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業進入增量提質關鍵期
今年以來,我國民航業(ye) 持續複蘇向好。在日前舉(ju) 行的2023年全國民航年中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上,民航局局長宋誌勇表示,上半年,我國民航業(ye)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高效統籌安全運行、恢複生產(chan) 和疫情防控,行業(ye) 運輸生產(chan) 基本恢複至疫情前水平,安全形勢總體(ti) 保持平穩,重要領域深化改革穩步推進,民航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各項專(zhuan) 包機和重大運輸保障任務圓滿完成,民航業(ye) 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下半年,民航恢複發展進入增量提質的關(guan) 鍵期。要正確判斷民航發展趨勢,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點,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宋誌勇說。
基本恢複至疫情前水平
上半年,民航業(ye) 運輸生產(chan) 基本恢複至疫情前水平,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31.3億(yi) 噸公裏、旅客運輸量2.84億(yi) 人次、貨郵運輸量327.6萬(wan) 噸,為(wei) 2019年同期的84.6%、88.2%、93.1%。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朱耀春認為(wei) ,上半年,隨著經濟社會(hui) 全麵恢複常態化運行,市場需求逐步恢複,生產(chan) 供給持續增加,居民收入平穩增長,經濟運行整體(ti) 回升向好,為(wei) 民航業(ye) 基本恢複至疫情前水平提供了基本支撐。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認為(wei) ,從(cong) 內(nei) 因看,由於(yu) 國際民航市場尚未完全恢複,大批運力轉投國內(nei) ,在增加供應的同時也加劇了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zheng)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部分國內(nei) 民航市場需求。從(cong) 外因看,疫情管控平穩轉段,國內(nei) 旅行需求得以釋放,國內(nei) 旅遊、探親(qin) 訪友、求學就醫以及部分公務商務方麵補償(chang) 性出行需求旺盛。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占芬認為(wei) ,上半年,我國民航業(ye) 運輸生產(chan) 恢複的主要驅動力來自需求複蘇。除疫情管控平穩轉段的利好外,宏觀經濟基本麵的持續改善是民航恢複發展的重要基礎。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5%。
“在內(nei) 外需穩步恢複和結構優(you) 化的牽引下,民航業(ye) 供給保障能力有序提升,機隊規模較2022年底增加70架,樞紐機場持續放量,航班時刻管理不斷優(you) 化。供需適配性的提升有力推動了航空運輸市場恢複。”占芬說。
提高供需適配度
當前,民航業(ye) 恢複發展進入增量提質關(guan) 鍵期。宋誌勇表示,要繼續堅持把穩中求進作為(wei) 下半年行業(ye) 運輸生產(chan) 的主基調,結合增長速度、市場結構、供需平衡等方麵特點,航空企業(ye) 要加強分析研判,科學引進運力,優(you) 化航線布局,統籌好運力供給和市場需求。民航局相關(guan) 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供需適配度,避免資源虛耗,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民航業(ye) 進一步恢複發展,要從(cong) 幾個(ge) 角度精準發力。
首先,要優(you) 化完善宏觀調控政策,繼續實施分類差異化管控和精準化調控,持續做好航空物流保通保暢,進一步發揮通用航空服務民生、拉動消費的作用。
上半年,《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公布。《條例》對無人駕駛航空器從(cong) 設計生產(chan) 到運行使用進行全鏈條管理,著力構建科學、規範、高效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及相關(guan) 活動管理製度體(ti) 係。
廣州民航職業(ye) 技術學院民航經營管理學院副院長綦琦認為(wei) ,要關(guan) 注低空旅遊和航空運動等通用航空消費端,在傳(chuan) 統景區、優(you) 質旅遊地等推出低空旅遊產(chan) 品,滿足旅遊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
其次,要進一步擴大航空運輸市場,以擴大國內(nei) 市場需求為(wei) 戰略基點,鼓勵企業(ye) 精耕細分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加快推進“幹支通、全網聯”工作,全麵推動民航服務質量管理體(ti) 係建設。
占芬建議,要立足長遠,圍繞戰略定位拓展優(you) 化民航網絡,提升重點城市間航空運輸通道承載能力,打造民航骨幹網。通過模式創新,深挖下沉市場潛力,構建普惠均衡的基礎網。加強融合發展,通過與(yu) 高鐵等綜合交通融合延伸服務範圍,實現共生共贏;通過航旅融合豐(feng) 富服務產(chan) 品,拓展發展空間;通過與(yu) 區域經濟及產(chan) 業(ye) 融合完善民航業(ye) 發展生態,增強民航產(chan) 業(ye) 發展韌性。
朱耀春認為(wei) ,為(wei) 了鼓勵企業(ye) 精耕細分市場,要推動差異化競爭(zheng) 。要支持推動大型骨幹航空公司圍繞各自核心市場,聚焦中遠程商務旅客,打造空中快線,鼓勵中小航空公司大力開拓中小城市航空市場。調整優(you) 化補貼政策,加大對大型骨幹航空公司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支持力度。
推進“幹支通、全網聯”工作的關(guan) 鍵在於(yu) 支線運輸和通航短途,要降低支線運輸和通航短途的運行成本。綦琦建議,鼓勵並試點航空公司探索執飛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增加經營主體(ti) 數量,激發民航市場活力。
再次,進一步推動國際航班恢複,務實推動、積極參與(yu) 雙邊航權拓展和區域民航合作交流,紮實推動“空中絲(si) 綢之路”高質量建設。
當前,在國際航線恢複過程中,仍麵臨(lin) 航權、境外機場時刻資源和地麵保障等方麵限製。占芬建議,下一步,要加大對關(guan) 鍵資源的對外協調力度,爭(zheng) 取在與(yu) 外航對飛的航線上獲得對等的航權、地麵資源和時刻資源的保障。“一方麵要完善關(guan) 鍵資源的宏觀調控,另一方麵要完善航線航班管理製度。”占芬說。
牢守安全生產(chan) 生命線
安全是民航業(ye) 發展的生命線和重要前提。朱耀春表示,上半年,民航業(ye)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yan) 格落實安全責任,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強化資質能力建設,堅決(jue) 防止超能力、超裕度組織生產(chan) 運行,民航安全態勢總體(ti) 平穩。
與(yu) 此同時,民航局按照“安全第一、市場主導、保障先行”原則,科學研判運輸市場恢複態勢,基於(yu) 動態安全評估結果,對航空公司和機場運行量進行分類差異化管控,根據承運人數量和客座率等指標,對部分航線實施精準化調整,為(wei) 民航業(ye) 基本恢複至疫情前水平提供了基本保障。
“要清醒看待安全形勢,加強各單位安全主體(ti) 責任落實,注重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確保行業(ye) 綜合安全保障能力與(yu) 生產(chan) 運行相匹配,進一步鞏固加強安全基礎,防範化解安全風險,推動各方形成合力,維護民航安全運行環境。”宋誌勇說。
下半年,民航係統將加強安全管理,推動企業(ye) 發展速度、規模與(yu) 安全管理能力相適應,進一步發揮安全管理體(ti) 係效能,提升從(cong) 組織、係統層麵統籌消除安全隱患的能力。加強企業(ye) 安全管理、生產(chan) 組織、人員培訓、資源保障等方麵運營管理工作,使管理模式、管理能力與(yu) 規模化生產(chan) 經營相適應。(崔國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