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來啦 趁暑化濕解冬病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ge) 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ge) 節氣。此時乃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陽氣最盛的時節。今天,醫生就針對虛寒體(ti) 質和寒濕體(ti) 質的人,推薦祛除陰寒化解濕氣的養(yang) 生方案。
借暑熱之陽補陽氣
大暑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節,虛寒體(ti) 質的人可以利用“伏天”陽氣旺盛的勢力,以及夏季陽盛則腠理開,宜於(yu) 藥物滲透吸收而充分發揮藥效的有利條件,進行三伏貼治療。一方麵能增強機體(ti) 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麵又有助於(yu) 祛除陰寒之病邪,從(cong) 而達到治療或預防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呼吸係統及風濕免疫等冬病的目的。
多出點汗溫陽利濕
俗話說“有錢難買(mai) 六月瀉,泄出舊病和寒邪”,農(nong) 曆六月正是此時。此處的瀉,是疏泄、疏通的意思,是指出汗。這句話說的是三伏天要適當出出汗,幫助身體(ti) 氣血運行,把體(ti) 內(nei) 更深層次的寒和濕排出去。特別是寒濕體(ti) 質的人,不要總躲在空調冷氣中,錯失了人體(ti) 一年當中排病的最佳時機。
送你3個(ge) “微汗”養(yang) 生法
曬背
中醫認為(wei) 後背屬陽,胸腹屬陰。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主要經過背部。曬背可以讓太陽的陽氣和背部的經脈相接,為(wei) 我們(men) 提供強大而充足的能量,將濕性陰邪祛除。
曬背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可以提前擦好防曬霜,其間還可以喝點蓮子芯和菊花泡的水,用來去心火、肝火。
提示大家,每個(ge) 人身體(ti) 耐受情況不同,若是出現頭暈、大汗淋漓、胸悶不適,可能就是中暑了,要馬上停止,必要時送醫治療。
泡腳
人體(ti) 共有12條經絡,手腳各六條,分別是足三陰、足三陽、手三陰及手三陽,並互相連接。中醫認為(wei) 火熱會(hui) 向上升,透過溫暖腳部,便能帶動氣血運行,經過連接的經絡,從(cong) 而溫暖全身,趕走體(ti) 內(nei) 的寒濕。
睡前常用艾葉50g煮熱水泡腳,然後用手搓熱湧泉穴100下,有驅寒除濕、引火歸元的作用。泡腳的溫度不要太高,35-40攝氏度就好。以背部微微發汗為(wei) 宜,不能泡到大汗淋漓。
喝薑棗茶
夏季,我們(men) 人體(ti) 處於(yu) 開放狀態,陽氣生發,毛孔張開,非常利於(yu) 排寒。此時喝一杯薑棗茶,既能補體(ti) 內(nei) 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符合“春夏養(yang) 陽”的原則。
原料:紅棗6顆、枸杞一把、花椒十幾顆、生薑4片。
做法:加適量水,煮成淡紅色即可。
提示:紅棗要去核,生薑不要去皮,薑分量不要少,煮出來的水最好喝起來有點辣辣的。另外,體(ti) 寒怕冷,所以多加了幾粒花椒,煮成花椒薑棗茶,祛寒濕的效果更強。
文/徐萍萍(北京鼓樓中醫醫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