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

發布時間:2023-08-15 09: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學思】

  作者:張辰龍、張璐(分別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絡空間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內(nei) 蒙古工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wei) 整個(ge) 經濟社會(hui) 的社會(hui) 操作係統和底層架構,築牢網絡安全屏障,依法辦網是關(guan) 鍵,前提是有法可依。我國網絡立法、執法緊跟技術發展和現實需求,持續針對新問題新挑戰進行探索研究,從(cong) 劃定網絡安全法律紅線到完善網絡生態治理規範,再到開展“清朗”“護苗”“淨網”等係列專(zhuan) 項行動,我國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基本建成,並實現了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轉變。

  但也要看到,數字化的蓬勃發展,數據、平台、技術問題逐漸凸顯,“流量至上”擠壓“內(nei) 容為(wei) 王”,平台應用的算法濫用成為(wei) 不良內(nei) 容廣泛傳(chuan) 播的“助燃劑”。隨著互聯網深度嵌入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一邊是廣大網民普遍期盼真實、準確、權威的網絡內(nei) 容;另一邊是虛假信息、網絡暴力、侵犯隱私等亂(luan) 象頻出。人民群眾(zhong) 上好網的需求與(yu) 網絡信息的純潔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張力,作為(wei) 辦網主體(ti) 的互聯網平台,理應從(cong) 製度設計和技術治理兩(liang) 個(ge) 方麵出發,把依法辦網落到實處,進一步規範網絡傳(chuan) 播秩序,為(wei) 數以十億(yi) 計的網民營造安全、公平、健康、文明、清朗的網絡空間。

  毫無疑問,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hui) 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應保持秩序,接受法律管轄。依法辦網,更需要強化技術治理水平與(yu) 能力。龐大的受眾(zhong) 和傳(chuan) 播資源是互聯網平台的天然優(you) 勢,要想把優(you) 勢發揮好,首要的是站在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切實將法律法規落實到自身建設中。這既要在技術上下功夫,提升網絡安全的基數,也要在產(chan) 品設計上創新,將依法辦網植入基因。同時,還要注重企業(ye) 文化建設,加強源頭治理,反對虛假、低俗等有害信息,防止被“流量劫持”,要不斷提升守法、誠信經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此外,廣大互聯網企業(ye) 也要加快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域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加強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努力成為(wei) 維護網絡安全的重要力量。

  當前,數字經濟方興(xing) 未艾,互聯網平台作為(wei) 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在依法合規經營不動搖的基礎上,互聯網平台應更加注重創新突破,瞄準實體(ti) 經濟的“星辰大海”發力,在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中不斷發掘新動能,這就要統籌發展與(yu) 安全,構建管理與(yu) 技術相得益彰的信息安全格局,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推動互聯網這個(ge) 最大變量成為(wei) 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5日 07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