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農村題材影視創作 展現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

發布時間:2023-08-09 09:2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作者:薛晉文(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視野下百年中國農(nong) 村題材電影傳(chuan) 承與(yu) 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作者係太原師範學院美術與(yu) 影視學院二級教授)

  近日,“2023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題電影推薦活動”啟動,吸引了多家出品單位積極參與(yu) ,也引起了輿論對農(nong) 村題材影視創作話題的討論。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鄉(xiang) 村生活日益富裕,農(nong) 民素質日益提高,鄉(xiang) 村生態更加宜居,鄉(xiang) 村文明內(nei) 涵更加深刻,鄉(xiang) 村文化魅力越發彰顯。與(yu) 鄉(xiang) 村麵貌呈現欣欣向榮景象相對應,農(nong) 村題材影視作品深挖現實生活的素材富礦,在故事內(nei) 容、主題立意、人物塑造等方麵與(yu) 時俱進,實現了從(cong) 聚焦脫貧攻堅向關(guan) 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創作轉向。《去有風的地方》《我和我的家鄉(xiang) 》《人生之路》等作品成出圈爆款,不僅(jin) 為(wei) 觀眾(zhong) 尤其是年輕人提供了認識農(nong) 村、了解農(nong) 民、感知農(nong) 業(ye) 的窗口,更變成中國影視創作傳(chuan) 遞鄉(xiang) 土文化、闡釋鄉(xiang) 村價(jia) 值、助力鄉(xiang) 村發展的有效路徑。

  揭示高速發展的中國潛能

  作為(wei) 現實題材創作的重要類別,農(nong) 村題材影視創作與(yu) 時偕行,通過講述農(nong) 村故事,反映國家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hui) 麵貌和政策理念。回望農(nong) 村影視發展史,傳(chuan) 統農(nong) 村影視創作多聚焦農(nong) 村修路、架橋、通電,或者農(nong) 民外出務工、開辦鄉(xiang) 鎮企業(ye) 等故事。比如改革開放初期的《老井》《溝裏人》,新世紀之初的《女人的村莊》《喜耕田的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而當下的農(nong) 村題材創作更多著眼於(yu) 基層領導幹部與(yu) 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一起利用電商信息開拓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通過科技革新助力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生態旅遊等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湧現的新故事、新現象、新趨勢,講述其中蘊藏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經驗。

  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讓觀眾(zhong) 看到了一個(ge) 傳(chuan) 統村落的轉變,也看到了一種鄉(xiang) 村發展的方向:雲(yun) 苗村內(nei) 外各方協調統籌,一方麵營造美麗(li) 鄉(xiang) 村環境,招商引資,為(wei) 旅遊業(ye) 創造發展空間,另一方麵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及手工產(chan) 品的銷路。電視劇《大山的女兒(er) 》講述村官黃文秀聯係專(zhuan) 家幫助村民種植砂糖橘提高收入、帶著村裏人自製的美酒參加展銷會(hui) 拓寬市場銷路、組織村民成立合作社實現產(chan) 業(ye) 化經營等經曆,對如何建設生態美、產(chan) 業(ye) 優(you) 、文化興(xing) 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的課題給出了富有青春價(jia) 值與(yu) 時代精神的解答。這些作品深入現實生活肌理,對國家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及農(nong) 村治理經驗進行總結,特別是對農(nong) 村未來的發展之路進行討論和思考,不僅(jin)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思路,更為(wei) 新時代農(nong) 村題材影視創作開掘了深遠的主題意蘊。

   描摹豐(feng) 富立體(ti) 的農(nong) 民形象

  農(nong) 民是創造中國奇跡的重要主體(ti) ,他們(men) 既是農(nong) 村社會(hui) 曆史成就的創造者,也是農(nong) 業(ye) 發展與(yu) 時代變革的見證者,理應成為(wei) 農(nong) 村影視創作表現的核心對象。早期農(nong) 村題材中的人物形象多以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傳(chuan) 統農(nong) 民為(wei) 主。他們(men) 勤勞勇敢,以傳(chuan) 統農(nong) 耕活動為(wei) 主要生存手段,過著達觀知命的生活。而新時代農(nong) 村影視塑造的新農(nong) 人形象大多擁有城市工作求學的經曆,眼界開闊,思想先進,掌握了一定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生產(chan) 組織方式,在追求物質富裕的同時向往精神富足,努力在自我更新、自我實現中建設鄉(xiang) 村社會(hui) 。《山河錦繡》的村支書(shu) 趙書(shu) 和比較典型:地處秦嶺腹地素有曆史矛盾的兩(liang) 個(ge) 村莊,因為(wei) 天災被迫合並重組為(wei) 一個(ge) 新村,趙書(shu) 和兩(liang) 手抓,一手抓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國事”,一手抓兩(liang) 個(ge) 村子不同宗族之間隔閡的“家事”,帶領村莊徹底擺脫了貧困。無獨有偶,電視劇《我們(men) 這十年》“心之所向”單元裏的人物同樣富有魅力——李心遙、方新桅年輕且有高學曆,他們(men) 帶著豐(feng) 富的經曆和學識從(cong) 都市回到鄉(xiang) 村,開辟新農(nong) 人紮根鄉(xiang) 村成就自我的人生新賽道,書(shu) 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麗(li) 詩篇。

