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順利下水,到國產(chan) 大飛機C919完成首次商業(ye) 航班飛行;從(cong)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再到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產(chan) 品上半年出口增長61.6%,無不顯現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朝氣。

  5.5%,更是一個(ge) 提振信心的增速。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經濟增速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就將帶動與(yu) 中國相關(guan) 聯的經濟體(ti) 增速提高0.3個(ge) 百分點。對全球的經濟主體(ti) 來說,中國經濟恢複向好意味著更多機遇。近期,國際人士的評價(jia) 釋放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信號:在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lun) 德看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采取了許多正確的措施讓人們(men) 對經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美國艾睿鉑谘詢公司合夥(huo) 人斯蒂芬·W·戴爾認為(wei) ,盡管新冠疫情等短期因素給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各經濟體(ti) 都帶來了不利影響,但從(cong) 長期看中國經濟依然有非常好的基礎和諸多有利條件;比利時中國經貿委員會(hui) 主席貝爾納·德威特說,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看好,將進一步助力全球經濟複蘇……

  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有14億(yi) 多人口,人均經濟指標和人民生活水平還不高,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但這也正是中國發展的潛力和空間所在。對中國經濟而言,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沒有改變。隻要大家堅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王俊嶺 作者為(wei) 本報評論員)

  [ 責編:張詩奇]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