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青年人與博物館的“雙向奔赴”
【觀察者】
作者:馬蒙(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天津師範大學基地研究員)
當下正值暑假旅遊旺季,“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全國各地許多博物館裏,活躍著一群青年誌願講解員的身影。不久前,我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暑期實踐研修,在博物館現場教學過程中,就切身領略到他們(men) 的青春風采。那精彩的講解、專(zhuan) 業(ye) 的素養(yang) 、熱情的笑臉、真誠的服務,為(wei) 博物館新增了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
這是一群了解文博知識、熱愛文博工作的青年人。他們(men) 的講解富有青年人特有的風格,高雅而不深奧,清雅而不媚俗,用活潑生動的語言,為(wei) 遊客講解文物展品的前世今生,勾勒出古老文化的曆史圖景。這股蓬勃朝氣,讓厚重莊嚴(yan) 的展陳煥發出青春氣息,提升了參觀者的體(ti) 驗感、互動感和獲得感。
這是一支能吃苦、肯奉獻、規範高效的青年誌願講解員隊伍。成為(wei) 他們(men) 中的一員,需要層層選拔、長期培訓。講解工作並不輕鬆,一口氣站三五個(ge) 小時、連著講解兩(liang) 三趟是常態,但他們(men) 樂(le) 此不疲地為(wei) 聽眾(zhong) 提供優(you) 質的服務,架起聽眾(zhong) 與(yu) 博物館之間的文化橋梁。
他們(men) 是來自各個(ge) 行業(ye) 、不同崗位的青年,具有教師、記者、大學生、企業(ye) 白領、演員、科技工作者、全職媽媽等不同身份,卻因對知識有純粹的渴求、格外關(guan) 心文博事業(ye) 而走到了一起。他們(men) 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文化自信和傳(chuan) 統傳(chuan) 承,展現了青年一代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責任與(yu) 擔當。
近年來,“博物館熱”在青年中不斷升溫,成為(wei) 青年人的一種文化時尚,這成就了青年誌願講解員與(yu) 博物館的“雙向奔赴”。一個(ge) 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青年誌願講解員在這所“大學校”裏接受嚴(yan) 格的培訓和曆練,學到很多外麵學不到的新知識,感悟著中國曆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沉浸在文博知識的海洋裏不斷地為(wei) 自己“充電”。積累知識之外,辛苦付出讓他們(men) 感到精神充實,在博物館獨特的文化氛圍中,實現了自我價(jia) 值的提升。
他們(men) 在獲得個(ge) 人知識素養(yang) 提升與(yu) 自我價(jia) 值實現的同時,實際上延展了博物館的功能。他們(men) 是博物館可持續發展、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新生力量,有效彌補了博物館專(zhuan) 業(ye) 講解員在人數與(yu) 服務範圍方麵的不足,提升了博物館整體(ti) 服務品質,擴展了服務範圍。
青年參與(yu) 博物館誌願講解工作可以讓博物館的教育和文化傳(chuan) 承功能逐步實現社會(hui) 化、多元化,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感受曆史文化的魅力。他們(men) 用新潮的方式宣傳(chuan) 博物館,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書(shu) 寫(xie) 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了起來;在講解中融入文物保護知識,引導參觀者樹立起保護文物的責任意識。他們(men) 用職業(ye) 精神和傳(chuan) 播思維,為(wei) 科普教育啟蒙和普及提供助力;通過上好“博物館裏的思政課”,發揮著思想教育、價(jia) 值引領的作用,使建好用好“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目標得以進一步實現。
高水平的講解服務是博物館保持熱度的保障。莊嚴(yan) 神聖的博物館與(yu) 遊樂(le) 場不同,需要專(zhuan) 業(ye) 又接地氣的講解員引導觀眾(zhong) 提升認知能力,深入了解展品背後的深沉曆史,接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熏陶。這需要從(cong) 專(zhuan) 業(ye) 、科學的角度去解讀文物、展現曆史。這意味著青年誌願講解員需要更加注重內(nei) 涵發展,不斷提升政治素質、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職業(ye) 道德,提高講解質量,奏出青春最強音。這也呼喚著青年誌願講解員在日常生活學習(xi) 中自覺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真正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者、傳(chuan) 承者、踐行者。
同時,我們(men) 希望各博物館更加關(guan) 心他們(men) ,做好服務和培訓工作,全麵提升他們(men) 的講解水平和能力;加強與(yu) 大中小學校合作,為(wei) 青少年學生提供更多文化誌願服務機會(hui) ,吸引更多有誌青年加入文化誌願服務行列。也真誠希望社會(hui) 各界更加關(guan) 心他們(men) ,多開展“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博物館青少年中華文物我來講”等文化活動,引導青年主動走向社會(hui) 、走進社區、走進校園、走進軍(jun) 營。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相信隨著“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更多青年都有機會(hui) 成為(wei) 博物館誌願講解員。我們(men) 也熱忱盼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積極參與(yu) 到知識性的誌願服務工作中,用奮鬥在青春的回憶中留下絢麗(li) 的色彩。
本期選題支持:陸健 龍軍(jun) 夏靜 禹愛華 張銳 馮(feng) 家照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8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