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銀齡講學是多贏之舉
【光明時評】
作者: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銀齡講學計劃有關(guan) 實施工作的通知》,計劃招募6000名退休教師,前往脫貧地區——原國家確定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深度貧困縣,欠發達民族縣、革命老區縣、邊境縣以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團場等,為(wei) 義(yi) 務教育階段的師生講學。按照通知,該項計劃將重點向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原“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qing) 斜。
實施銀齡講學計劃,是多贏之舉(ju) 。不少退休教師擁有豐(feng) 富的教學經驗,且身體(ti) 健康、精力充沛,完全有能力到農(nong) 村地區學校講學。根據退休前的工作和專(zhuan) 長,安排相應的講學任務,鄉(xiang) 村學校可以為(wei) 有意願的退休教師提供充分發揮餘(yu) 熱的機會(hui) 。同時,退休教師到鄉(xiang) 村學校講學,不僅(jin) 能夠滿足鄉(xiang) 村學校對優(you) 秀師資的需求,還將助力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實現提升。有數據顯示,該計劃自2018年啟動實施以來,已覆蓋18個(ge) 省份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截至2022年年底,銀齡講學計劃共招募2萬(wan) 餘(yu) 名優(you) 秀退休校長、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等到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校講學,發揮優(you) 秀退休教師引領示範作用,促進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
根據計劃,講學教師服務時間原則上不少於(yu) 1學年,鼓勵考核合格者連續講學。這充分考慮了退休教師的實際情況,讓計劃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過,退休教師選擇銀齡講學計劃,畢竟難以像在編教師那樣進行長期規劃,即便工作時間達到一學年,其所擔任的工作仍具臨(lin) 時性。因此,要實現有質量的講學,需要學校與(yu) 退休教師雙向奔赴:一方麵,鄉(xiang) 村學校要重視對銀齡講學者的使用與(yu) 管理,為(wei) 他們(men) 設置合適的崗位,給他們(men) 施展的舞台;另一方麵,退休教師也要盡快融入新的教學環境,在學科教學、學校治理、年輕教師成長等方麵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銀齡講學計劃為(wei) 目標地區鄉(xiang) 村教育補充的師資力量主要是老年教師,而老齡化正是我國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麵臨(lin) 的主要挑戰之一。《中國農(nong) 村教育發展報告2020—2022》顯示,鄉(xiang) 村教師老齡化問題凸顯,55歲以上教師占比為(wei) 8.8%,比城區高出5.5個(ge) 百分點。另外,在實施鄉(xiang) 村特崗教師計劃的地區,鄉(xiang) 村學校29歲以下年輕教師占整個(ge) 教師隊伍的比例相對較高,但教師年齡結構呈“U”形特征。具體(ti) 而言,就是年輕教師多、中老年教師多,青壯年教師少。
因此,在持續推進銀齡講學計劃的同時,我們(men) 還應在加強鄉(xiang) 村教育投入、改善鄉(xiang) 村教師的工作環境、提高鄉(xiang) 村教師的待遇等方麵進一步發力,加強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吸引更多優(you) 秀的青壯年教師選擇鄉(xiang) 村學校,紮根鄉(xiang) 村教育,打造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如此,才能進一步縮小義(yi) 務教育城鄉(xiang) 差距、地區差距,讓農(nong) 村教育充滿生機與(yu) 活力。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6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