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關愛助力“無障礙”
“大哥,最近吃得中不中?睡得咋樣?”炎炎夏日,張銀良來到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xiang) 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yang) 中心,一進門就向坐著輪椅、在樹蔭下聽廣播的張大爺走去,拉起家常。“可中!大熱天的,你咋又跑來了?”張大爺看到張銀良,連連點頭。作為(wei) 河南省政協委員、駐馬店市殘聯第五屆主席團名譽主席,張銀良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yu) 保障殘疾人福祉。“我小時候得過小兒(er) 麻痹症,一隻腿落下殘疾,深知殘疾人的不易,我要為(wei) 殘疾人代言,急他們(men) 之所急,幹他們(men) 之所願,用關(guan) 愛助力‘無障礙’。”張銀良說。
近年來,圍繞“嚴(yan) 重殘疾人養(yang) 護”問題,張銀良走訪了駐馬店市196個(ge) 鄉(xiang) 鎮、辦事處,2871個(ge) 村、社區,到殘疾人家中摸實情,助力探索建立縣級困難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集中護理模式。
“集中托養(yang) 服務不僅(jin) 能讓農(nong) 村的殘疾人得到更好的照顧,還能讓殘疾人的家屬騰出手來為(wei) 家庭增收。”張銀良說,目前駐馬店已經建成115個(ge) 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yang) 中心,實現了托養(yang) 全覆蓋和“托養(yang) 一人、解脫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的目標。
在今年河南省兩(liang) 會(hui) 上,針對河南省殘疾人口基數大、數量多,現有重度殘疾人托養(yang) 服務不足的問題,張銀良建議,製定河南重度殘疾人托養(yang) 服務規範化實施細則,打造建設標準化、服務優(you) 質化、管理規範化、保障多元化的重度殘疾人托養(yang) 服務模式,實現重度殘疾人托養(yang) 機構規範運營、重度殘疾人托養(yang) 模式持續健康發展。
張銀良還特別關(guan) 注學前融合教育,即讓有生理缺陷而需要特殊照顧的兒(er) 童能和正常兒(er) 童一起接受學齡前教育。《“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鼓勵普通幼兒(er) 園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er) 童就近入園隨班就讀”。張銀良告訴記者,以駐馬店市為(wei) 例,目前已為(wei) 8000餘(yu) 名特殊需要兒(er) 童進行康複教育和學前融合教育。“但是學前融合教育仍是教育領域的薄弱環節,存在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培訓力度不夠,國家統一標準的學前融合教育課程、教材缺乏,學前融合教育宣傳(chuan) 力度不夠等問題。”張銀良說。
他建議,加大對學前融合教育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培訓,相關(guan) 教師要有一定的融合教育專(zhuan) 業(ye) 知識做支撐,具備一定的融合教育方法與(yu) 技巧。隻有教師在培訓過程中得到成長與(yu) 提高,特殊兒(er) 童才會(hui) 得到最直接的益處。(記者 朱佩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