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網絡熱詞(縱橫)
“蝴蝶有生命,它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斷,而氣球沒有。所以,氣球跟風走,而小蝴蝶會(hui) 迎著風,用它的翅膀舞出自己最喜歡的舞蹈”——前不久,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車站小學一場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熱詞的班會(hui) 引發討論。
在這堂班會(hui) 上,對網絡熱詞是盲目跟風還是要有自我判斷,語文老師用“氣球”和“蝴蝶”的生動比喻來教育和啟發孩子們(men) ,不僅(jin) 在班級裏產(chan) 生了良好的反應,也在網絡上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讚同。網友們(men) 點讚的不僅(jin) 是這位老師尊重並理解孩子的態度,更是她教育和引導孩子如何麵對網絡熱詞的智慧。當網絡已觸手可及、無處不在,我們(men) 不可能讓孩子置身於(yu) 一個(ge) 沒有網絡影響的“真空”語言環境,因而麵對“玩梗”這個(ge) 難以回避的問題,教育、引導孩子提高自身辨別能力是關(guan) 鍵。
與(yu) 成年人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認知和判斷能力不同,孩子們(men) 正處於(yu) 語言的學習(xi) 階段、價(jia) 值觀的形成階段,當網絡熱詞直撲模仿能力極強但判斷力較弱的孩子們(men) 而來,如果不對孩子們(men) 加以引導,不僅(jin) 會(hui) 影響書(shu) 寫(xie) 規範和語言表達,還會(hui) 影響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甚至會(hui) 影響孩子的審美情趣和正確價(jia) 值觀的形成。對此,職能部門和網絡平台要加強審核和把關(guan) ,為(wei) 未成年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這名開班會(hui) 的語文老師表示,有些孩子用字用詞基礎相對薄弱,卻在作業(ye) 和試卷中常寫(xie) 一些網絡熱詞,正是這一情況促使她下定決(jue) 心要跟孩子們(men) 好好談一談。幫助孩子判斷並遠離低俗網絡用語,建立起健康的語言係統,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hui) 的重視和共同努力。家長作為(wei) 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應當及時發現和糾正孩子使用低俗網絡熱詞的行為(wei) ,並以身作則為(wei) 孩子營造健康文明的語言環境;學校要發揮教育主導作用,一方麵通過教育和引導防止低俗網絡熱詞滲入孩子的語言習(xi) 慣和思維方式,另一方麵也要通過豐(feng) 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而社會(hui) 能為(wei) 孩子搭建的語言教育場景非常豐(feng) 富,可著力處也很多,比如最近火爆出圈的動漫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把千年來綿延不絕的詩文血脈通過銀幕傳(chuan) 遞給孩子們(men) ;再比如陝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推出對唐詩互動活動,江西的滕王閣、湖南的嶽陽樓等景區推出“背誦經典免門票”活動,這些都有助於(yu) 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承。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熱詞,提高他們(men) 對網絡文化的辨別能力,有助於(yu) 提升孩子們(men) 使用規範語言的能力,也能促進我們(men) 的語言向健康、規範、高雅的方向發展。
(摘編自《新疆日報》,原題為(wei) 《請幫孩子增強語言免疫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