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業,全社會在行動】 招聘指導一站通,離校就業出新招
【促就業(ye) ,全社會(hui) 在行動】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馨月
眼下,正值2023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季,一些畢業(ye) 生因為(wei) 各種原因仍在擇業(ye) 路上,渴望得到社會(hui) 的關(guan) 懷。
“我是農(nong) 大食品安全專(zhuan) 業(ye) 的應屆畢業(ye) 生,因為(wei) 缺乏就業(ye) 信息渠道和職業(ye) 規劃,錯失了春秋招的黃金時期。剛才,招聘會(hui) 現場的指導老師為(wei) 我做了簡曆診斷和規劃指導,還根據我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推薦了就業(ye) 招聘崗位,現在我的求職目標更加清晰了。”在近日舉(ju) 辦的2023年北京地區離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上,一位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畢業(ye) 生告訴記者。
“這場招聘會(hui) ,我們(men) 共組織了北控集團、金隅集團、北辰集團等110餘(yu) 家知名企業(ye) 參會(hui) ,並提供大數據工程技術、文案策劃、人力資源專(zhuan) 員等1100餘(yu) 個(ge) 就業(ye) 崗位。崗位覆蓋全麵,可滿足畢業(ye) 生全方位多元化的就業(ye) 需求。除了在招聘會(hui) 現場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政策谘詢和職業(ye) 指導服務,我們(men) 還為(wei) 不能到場參會(hui) 的同學提供了線上谘詢服務,畢業(ye) 生可以登錄我們(men) 人社局官網‘北京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服務平台’或者關(guan) 注‘北京人社’‘好工作’微信公眾(zhong) 號獲取相關(guan) 服務。”據北京市就業(ye) 促進中心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處處長丁玎介紹,北京市人社局對離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開展了實名製登記服務,轄區將主動聯係,為(wei) 有就業(ye) 意願的畢業(ye) 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解讀、1次職業(ye) 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ye) 見習(xi) 機會(hui) 。
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是關(guan) 係發展穩定和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據了解,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門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始終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擺在突出位置,強化政策支持、服務助力、困難幫扶、權益保障,全力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就業(ye) 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介紹,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門於(yu) 7月至12月,以“服務促就業(ye) 築夢迎未來”為(wei) 主題,啟動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服務攻堅行動,采取多項服務舉(ju) 措,千方百計促進他們(men) 就業(ye) 創業(ye) 。
“一方麵,統籌各地人社部門,運用各種渠道,集中亮出線上線下各類求助途徑、各類招聘平台、服務機構名錄和政策服務清單。另一方麵,建立完善實名幫扶台賬,針對有服務需要的登記失業(ye) 青年和2023屆離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開展實名服務,針對未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及長期失業(ye) 青年,組織結對幫扶,製定幫扶計劃,優(you) 化提供各類就業(ye) 服務,對長期失業(ye) 青年組織實踐引導活動,激發就業(ye) 內(nei) 生動力。”陳勇嘉說。
陳勇嘉表示,在政策服務上,人社部門將運用數據比對精準識別政策服務對象,分類推送、集中兌(dui) 現基層就業(ye) 、企業(ye) 吸納、自主創業(ye) 、靈活就業(ye) 、培訓見習(xi) 等各類補貼。在招聘服務上,高頻次舉(ju) 辦麵向畢業(ye) 生等青年的線上線下專(zhuan) 場招聘活動,做到周周有招聘、時時有崗位。在培訓服務上,大力開展新職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等領域的培訓,鼓勵企業(ye) 對新招用的未就業(ye) 畢業(ye) 生等青年開展學徒製培訓,助推盡快實現就業(ye) 。
此外,人社部門還將提供便捷可及的服務保障,推行15分鍾就業(ye) 服務圈,建設“家門口”就業(ye) 服務站,推進就業(ye) 服務與(yu) 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提供招聘求職、政策谘詢、職業(ye) 指導、創業(ye) 輔導等在線服務。
“總之,人社部門將竭盡全力,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深挖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ye) 指導服務,支持畢業(ye) 生等青年到各行各業(ye) 施展才華,建功立業(ye) 。”陳勇嘉說。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7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