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基礎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當前,我國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但仍麵臨(lin) 不少關(guan) 鍵技術問題,亟需加強基礎研究,努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為(wei) 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承擔基礎研究項目的各類主體(ti) 中,企業(ye) 有了解市場需求的獨特優(you) 勢,能發揮連接科技資源和市場資源的橋梁紐帶作用。實踐中,那些主動進行基礎研究的企業(ye) 一旦實現研究突破,就能搶占產(chan) 業(ye) 核心技術製高點,有力推動新產(chan) 品開發,進而增強企業(ye) 長期競爭(zheng) 優(you) 勢。然而,在實際研發過程中,我國企業(ye) 基礎研究經費長期在低位徘徊。數據顯示,我國企業(ye) 研發經費中基礎研究占比僅(jin) 為(wei) 0.8%,相比之下,歐美創新強國的占比普遍在5%以上。
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沒有基礎研究就不可能有突破性的核心技術和工程應用,無法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站穩腳跟。發揮企業(ye) 在基礎研究中的作用,需要從(cong) 多方麵重點發力。
注重發揮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作用。企業(ye) 規模有大小之分,創新研發也有深淺之別。要發揮企業(ye) 尤其是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鏈中的引領支撐作用,結合中小微企業(ye) 的創新靈活性,形成高效協同的創新聯合體(ti) ,並借助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研究基礎和資源,通過有效的產(chan) 學研合作來攻克企業(ye) 麵臨(lin) 的基礎研究難題。
基礎研究耗時長、風險高、難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企業(ye) 持之以恒、持續攻關(guan) ,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失敗,坐住坐穩基礎研究的“冷板凳”。此外,發揮企業(ye) 對市場變化敏感和資源組織能力強的優(you) 勢,將自身研發方向與(yu) 國家重大需求緊密結合,以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催生帶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崛起,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生重大變革。
基礎研究關(guan) 乎國家創新的未來,也關(guan) 乎企業(ye) 構建新的競爭(zheng) 力。期待更多企業(ye) 發揮好科技創新主體(ti) 作用,形成以創新引領發展的濃厚氛圍,為(wei) 基礎研究注入更多源頭活水。(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靜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