  新近湧現的農(nong) 村題材創作不獨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人們(men) 物質生活如何躍升的故事,同時聚焦農(nong) 民精神世界越發豐(feng) 盈的過程。比如電視劇《人生之路》裏的主角高加林愛讀書(shu) ,勤思考,對山溝外的世界充滿渴望和好奇,堅信知識的力量,堅信追求就有希望。萬(wan) 千觀眾(zhong) 被他的積極堅韌所震撼。很多農(nong) 村題材影視作品寫(xie) 出了農(nong) 民生活的充實、精神的豐(feng) 盈、心靈的成長,表現他們(men) 對人生命運、現實生活、國家發展的獨特見解,刷新了觀眾(zhong) 對農(nong) 民形象的固有認知。

  弘揚崇德向善的新風正氣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塑形”,更要“鑄魂”。隨著農(nong) 民群體(ti) 的更新迭代以及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改變,農(nong) 村社會(hui) 的道德觀念、鄉(xiang) 風民俗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個(ge) 過程中,破除陳規陋習(xi) ,厚植新風正氣,成為(wei) 新時代農(nong) 村建設麵臨(lin) 的嶄新任務,也是農(nong) 村題材影視創作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幸福到萬(wan) 家》的主人公何幸福幹每件事都要問為(wei) 什麽(me) 。從(cong) 推動萬(wan) 家莊禁止鬧婚陋習(xi) ,到爭(zheng) 取征地補償(chang) ,再到幫助村民集體(ti) 訴訟解決(jue) 村裏企業(ye) 水汙染問題,她的每一次追問,都將文明的種子植入萬(wan) 家莊村民的心田,逐漸成為(wei) 他們(men) 的自覺行為(wei) 準則和基本價(jia) 值取向。她的每一次追問,也引起了社會(hui) 輿論的熱切關(guan) 注,讓觀眾(zhong) 領悟到“鄉(xiang) 村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hui) 發展必然”的道理。還有電視節目《山水間的家》裏不隻展現了鄉(xiang) 村的農(nong) 家飯菜香、田野花草香,更渲染了一種彌漫於(yu) 中國鄉(xiang) 村的文明氣息。比如節目主持人走訪作家周立波的家鄉(xiang) 、小說《山鄉(xiang) 巨變》的故事原型地湖南益陽清溪村,介紹這裏依托名人名作文化內(nei) 涵打造作家書(shu) 屋滿足村民精神需求的做法,呈現出鄉(xiang) 村“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shu) ”的文化氛圍。還有《我和我的家鄉(xiang) 》《山河錦繡》《富春山居》等作品,表現農(nong) 村基層幹部群眾(zhong) 愛國敬業(ye) 、開拓進取、誠信友善等品質,講述他們(men) 深入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鄉(xiang) 村社會(hui) 開花結果的故事。這些作品努力挖掘鄉(xiang) 土社會(hui) 在新時代再出發的強大內(nei) 生動力,發揮影視藝術對人心的形塑作用、對社會(hui) 風尚的示範作用,彰顯了鄉(xiang) 村社會(hui) 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隨著鄉(xiang) 村文化建設深入推進,文明鄉(xiang) 風吹遍廣袤大地,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鄉(xiang) 村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吸引著越來越多人了解探尋。《去有風的地方》裏,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感到疲憊迷茫的許紅豆來到雲(yun) 苗村,被當地村民的勤勞與(yu) 韌性所感動,再度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逐漸從(cong) “早晚要離開”的看客轉變成“此心安處是吾鄉(xiang) ”的參與(yu) 者,把自己的火熱青春融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偉(wei) 大事業(ye) 之中。這樣的故事展示了都市人對鄉(xiang) 村生活的向往,以及中國人關(guan) 於(yu) 家園的文化想象,喚醒了中國人靈魂深處對鄉(xiang) 土的深沉情感,為(wei) 農(nong) 村題材創作打開了更為(wei) 廣闊的想象空間。

  由是觀之,優(you) 秀農(nong) 村題材影視作品能紮根鄉(xiang) 土、反映農(nong) 情、直抵人心、引領風尚、推動發展。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新征程上,理應湧現更多真實見證、生動講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發展故事的優(you) 秀影視作品。所以,廣大創作者應再接再厲,在農(nong) 村影視沃土上盡情施展才華,推動農(nong) 村影視創作百花齊放,為(wei) 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9日 15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